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殿英后人今何在?儿子守护黄帝陵,成为万人崇敬的大人物
世人皆知孙殿英是那个臭名昭著的东陵大盗,但鲜有人知,在陕西黄帝陵畔,他那位饱读诗书的儿子,却用一生守护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圣地。从一个遭人唾骂的盗墓贼之子,到被万人敬仰的文化传承人,这对父子的人生轨迹令人唏嘘。1928年那个雨夜,当年轻的军阀孙殿英率部踏入清东陵的那一刻,他可曾想到,他的儿子会以守护黄帝陵为己任,用文化育人的方式为父赎罪?这个充满戏剧性的历史故事背后,又有着怎样鲜为人知的细节?
军阀与陵寝:孙殿英的罪恶一生
1889年,孙殿英出生在山东省蒲台县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那时的中国,军阀割据,战火纷飞。年轻的孙殿英为了谋生,18岁就参了军,在直系军阀王怀庆的部队里当了个普通兵。
"运气"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1916年,孙殿英在一次战斗中表现出色,引起了上级的注意。这一年,他从一个普通士兵升任为连长,开启了他的军阀生涯。
1922年的春天,军阀混战正酣。孙殿英凭借着军事才能和过人胆识,很快就当上了团长。那时的他,已经在直系军阀中小有名气。战场上所向披靡,让他尝到了权力的滋味。
一支偶然得来的老银元,却改变了他的一生。据当时的副官回忆,有一天孙殿英在打扫战场时,意外发现了一个装满银元的箱子。那些银元上印着大清通宝的字样,闪耀着诱人的光芒。
"古董也值钱啊!"这个想法像种子一样,在孙殿英心里生了根。从那以后,他开始对古董和宝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27年,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第二年春天,39岁的孙殿英看准时机,率部投靠了蒋介石。蒋介石也确实重用了他,任命他为第六军团第十二军军长,让他驻防河北。
这一任命,让孙殿英看到了发财的机会。他的驻地就在清东陵附近,那里可是埋葬着清朝皇帝的陵墓群!1928年7月的一个雨夜,他以军事演习为名,带着一支精锐部队,悄悄地向清东陵逼近。
"轰!"一声巨响,清东陵的大门被炸开了。孙殿英带着士兵们闯入陵寝,开启了他作为"东陵大盗"的罪恶篇章。据当时参与行动的士兵回忆,他们在乾隆帝的裕陵中,发现了价值连城的珍宝。
那些被盗取的文物,大多流失到了国外。孙殿英从此也背上了"东陵大盗"的骂名。后来的岁月里,他辗转投靠了阎锡山、张学良,甚至还干过汉奸,被世人唾骂为"三姓家奴"。
到了1931年,孙殿英似乎想金盆洗手。他在天津买了一座洋楼,过起了养尊处优的生活。然而,历史总是充满讽刺。就在这一年,他的儿子孙天义出生了。这个日后要用一生守护中华文化的人,竟是出自"东陵大盗"之手。
惊世之子:孙天义的求学与成长
1931年的天津,一个婴儿的啼哭声打破了洋楼的宁静。这个被取名为孙天义的婴儿,注定要与他的父亲走上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
那时的天津,是一座充满异域风情的城市。孙天义的童年,就在这座包容并蓄的城市中度过。街边的洋行,租界里的教堂,形形色色的外国人,都给幼小的孙天义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上小学那年,孙天义第一次知道了父亲的身份。那是在课间休息时,一个同学指着他说:"你爸爸是盗墓贼!"这句话像一记响亮的耳光,让年幼的孙天义懵在原地。
放学回家,他从母亲口中得知了事情的真相。从那天起,孙天义就明白了,要想摆脱父亲带给他的阴影,唯有用知识改变命运。
1943年,12岁的孙天义考入了天津英华中学。这所由美国传教士创办的学校,不仅有着优良的教学传统,还特别重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在这里,孙天义开始接触到了《论语》《孟子》等国学经典。
一位姓张的老教师,在得知孙天义的身世后,不但没有歧视他,反而格外关照。这位老师常对他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要用一生去学习。"这句话,成了孙天义日后投身文化事业的启蒙。
