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月雨Kadenz“终章”动圈入耳式耳机体验-TDSREVIEW

我是音频数码怪 2024-09-21 16:42:55

MOONDROP Kadenz Dynamic IEM - TDS REVIEW

スイゲツアメ Kadenz ダイナミックイヤホン - TDS レビュー

TDS REVIEW 与 TDS 无心快语全部基于 TDS Studio 评分标准以及内容说明 V202402 进行。

本文所涉及型号在当时市场背景下的 KT MARK:

MOONDROP Kadenz: V (Excellent)

这是水月雨品牌在 TDS Hearroom 正式出现的第三十八个产品。

如果说水月雨的塞子产品线有两个最被人期待的更新,那或许就是好几年前一直不断放鸽子的 Ref 3,以及 Kato 的后续产品了吧。K 系列动圈起始于 Kanas 和 Kanas Pro Edition,发力于 KXXS(以及它鲜为人知的“另类型号” KXXX),辉煌于三种工艺并存的 Kato,那么就像 Kadenz 的名字一样,至少按照水月雨的官方说法,是要迎来这个系列的“终章”了。K 系列的每一代其实象征了不同的发展阶段,Kanas 时期象征了国产动圈耳塞开始重视不同振膜材料的声音特性,KXXS 时期象征了“水月无低频”的基本结束,而 Kato 则是我们内容中常出现的“动圈怪物房”的起始成员之一,象征了“大少女乐团时代”(划掉)“国产千元入耳大内卷时代”的序幕。那么作为这个系列的终章,“终章”本身表现如何,就是我们这篇要讨论的了。

包装与配件 | Package & Accessories

包装的体积还是挺大的,也有全新的二次元形象。包装内配件包含一盒六对耳套、一条 4.4mm 平衡母转 3.5mm 单端公转接线(线基与原线一致)、一个收纳盒、一板三对导管以及 Echo-B DSP 小尾巴。

耳套的配置,Kadenz 配备了两种共六对,其中三对为我们已经介绍了多次的清泉套,三对则是开口较小的灰色子弹头硅胶套。

收纳盒为皮质拉链包,内部空间与梅附送的那个差不多,表面为黑色皮质。Echo-B 则可以基于 MOONDROP LINK app 进行 DSP 调节。

设计、佩戴表现与声学结构 | Design, Fit & Acoustic Structure

Kadenz 的配色与表面处理工艺目前只有这一种,十分接近于 Kato 的哑光灰版本。跟过去的绝大多数 K 系列动圈入耳耳机不同,它是要显得更加棱角分明的。设计语言一脉相承,但是将适应耳廓结构的曲面进行了多面体的抽象化重设计。

腔体材质为不锈钢 MIM 粉末冶金工艺加工而成,相当有分量,所以在佩戴的时候也确实有轻度的坠耳感。这次表面的磨砂质感无需担心划痕了。前后腔的接合还是比较稳定的,不过由于这个不规则多面体的结构,接缝的均匀程度还跟圆润的那些型号不能同日而语。

腔体体积基本上与 Kato 类似,对于大部分非小耳廓人群的适应是不错的,不会有顶到耳甲艇边缘的问题,且这次优化了模具后能看到贴合性的提升。腔体内侧尤其是耳甲腔部位的凸起程度是比过去更加合适的状态,虽然不是平滑的过渡,但依靠切面足够微分化,总体上达到了不错的腔体内侧贴合度。

腔体表面的开孔有两处,分别位于腔体内侧靠上的位置以及导管基座附近。腔体没有明显的气压平衡问题。

导管卸下后能够直接看到金色的单元盖板,没有额外的阻尼了。包装内配备的三种导管都相对较粗,这使得安装耳套时要颇费些心思,且对于一部分耳道孔较窄的人群来说,会有些不舒服。从外观上来看,这三种导管没有明显的形状区别,内部阻尼的组成大概是一层出音口处的金属盖板压着一层纤维阻尼,后端有额外的声学海绵,密度适中,比 EX650AP / N3AP 的海绵密度稍低,大概是老款海绵哥套的那个程度。

那么三种导管的意义在哪呢?它的作用更多不是为了调音,而是适配不同耳道的声学耦合,进而让不同人群尽可能听到的 Kadenz 理想状态是一致的。前面提到三种导管的结构基本一致,但是高度则有不同。在其他变量一致的前提下,入耳深度越深,理论上高频的平直程度越高,这点早在 ER4 的主观听感试验和客观测量中都能有所对应。那么 Kadenz 的这三种导管自然也是以这个目标来设计的。

线材、扬声器配置与功率需求 | Cable, Driver & Power Demand

水月雨给 Kadenz 搭配了一根标称材料为 的线材,默认为 4.4mm 五极平衡插头。编制方式 2*2,编织紧密程度较高。这条线总体上还是有一定硬度的,也有轻度的自缠绕现象,好在有点粗不会打结……

可换线系统基于 0.78mm 2pin 凹座凸针结构,母座下沉幅度约为 3mm,极性为常规的上正下负。耳机本体可以兼容各类凸针插头,线材则适用于极性一致的各平座、凸座 2pin 耳机上。插针的紧实程度相当高。

Kadenz 搭载了直径为 10mm 的 TAC 钻石镀层球顶复合振膜动圈单元,这颗 ULT-Gen2 超线性单元依然基于 FEA 有限元仿真拟合设计,且优化了气压平衡通道。延续了 Kato 上就有的黄铜材料内腔体,新的 TAC 镀层附着在 DLC 球顶上以提升刚性,同时悬边的柔性依靠聚氨酯来保障,所以振膜的运动冲程也足够。

