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作人之死:死前吃上“鲁迅饭”,死时无人送终,死厨房铺板床上

历史迷小贺说 2024-10-14 04:20:09

在中国的近代文学史上,周树人和周作人两兄弟可以说是联袂走上了文坛,并且为中国文坛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周树人自不必说,鲁迅这个名字影响了此后的数代人。而周作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中少有毁誉参半,是非混杂的角色。

新文化运动期间,周氏兄弟都是其中的领军人物,而此后两人却关系破裂,形同陌路。一个成为了中国文坛的永恒人物,另一个却出任伪职,成为汉奸…

五四弄潮儿

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周作人的地位是无法被替代的,哪怕他做过再多的错事也是如此的。他的散文和小品都非常的出众,而且其对神话,童话和民俗学的造诣其实也远在鲁迅之上。在五四运动到来之后,周作人站在革命文学的最前沿,也理所应当的成为了其中的领军人物。

甚至当时有人认为,周作人与其说是一个文学家倒不如说更像是一个思想家,他和鲁迅两人在当时都是革命的“权威”。在陈独秀来到北平创建了《新青年》之后,周作人开始以翻译家的身份频繁活跃于《新青年》中,当时他非常反对平铺直叙的翻译方式。

主张翻译外语作品需要保留其原有的风气和语言的习惯条理,最好要逐字逐字的进行翻译。当时周作人的这种翻译方式是前所未有的。而他如此推崇直译的方式,就是希望为中国输入更多的新词汇,解决中国语言当前的贫乏不足的问题。

在当时,周作人的理论 被认为是为中国的翻译界开创了一个新的纪元,可见当时周作人在文坛的地位之高。当时的文坛界限分明的分为激进派和保守派,周作人无疑是其中最为激进的那批人,对于所谓的“民族劣根性”,周作人从来都是直言相对。

但是如此热衷于探讨所谓的“民族劣根性”,周作人也难免对外国尤其是日本所谓的“先进文化”生出仰慕之情,这也为周作人之后的结局埋下了伏笔。

兄弟失和

周作人和鲁迅之间的兄弟情谊本来是很好的,而且后来两人兄弟失和其实也并不完全是因为兄弟二人之间的矛盾。甚至后来还有观点认为,鲁迅兄弟失和和所谓的思想冲突,完全不存在任何关系,两人的思想本身就是相同的。他们俩失和的真正原因,其实是因为一个女人,这个女人就是周作人的妻子羽太信子。

1919年周家离开老家绍兴,举家迁往北平。周作人也从日本接来了自己的妻子羽太信子和他们的四个子女。来到北平后,兄弟二人用自己数年来的积蓄以及卖掉旧宅的款项,共同在北平购买了一套价值4000银元的四合院。

当时鲁迅兄弟的月收入差不多是600银元,而这套四合院差不多是他们不吃不喝七个月的收入。而这套四合院不可谓不豪华,有着足足20个房间,不算厢房就有三排正房,足够周家一大家子人住进去。就连蔡元培先生去看过后,也直言周家大院是足够豪华的。

后来为了装修房子,兄弟俩又花了一大笔钱,鲁迅考虑到羽太信子是日本人,甚至专门自掏腰包给几个房间装修成了日本风格。而当时兄弟二人也相约收入合并,永不分离。周母也被接到了北平,在这里颐养天年。

那么这个收入合并要合在哪里呢?自然是合在周作人的日本女人羽太信子那里了。当时鲁迅除了香烟钱和一些零用花销之外,所有钱都给了羽太信子。但是羽太信子这个大管家却不是很称职,她买东西要买日本货,甚至还得是那种专门从日本托人买来的。

家里没多少人,但是佣人就要七八个。孩子偶尔生病,就要专门请日本医生来诊治,孩子去上学必须要黄包车接送。鲁迅兄弟的收入根本就不足以应对羽太信子的这种高消费,而且羽太信子其实根本就不希望周作人的兄弟和自己住在一起。

没有收入的周建人是最早被赶走的,后来鲁迅也被明确禁止进入两人的院子里。这个时候周作人本来是应该出来打圆场的,但是周作人只想要“一张平静的书桌”,对于这些事情他是向来都听老婆的。他其实很害怕老婆,曾经和羽太信子吵过一次,信子装死,周作人只能作罢。

鲁迅后来也说过:“惟整日捧着书本, 其余一切事情都可列入浪费精力之内, 不闻不问。如他那般孩子大哭于旁,仍能无动于衷安然看书的本领,我是决计做不到的。”后来鲁迅愤而搬出,还带走了母亲,周家兄弟彻底决裂。

周母还讽刺的说道:“八道湾现在只有一个中国人了!”

周作人不懂作人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后,梁实秋等人苦劝周作人一同南下,周作人借口老母需要照顾,拒绝了友人们的好意,决定在北平“苦住”。而且周作人当时认为中国和日本的差距太大,这仗肯定是打不起来的。

然而1938年,周作人摇身一变竟然成为了汉奸文人,甚至参加了日本人举办的所谓座谈会。周作人原本的好友,纷纷与其决裂,1939年周作人甚至成为了日伪任命的北大图书馆馆长。后来周作人甚至成为了华北政务委员会委员,并且主导日本在华北地区的“奴化教育”。

抗日战争结束之后,周作人被国民政府逮捕,并且被判处了有期徒刑十年。这个结局其实不算差了,至少还留下了一条命来。1949年1月,国民政府已是风云飘摇之际,胡适不忍旧友周作人“落入共党手中”,于是出面保释了周作人。

胡适劝周作人去台湾或者香港,好歹还能当教授。周作人说:“当年我自比苏武苦住北平,如今要流亡海外,难道还要自比白俄吗?”新中国建立之后,周作人只能依靠写作维生,讽刺的是他最挣钱的文章竟然还是《鲁迅在东京》系列。

兄弟失和后,周作人绝口不提鲁迅,没想到晚年竟然要依靠鲁迅才能吃上饭。虽然他的稿费颇丰,但是却因为夫人不善理财,总是缺钱。特殊时期,周作人的家被查封,他只能在儿媳家拼了个铺板床,最后就在那张床上去世,死后也无人送终,可悲可叹。

参考资料:

文史博览:周作人的最后两年

人物春秋:再说周作人

人物春秋:一言难尽周作人

文史天地:鲁迅与周作人失和始末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