1948年,孙天义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辅仁大学中文系。在这所著名的天主教大学里,他遇到了改变他一生的恩师钱君匋先生。钱先生是当时著名的书法家和文字学家,他的治学态度深深影响了孙天义。
大学期间,孙天义痴迷于古籍研究。每到周末,他就往北京图书馆跑,一坐就是一整天。有时候,他还会去故宫博物院参观,看着那些精美的文物,他总会想起父亲曾经做过的事。
1952年,孙天义大学毕业。这一年,他婉拒了留在北京的机会,毅然选择去西安任教。当时没人知道,这个选择会让他与黄帝陵结下不解之缘。
临行前,钱君匋先生送给他一幅字:"文以载道,德以化人。"这八个字,成了孙天义此后人生的座右铭。坐上西去的火车时,他的行囊里装着一摞古籍,还有一颗要为中华文化奋斗终身的决心。
就这样,这位"东陵大盗"的儿子,踏上了一条与父亲完全不同的道路。从此以后,他要用知识和文化,来洗刷父亲留下的污名。
文化传承:从西安外院到黄帝陵
1952年的西安,还保留着古都的韵味。初来乍到的孙天义,被分配到西安外国语学院任教。那时的西安外院,正处于建院初期,百事待兴。
一次偶然的机会,孙天义参加了学校组织的黄帝陵参观活动。站在巍峨的黄帝陵前,他第一次感受到了中华文明的厚重。当地的老人告诉他,每年清明,都有众多华人从世界各地赶来拜祭。
那一年的冬天,孙天义开始在课堂上讲授中国传统文化。他不仅教授外语,还把中国古典文学和文化知识融入课程。一位学生后来回忆说:"孙老师的课堂总是座无虚席,他能把深奥的文化知识讲得生动有趣。"
1956年,西安外院成立了文化研究室,孙天义被任命为主任。他提出了"以外语为媒介,传播中国文化"的理念。在他的带领下,研究室编写了《中国文化简明读本》,这本教材被译成多种语言,在国外广受欢迎。
1960年代初,孙天义注意到黄帝陵周边的文物保护工作亟待加强。他开始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们对黄帝陵区域进行文物普查。他们记录下了大量珍贵的民间文物和口述史料。
1965年,一场特殊的"文化课"在黄帝陵举行。孙天义带领着外国留学生来到这里,为他们讲解中华文明的起源。一位来自日本的留学生感慨道:"通过孙老师的讲解,我第一次真正理解了中国文化的深邃。"
在黄帝陵工作期间,孙天义发现了不少历史文献中记载的古迹遗址。他将这些发现整理成文,后来成为了研究黄帝陵的重要资料。同时,他还创办了"黄帝文化讲堂",定期邀请专家学者来此讲学。
随着年龄增长,孙天义在西安外院的工作越发得心应手。他培养的学生中,不少人成为了著名的翻译家和文化学者。有人问他为什么这么执着于文化传承,他总是说:"这是我的使命。"
到了1970年代,孙天义已经成为了陕西省著名的文化学者。他主持编撰的《黄帝陵文化研究》,成为了研究华夏文明的重要著作。在他的努力下,黄帝陵的文化价值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可。
1978年,西安外院设立了"中国文化海外传播研究中心",这是孙天义多年心血的结晶。中心不仅承担着教学任务,还成为了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那一年,他在给学生的公开课上说:"传承文化,就是守护我们的根。"
守护与救赎:两代人的命运交织
1980年,孙天义迎来了人生的重要转折。这一年,他被任命为黄帝陵文物保护管理处的首任处长。从此,这位"东陵大盗"的儿子,正式成为了黄帝陵的守护者。
上任伊始,孙天义就面临着一个棘手的问题。当时的黄帝陵,年久失修,管理混乱。一位老职工回忆说:"那时候游客随意攀爬陵墓,有的还在陵区里野餐。孙处长看到这种情况,当场就红了眼眶。"
1981年春天,孙天义组织了一次全面的文物普查。在普查过程中,他们发现了大量珍贵的文物和史料。其中最重要的发现是一块残碑,上面记载着唐代重修黄帝陵的史实。这个发现,为研究黄帝陵的历史提供了重要依据。
1982年,在孙天义的倡议下,黄帝陵基金会正式成立。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民间文化基金会。成立大会上,来自海内外的华人代表纷纷慷慨解囊。一位来自新加坡的华商动情地说:"这不仅是为了保护文物,更是为了传承我们的根。"
