中央气象台首次发布冰冻橙色预警,要是红色会多严重?如何防范?

鱼缸里的假山 2024-02-01 21:08:49

2月1日10时,中央气象台发布了本年度首个冰冻橙色预警,这也是自2010年设立冰冻预警标准以来,首次发布的最高级别的冰冻预警。这一预警显示,我国中东部地区将面临一场罕见的冰冻灾害,给人民生活和生产带来严重的影响和威胁。

冰冻预警是根据冻雨、冻雾、冰雹等冰冻天气的强度、范围、持续时间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分为四级,从低到高依次为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其中,橙色预警表示冰冻天气的强度、范围、持续时间和危害程度已经达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需要采取紧急的防范措施,减少灾害的损失。

那么,为什么中央气象台会发布这样一个高级别的预警呢?要是红色预警会多严重呢?我们又该如何应对这场冰冻灾害呢?

冰冻天气是指在零度以下的低温条件下,空气中的水汽或雨滴遇到地面或其他物体时,立即凝结成冰的现象。冰冻天气主要包括冻雨、冻雾、冰雹等,其中,冻雨是最常见也最危险的一种。

冻雨是指在高空有冷空气层,地面有暖空气层的情况下,高空的雨滴落下时,经过冷空气层时变成冰晶,再经过暖空气层时又变成雨滴,但是温度仍然低于零度,当遇到地面或其他物体时,立即结冰的现象。冻雨的特点是,雨滴很小,落下时没有声音,但是结冰很快,形成一层厚厚的冰壳,覆盖在地面或物体上。

冻雨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它会导致交通中断、电力停止、通讯中断、农作物冻死、树木折断、房屋倒塌、人员伤亡等严重的后果。冻雨的持续时间越长,累计冻雨量越大,危害就越严重。据统计,2008年1月至2月,我国中南部地区发生了历史罕见的大范围持续性冻雨灾害,造成了19个省(区、市)受灾,1.76亿人受灾,129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达到了1510亿元。

根据中央气象台的预报,本次冰冻橙色预警的主要原因是,受到强冷空气和暖湿气流的共同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出现了一个大范围的冻雨天气过程,持续时间长达四天,累计冻雨量达到了极端的水平。

具体来说,从2月1日至4日,河南南部、湖北、安徽中北部、江苏北部、湖南中北部、贵州东部、重庆东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持续性冻雨。其中,2月1日14时至2日14时,河南南部、安徽中北部、湖北西南部和中东部、湖南中北部、贵州东北部、重庆东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累计冻雨量可达3至8毫米,局地10毫米以上。这些地区的冻雨量已经超过了橙色预警的标准,即24小时内累计冻雨量达到或超过3毫米,或者48小时内累计冻雨量达到或超过5毫米。

如果这样的冻雨天气再持续下去,或者冻雨范围再扩大,那么,中央气象台可能会发布更高级别的冰冻红色预警。

冰冻红色预警的标准是,24小时内累计冻雨量达到或超过5毫米,或者48小时内累计冻雨量达到或超过8毫米。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那么,冰冻灾害的危害将会达到极端的程度,可能会造成更大范围的交通、电力、通讯、农业、林业、建筑、人员等方面的严重损失和影响。

面对这样一场罕见的冰冻灾害,我们应该如何防范和应对呢?

首先我们要关注冰冻预警信息,及时了解冰冻天气的发展变化,做好防范准备,避免不必要的外出和旅行,尤其是驾车出行,要注意道路的结冰情况,减速慢行,避免刹车和急转弯,防止发生交通事故。

其次我们要做好应急供电的准备,备好手电筒、蜡烛、充电宝等,以防万一发生发电设备故障导致的停电现象。

另外还要加强建筑物的检查和加固,防止屋顶、窗户、阳台等因为冰雪过重而坍塌或破裂,造成建筑物损坏或人员伤亡。同时,要注意清除屋顶、窗户、阳台等处的积雪或冰块,防止积雪或冰块滑落,伤及他人。

我们个人的防寒保暖工作也要同步进行,穿戴适当的衣物、鞋帽、手套等,防止身体受寒或冻伤,尤其是要注意保护好头部、手部、脚部等部位。同时,要注意增加营养和热量的摄入,多喝热水或热饮,多吃一些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冰冻灾害是一种自然灾害,我们无法避免,但是我们可以防范和应对。只要我们做好防范措施,增强防范意识,密切关注预警信息,及时采取应急措施,我们就能够有效地减少冰冻灾害的危害和损失,保障我们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0 阅读: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