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自报中将却被授上将,毛主席亲自发话:中央委员不能没有他!

绿海看历史 2024-07-24 15:04:37

1919年,随着“五四运动”爆发,民主、革命思潮席卷全国,许多有识之士深受影响,随即弃文从武,投身行伍,想要凭借自身的努力挽救危亡的中华民族,解放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老百姓,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陈奇涵将军。

陈奇涵生于一个旧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前清的秀才,母亲则是一个朴实、敦厚的农家妇人,他自小跟着父亲识字、读书,年仅九岁便通晓百家经典。十五岁时,陈奇涵转入县里的重点中学读书,因为平时刻苦笃学,所以成绩一直非常优异,班里的老师对他也十分器重,一再鼓励他报考大学,去高等学府深造。但可惜的是,就在陈奇涵上高三的时候,家中突然遭遇变故,经济状况变得拮据起来,父母无力再继续供他上学,他只得被迫退学回家,帮着父母一起打点家长里短,分担生活的压力。

一直到1919年,家里的经济情况稍稍好转,陈奇涵这才重拾中断的学业,想要到广东读师范学校或者专科院校。巧合的是,他刚刚行至韶关,五四运动便爆发了,席卷而来的革命思潮深深影响了他,他随即放弃原有计划,转而报考韶关本地的军校,准备将满腔热血挥洒在军旅。1920年,他完成了学业,遂被分配到江西某军阀部队担任见习连长。

军阀部队的作风非常混乱,上级长官横征暴敛、贪污军饷,毫无军人的气节和底线;而底层的士兵则仗势欺人、鱼肉百姓,简直与土匪、强盗一般。陈奇涵为此很是气愤、不满,他不屑于与这些祸国殃民的家伙共事,索性便脱离队伍,转而再度南下入粤,加入孙先生领导的革命团体。

1926年,。陈奇涵跟随国民革命军参加了轰轰烈烈的北伐战争,一路连战连捷、所向披靡,打得军阀部队丢盔弃甲、望风而逃。1927年,他国共分裂后,他毅然决然选择与中共站在一起,反抗反动派的独裁、残暴统治。1928年,他奉命领导了著名的赣南暴动,并顺势成立了一支三百余人的游击队,1930年,他被编入红军正规军,先后担任军参谋长、军团副参谋长等职务。

抗战爆发后,陈将军长期在陕北革命根据地工作,主要负责推行土改、剿灭土匪,巩固群众基础,加深军民鱼水情。1943年,他参加了党中央发起的整风运动,1944年,他又进入中央党校学习,努力提升个人素质和能力。

解放战争爆发后,他被紧急委派到东北军区担任参谋长,1947年到1948年上旬这段时间,他协助林帅、罗帅策划了一系列针对国民党军的破袭与进攻,尽量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夺取东北战场的战略主动权,极力扩大人民武装的优势。1948年下旬,陈奇涵又参与指挥了著名的辽沈战役,一举肃清东北之敌,解放了整个黑土地。

1949年初,陈将军又率军入关,一路向南征战,陆续解放河南、湖北、江西等地,累计歼敌三十余万,创造了史无前例的战果。建国后,陈将军扎根江西,指挥解放军追剿盘踞在赣南、赣西的土匪,力求革除社会不安定因素,保护当地的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1953年,陈将军因剿匪有功受到党中央的大力表彰,同年下旬他被调到北京担任军事法院院长,不久之后,他又兼任最高法副院长。

1955年,中央军委让陈奇涵等一众功勋卓著的老革命自行申报军衔,陈奇涵经过认真思考,最终仅仅只报了一个中将。中央军委觉得他太过“谦虚”,于是便给他“升级授衔”,将他列入上将名单中,同时还授予他两枚荣勋,以资鼓励。

动荡期间,陈奇涵不可避免的受到冲击和迫害,他被迫辞去一切职务,赋闲在家。1969年,党中央照例召开“九大”,某些居心叵测者故意将陈奇涵的名字移出中央委员候选名单,毛主席闻讯后勃然大怒,陈奇涵是赣南革命运动的“一面旗帜”,更是穷苦百姓的典型代表,主席直言他必须要当选中央委员,否则天理不容!

最终,在毛主席的力推下,陈奇涵顺利成为中央委员,不过此时的他已经重病缠身,无力再履行自身职责,只能终日居家休养、调息。动荡结束后,陈奇涵被转移到北戴河疗养,1981年,他病情进一步恶化,最终不幸逝世,时年八十四岁。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