与此同时,孙天义还开创了"海内外华人拜祖大典"的传统。每年清明节,来自世界各地的华人都会齐聚黄帝陵,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这一传统一直延续至今,成为了海内外华人寻根问祖的重要纽带。
1985年,一场特殊的会面引起了轰动。时任日本首相的中曾根康弘访问黄帝陵,孙天义亲自讲解。当谈到中日文化渊源时,中曾根康弘感慨万分:"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中国人如此重视这里。"
1988年,孙天义主持编撰的《黄帝陵文物志》出版。这部著作不仅详细记录了黄帝陵的文物资料,还首次系统整理了黄帝陵的历史沿革。一位历史学家评价说:"这是一部填补空白的开创性著作。"
九十年代初,黄帝陵迎来了大规模修缮。在这期间,孙天义坚持每天到工地监督。一位工人说:"孙老师对每一块砖、每一片瓦都很在意,就像在照看自己的家一样。"
1995年,已经年过花甲的孙天义依然坚持在工作岗位上。这一年,他创办了"黄帝文化研究院",进一步推动黄帝文化的研究与传播。研究院成立当天,很多人都注意到,他的办公室里挂着一副字:"以德报怨,守护遗产。"
到了世纪之交,孙天义的工作得到了广泛认可。1999年,他被聘为陕西省政协副主席。在就职演讲中,他说了这样一句话:"守护文物,就是守护我们的历史;传承文化,就是传承我们的根脉。"
时代印记:父子两代人的历史启示
2000年的一个清明节,黄帝陵迎来了一位特殊的访客。来自台湾的一位老者,手捧着一本泛黄的相册走进了孙天义的办公室。相册里,赫然是1928年清东陵被盗时的照片。
这位老者说:"我父亲当年是东陵守陵人,这些照片是他留下的。"孙天义接过相册,久久凝视。那一刻,父亲的往事与自己的守陵使命,在时空中交汇。
2003年,《中国文物报》发表了一篇特稿,首次系统梳理了孙殿英与孙天义父子的人生轨迹。文章刊登后,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有人说这是命运的吊诡,也有人说这是历史的救赎。
2005年,一件意外之事在学术界引起轰动。美国克利夫兰博物馆的一位研究员,发现了一批疑似来自清东陵的文物。经过考证,这些文物正是当年被孙殿英盗走的部分珍品。
消息传到西安后,八十多岁的孙天义立即着手整理相关史料。他说:"这些文物是中华文明的见证,理应回到祖国。"在他的推动下,陕西省文物部门开始与美方接触,商讨文物回归事宜。
2008年,一部纪录片《守望者》在央视播出。片中讲述了孙天义守护黄帝陵近半个世纪的故事。当镜头对准那些被他修复的文物时,许多观众流下了热泪。
2010年,孙天义获得了"终身成就奖"。在颁奖典礼上,主持人问他:"您觉得自己这一生最大的成就是什么?"他回答说:"能为中华文化尽一份力,就是最大的成就。"
2015年,一场特别的展览在陕西历史博物馆举行。展览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展示了清东陵被盗的历史,另一部分则展示了黄帝陵的保护成果。参观者在展厅中来回走动,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长廊。
2018年,已经87岁高龄的孙天义完成了自己的最后一部著作《文化的守望》。在书中,他第一次详细讲述了自己的家族往事。这本书出版后,很快就在海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
2020年春天,一场特殊的祭祀活动在黄帝陵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华人代表齐聚于此,共同见证这座古老陵寝的新生。站在主席台上的孙天义,目光清澈如昔。这一刻,历史的天平终于找到了平衡。
今天的黄帝陵,已经成为了中华民族寻根问祖的圣地。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游客前来参观。当他们听到孙天义的故事时,无不为这段跨越半个多世纪的守护之路所感动。那些被修复的文物,那些被保护的遗迹,都在无声地诉说着一个关于救赎与坚守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