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艾伦“申请交易”,辽篮不放人!“青训球员”如何走出舒适圈?

夏商周体育 2022-08-02 18:06:41

关于郭艾伦申请交易的事情,两个官方新闻媒体说得很清楚!

新华社:郭艾伦向辽宁男篮提出转会申请!其原因是明年是男篮要冲击奥运会,郭艾伦为了提升综合能力,保持竞技状态,选择跳出舒适圈,寻求更好的发展。

沈阳日报:辽篮拒绝放人,俱乐部已经决定与郭艾伦顶薪续约,按照CBA规定,郭艾伦若执意离队,只能效仿周琦前往海外联赛打球。

结合前两天郭艾伦对“海报事件”的不满,这个导火索引燃的背后,俨然是一部50集以上的情感、商业、家族、谍战剧,其内的弯弯绕绕很难理清,且妄加揣测毫无意义,不如讨论另外一个简单且浅显的问题:为什么合同到期不能走?

事实上,这个问题的答案也是简单且浅显的!因为俱乐部培养了你,你没打出名堂的时候,我花了那么老些钱,你现在成顶梁柱了却屁股一拍走了,我这钱不白花了吗?

有道理吗?相当有道理!

这是俱乐部推行青训人才培养的目的所在,时间、精力、金钱全用在年轻人身上,多少人里面才能出一个顶级球员?打出来了,就得让你拉磨拉到精疲力尽,想走可以,你得给我换来一个有同样拉磨能力的回来,或者几个能力差点,但加起来也能看得过去的筹码。

这是一条还算说得通的逻辑,但其中有个小问题,就是这样的效力方式看上去似乎是无休止的,这债还多久才能还清?这里面并没有一条“金线”来对彼此进行限制。

有的,是CBA里的两大霸王条款之一的“独家签约权”。

简单来说,一名球员刚进联盟,统一签A类合同,A类合同到期,要继续打,统一签B类合同,且母队拥有独家签约权;B类合同再到期,可签C类或D类合同,C类为常规合同,D类为顶薪合同,且母队有D类合同的独家签约权。这意味着,一名CBA球员如果能够成长为全明星,那么他的职业生涯轨迹基本受球队控制。

如果想要摆脱这样的局面,有三种结局可走,一是有其他球队提供另母队满意的筹码,换到球员的独家签约权(王哲林);二是去海外打球(周琦);三是直接退役。

现在摆在郭艾伦面前的就是这样的局面,看似是联盟的头部人物,但说话带响的空间有限。

这也是青训体系对联盟顶级球员的制约,让你想要打卡“一人一城”变得更加容易。那不按这个套路来怎么样?

自2015年起,CBA尝试了球员选秀,以在校大学生为主,试图效仿NBA的模式进行人才革新。但这里面的问题比青训更多、更难。

以今年刚结束的选秀来说,82人参加选秀,20人被选中,拥有首轮12顺位选秀权的北京首钢直接弃权,后面是14顺位的山西,16顺位的浙江,18顺位的上海,19顺位的广厦,全部弃权。到了第二轮,直接有14个签位被弃权。

这些新秀合同,状元50万,依次往后递减,到第七顺位以后统一位15万的A类合同,这意味着,CBA的俱乐部,根本不愿意花15万去签一名新秀来培养,没这个时间,也没这个精力,自己的青训球员还没球打呢,水平比你们高的也有,凭什么签你们?

尤其是在本土的大学生球员,普遍是特招上的大学,个个都是好学校,谁不想混个本科毕业证再去打球,如果打不出来至少有个保障。而混文凭的结果就是只能大四毕业再去参加选秀,这时候22岁、23岁,打法定型,且没有受到过高水平的训练和比赛锻炼,拿什么去和青训下的球员竞争?又凭什么让球队另眼相看?

因此选秀八年,成才率极低。而成才率低,选秀的球员就越看重本科文凭,如此恶性循环。这让俱乐部一看,得了,继续青训吧,自己培养的自己说了算,岂不正好。

这又回到了加大力度青训的老路上,顶层球员签D类合同,年轻球员签A类、B类,联盟俱乐部之间的流动性,基本是C类合同的球员在苦苦维持,市场并不活跃,而顶级球员习惯在一种球队风格下成长和打球,一旦被召集在国家队,想让他们干点别的工作,都变得十分艰难和不适应。

去看这几年国家队球员的表现,很多时候完全不是磨合和默契的问题,根本原因是打球的习惯不同,个个都是数十年如一日的当核心,现在忽然要当个蓝领,空有一身的力气就是使不出来,十分别扭。

因此,在郭艾伦申请交易这件事上,他的经纪团队提出的“走出舒适圈”的想法深受广大球迷的认同,而不是局限在去挖掘郭艾伦和辽宁队之间的矛盾和纠纷。

有周琦和王哲林的例子在前,郭艾伦转会去其他CBA球队,或者去海外历练都有可能,93年出生的他即将步入3字头,最身强力壮的时期即将过去,这是最后去提高的机会,换一种风格,换一个环境,郭艾伦身上或许能发现其他的闪光点,这对国家队也是好事。

0 阅读: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