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对于妈妈的认知是非常特殊的,在孩子眼里,妈妈就是一位“超级大侠”,不仅能让自己吃饱穿暖,还会给自己唱儿歌、玩游戏……
又因为妈妈基因里所带的母性,会让妈妈对于孩子的注意程度提升到最高级别。一旦有任何风吹草动,妈妈都会第一时间找到自己的孩子并提供帮助。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妈妈往往是他们最主要的情感依托对象,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代表着安全感是人类基本需求之一,这是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的结论。对于孩子而言,妈妈的怀抱就像是一个避风港,能够给予他们最直接、最强烈的安全感。当孩子被骂后,他们的内心充满了恐惧、不安和委屈,此时妈妈的存在就成为了他们平复情绪的关键。从婴孩时期开始,孩子就会天然的寻求妈妈的亲近,例如:亲吻、拥抱、抚摸……这样特殊的情结链接,让孩子与妈妈产生了一种特别的磁场,当孩子遇到困难或遭受痛苦,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妈妈的怀抱。看似黏人的背后,其实是孩子对妈妈的情感需求需要得到满足,能够让孩子的情绪在受到冲击后及时安定下来。小时候大家有没有闯过祸?小时候对门邻居家有个孩子叫米粒,是个特别顽皮的孩子,对于世界的所有新事物都有自己的好奇和见解,希望能用自己的方式去感受它们。当时她妈妈在毛衣厂上班,为了避免头发遮住眼睛,会戴发箍将头发固定住,这激起了米粒巨大的好奇心。因此,才3岁的米粒,将她妈妈买给她的漂亮发箍上的小零件拆了下来,最后放进了自己的耳朵里。等到她妈妈下班回来,米粒还乐呵呵的告诉她妈妈,她的耳朵藏了小花还会说话。给米粒妈妈吓得立马就抱着米粒去了医院,去的路上还不停的在问米粒难不难受。到了医院后吗,医生给了治疗方案,让米粒们先住院,躺到病床上,她妈妈才开始爆发,说米粒调皮不听话,还打了米粒。这是第一次米粒见到这么凶的妈妈,当时害怕的米粒只能小小声说对不起。等到米粒妈妈冷静下来后,米粒就自然地窝进了妈妈的怀里,沉沉睡去。米粒妈妈想把米粒放到床上睡,但米粒抓住了她的衣服,最后只好抱着米粒睡了。虽然米粒被妈妈骂了,但我们去看她的时候,她还是说最喜欢妈妈,这正是因为这样特殊的依恋链接,亲近妈妈就变成了米粒的本能。其实,孩子与妈妈之间的亲密关系,是在长期的相处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这种关系包含着深厚的情感联结和信任基础。孩子相信妈妈能够理解他们的感受,即使他们犯了错。在被骂后,他们渴望从妈妈那里得到情感上的回应和支持,以确认自己仍然是被爱的。孩子还小的时候,是很难分辨出成年人最真实的情绪,他们只能通过最简单的外部行为去判断父母对他们当下行为的反应。当他们遭受责骂这种负面情绪的强烈冲击时,很难依靠自己的力量迅速平复情绪。而妈妈的存在能够帮助他们调节情绪,引导他们正确看待所发生的事情。当下反应归反应,孩子并不会因为这些反应,就否认作为个体的父母的存在,依旧希望得到父母的关注和爱护。并且一段健康的依恋关系能成为孩子日后成长的助力。小时候的需求能被回应,能被满足,孩子就会有更大的自信去探索世界。在这样的养育环境之下,孩子的性格会变得开朗外向,日后面对挫折也能有更大的勇气和底气。从依恋理论来讲,孩子在幼年时期与妈妈形成的安全型依恋关系,会让他们在面对压力情境时,更倾向于寻求妈妈的陪伴与安慰,因为他们知道妈妈是可靠的情感后盾。当孩子被骂时,他们的自我认知往往会受到冲击。他们可能会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一个 “坏孩子”,是不是不被喜欢了。而妈妈在他们心中代表着家庭的归属,黏着妈妈是他们重新确认自己属于这个家庭、仍然被接纳的一种方式。这种亲密关系的存在使得孩子在遇到挫折时,自然而然地选择向妈妈靠拢,寻求妈妈的认可和鼓励。家庭环境和亲子关系的质量对孩子在被骂后的行为表现有着深远的影响,如果家庭氛围和谐,平时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尊重,那么孩子在被骂后更有可能选择向妈妈寻求安慰,因为他们相信妈妈会以正确的方式处理问题。但如果在孩子小的时候,没能正确的对待孩子的情感需求,忽视了孩子的信号,可能就会打击到孩子的自信心,认为父母并不是无条件的爱,渐渐地也会变得不再黏人,甚至不再向父母索求情感的反馈。尽管这样,孩子在没成年之前,还是会通过学业或者其他方式试图引起父母的注意,祈祷不再被忽视。例如:当孩子在外受到不公平的对待,回家找妈妈寻求帮助时,被妈妈用工作太忙的借口打发走了,最后自己却只是因为自己想更好的享受下班时间;又或是家里的物品被弄乱,不观察直接认定是孩子的问题等等行为,都会伤害到孩子的内心。所以孩子与父母间的感情桥梁是是需要被看见,需要被维护的。如果看到孩子被骂后总喜欢黏着妈妈时,作为家长应该意识到这背后隐藏的孩子的心理需求。我们要以更加理解和包容的态度去对待孩子,给予他们足够的安全感、爱和支持,帮助他们正确地处理情绪,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同时,也要注重家庭环境的营造和亲子关系的培养,让家庭成为孩子真正的避风港,而不是伤害他们的源头。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脆弱而又充满希望的种子,需要我们用心去呵护,才能茁壮成长,绽放出绚丽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