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千佛洞,镶嵌于甘肃安西县城东南九十公里外桥子乡长山子北麓,静谧地依偎于干涸河谷的怀抱中,其洞窟宛如历史的低语,镌刻在高达八十米的崖壁之上,西面双层错落,东面单层独立,自北朝始凿(公元386至534年),历经唐风五代、西夏遗韵、元明遗响、直至清代重修,终成规模宏大的石窟群,诉说着千年的沧桑与辉煌。
在这片石窟的海洋中,现存二十三窟,而壁画与泥塑犹存的仅十窟,犹如历史长河中遗落的珍珠,熠熠生辉。其中,西夏六窟以其深邃内涵独占鳌头,元代一窟古朴典雅,清代三窟则添了几分清新雅致。
四百八十六点七平方米的壁画空间内,佛道交融的彩绘壁画共计二百九十幅,人物造像一百四十四尊,泥塑佛像四十六身,共同编织了一幅幅绚丽多彩的宗教艺术长卷。
东千佛洞尤以西夏石窟著称,其密宗佛教壁画,宛若莫高窟与榆林窟之外的另一朵奇葩,弥补了二窟之不足。壁画以密宗题材为核心,将《观音经变》、《涅槃经变》置于显要位置,每一笔都透露出“西夏人远宗唐法,不入宋初一笔,妙能自创,俨然自成一家”的艺术风骨与审美追求。
尤为瞩目的是西夏二窟,其覆斗顶穿道式窟形宏伟壮观,后室东西穿道两侧,两幅《水月观音》壁画,各占四点八五平方米,色彩鲜丽,技艺超凡,堪称绝品。观音菩萨眉目清秀,左手轻垂,右手持经,悠然端坐于金刚宝座之上,彩云缭绕,翠竹点缀,清泉潺潺,弯月高悬,一幅《水月观音》图,意境深远,令人心驰神往。
河对岸,唐僧身披锦蓝袈裟,双手合十,虔诚膜拜;孙悟空紧随其后,红马驮经,生动再现了取经路上的传奇故事。画面中,波涛汹涌的大海,云中帝王、天女、灵官,各持宝物,拜谒观音,构成了一幅幅生动和谐的宗教画卷,是我国石窟寺壁画中反映唐僧取经故事的珍贵资料。其色彩与线描之工细,足可与榆林窟的《水月观音》相媲美,实乃西夏壁画的精品佳作。
而五窟前室的东西壁北侧,《文殊变》、《普贤变》则以粗犷大笔的绘画手法,与二窟的细腻线描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貌。《八塔变》中,婆罗树下的猴子捞月,更是妙趣横生,画中套画,景中套景,构思之巧妙,令人拍案叫绝。
七窟前室的两幅《接引佛》与《说法图》,更是将宗教艺术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日月同辉,翼人翱翔,佛祖高坐莲台,众弟子肃立,乐声悠扬,是研究民族乐器发展的重要史料。佛莲台前的八德池中,莲花盛开,僧人撞钟,人物栩栩如生,场景宏大,是研究西夏民族建筑艺术的宝贵资料。
此外,东千佛洞还穿插着众多装饰图案,如小幅坛城、鸟兽花卉、双花团凤等,与大幅经变故事画相得益彰,共同构建了一个丰富多彩的艺术世界。然而,自清道光六年重修以来,历经一百六十余年的风雨侵蚀,洞窟倒塌,壁画受损,泥塑残损,更饱受地震之威胁。
幸而,1987年与1991年,甘肃省文化厅拨专款进行了两次整修加固,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所等机构也积极参与,对壁画进行加固修复,清理残损,清洗壁画,摄影录像,力求让这座西夏民族的艺术宝库得以长久保存,让后世子孙得以继续领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