作为水月雨的新产品,自然也不会缺少基于 VDSF 的调音和基于 5128 的辅助设计,依然保持了水家动圈的失真控制。

阻抗 35Ω,灵敏度 122dB/Vrms.实际搭配下来,即使是入门小尾巴也能达到理想响度,不过我建议搭配晓平衡版以上级别的设备来推。风格搭配上我不建议你搭配过于偏冷的前端。

下面的声音描述基于原线 4.4mm 平衡驱动、中号导管、清泉套的搭配进行,已经满足驱动所需功率要求。

声音主观描述 | Sound Description

低频量感适中,厚度和饱满度控制得当,弹性不错,下潜能力比 Kato 有更加显著的提高,听上去极低频的信息量虽然没有拱出来但是细节丰富程度终于来到了怪物房第一档。收放速度稍快,听上去残响保留得也不多。氛围烘托的晕染感和浓郁感都偏低。Kadenz 的低频总体上是一个平顺、有层次、有弹性的状态,不会过于充沛的能量使得它听上去是干净的,但绝对不虚不薄。基音位于中下盘的乐器没有前倾问题。

中频,人声的厚度适中,距离稍近但不至于贴脸,精致程度较高,口型大小基本接近于标准状态。Kadenz 基本能够兼顾人声的质感和线条,线条突出程度不会过高显得听上去偏硬。对于男女声的适应性也基本相近,目前听下来声线的适应性方面仅个别如 Louis Armstrong 之类的厚嗓会有一点缺味道的问题,其他走得都是顺滑程度较高、颗粒感比较平滑的路线。音色渲染不多,所以 Kadenz 的人声你可以理解为是比过去 KPE、Kato 都要扎实一些,但是没有丢掉水月雨 K 系列相对音色比较正的传统的。喉音位置基本是对的,气声比例适当,齿音有所打磨,听上去不会有刺激感。人声频段的通透程度较高,不会有闷感。

乐器方面,Kadenz 同样在大部分乐器的表现上能够兼顾质感表现和线条刻画。弦乐器中,小提琴、中提琴、吉他等厚度不算很高,拉拨弦细节的丰富程度足够,质感听上去不逊于 Blessing 3 给出的结果。大提琴的形体感比较扎实。铜管类的气势感适中,需要亮度的小号等亮感表现合适。木管类的自然度相较于过去有明显提升,听上去空气感也是足够的(但不过分)。乐器的泛音普遍不会很突出,充沛程度适中。打击乐器方面,Kick 的存在感中规中矩,Snare 收得较快。镲片类听上去足够亮但是不会刺激。

高频,亮度适中,听上去平顺程度依然相当高,不会有特别突出的能量密集感。极高频的延伸能力有明显提升,且滚降不会过早过快。

声场的规模适中,横纵距离基本相当,声音听上去也有一定的“高度感”。人声与乐器之间的分离度较高。解析能力同价位出色,信息量终于来到目前怪物房第一档水准,且不会有不自然的“解析感”溢出问题。动态适中,瞬态出色。

总结评价与玩法建议 | Summary & Recommendation

Kadenz 适应的曲风类型其实很广,它依然是一条广义杂食的塞子,且比刻板印象的水月塞要活跃不少。对于绝大多数流行乐、电子乐分支都有着不错的表现力,只要你对于流行回放的要求是干净、中正的,对于浓郁的氛围或是舔耳朵的人声不算感冒,Kadenz 就没问题。对于 RnB 的适应性也是 K 系列最高的,因为人声的细腻程度和质感表现也是 K 系列最全面的。摇滚和金属大类的适应性中规中矩,会觉得缺点“劲儿”,但是场面会比过去 Kato 呈现得要好一点。Anisong 仍然在 Kadenz 的好球区,不会有特别明显的问题,包容性也不错。Acoustic 大类中,Kadenz 适合小编制和一些以木管乐器为主的中等规模编制器乐作品,对于爵士和大编制的适应性就相对会低一些,但是空间感的优化会让它听大编制时的体验好于 Kato。

如果说 Kato 某种意义上是拉开千元动圈怪物房序幕的核心成员之一,在终章到来的时候,Kadenz 终于成功完善了自己,进入了怪物房第一档,且售价保持不变,这点可喜可贺。作为 K 系列可能的最后一款主线产品,Kadenz 的延续性还是很显著的,你能看到从初代 Kanas 开始沿用但是不断优化的腔体造型以及多次的单元改进,目前的状态在这条路线上是令人满意的。

我更加好奇的是,如果水月雨之后脱离 K 系列的框架来做单动圈,会是怎样的形态。毕竟现在从 Aria 系列到理论上还是旗舰的光。以及星野系列,都脱胎于 K 系列发展而来。K 系列的框架其实我会觉得有一点束缚了可能性(比如腔体重量等方面)。总之在更远的东西到来之前,Kadenz 可以作为水月雨目前综合完成度最好的单动圈(我觉得比光高)耳塞来给人推荐了。

KingTsui, TDS Studio.

Sept 2024

It's a TDS production.

所有内容全部自主创作,请勿抄袭内容、套抄行文结构等,保留一切权利。

TDS REVIEW is now available on Zhihu, Toutiao, Weibo, WeChat, SMZDM and Bilibili.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