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流转
从为人熟知的江南水乡,到掩映于油菜花中的皖南古镇,从黄土高原上的朴实无华的院落,到富贵大气的北方古城,从个性鲜明的岭南古村,到千万重青山中的川渝古村,从充满民族风情的湘黔之地的寨子,每一处美景,都会让人心驰神往。
相信很多人都有古村小镇情结,幻想着有朝一日与爱人携手,在一座隐匿于青山绿水中的、历史悠久的古村内小住几日,观熹微落霞,听蝉鸣鸟语,偶尔翻阅诗书,下棋品茶,体验带月荷锄归的田间之乐。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也因地制宜建造出自己的家园。由此,在华夏广袤的土地上,出现了风格各异、各具风情的古镇。当你在繁忙的工作闲暇之余,如有一丝出去走走的冲动,也许这些地方,会让您有一些欣慰。
任由时光流转,古村小镇风情依在。它们静默如钟,站在浩荡的历史长河中,体会着细碎的时光。如果能在充满风情的古村小镇里畅游一番,或花前煮酒,或穿梭小巷,或驾一叶小舟,让自己放下疲惫沉浸其中,感受时间的流淌,感受小镇的风情,也就不虚此行了。
本篇小编继续推荐一下国内最值得推荐去的100个古村小镇(81-90),看看你都知道几个?又去过几个?
(灵水村)
081:灵水村灵水村是北京西郊著名的古村,其形成于辽金时代,不仅村落古老庞大,辽、金、元、明、清时的古民居多,而且供奉着过去民间所信仰的诸神,因此村子里有很多古庙遗址。:
从高处俯瞰,整个灵水村布局形似一巨龟。南岭是观看村子整体形状的最佳地点。据一些资料记载,古人建灵水村时是依“玄武”而修建房舍与寺庙的。玄武(龟)头朝南,尾朝北,三条东西走向街道与南北走向的胡同构成分明的龟纹,龟纹的大小块是由四合院组成的。
(灵水村)
沿着“龟纹”的石板路走过小村落,随时会发现好玩的东西,比如古井、古树、古庙宇、老房子等。其中,灵泉禅寺是灵水村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寺庙,也是有文字记载的北京地区最早的佛教寺院。寺庙坐北朝南,有三重大殿,门额有“灵泉禅寺”石刻,并有题记“大明嘉靖癸已(公元1553年)七月吉日重开山门第一代住持圆恭立”。
在灵水村,有很多农家院,平时会有绘画写生的人住在这里,秋天的时候还有舍粥节,很多人会过来凑热闹。这里的日子尤为漫长,清晨,有鸡鸣叫早,可以漫步在村子里,时而和早起的小狗们一起玩耍,时而研究古建筑的纹络,就这样轻松地溜达。
(灵水村)
如果不会画画就拿起相机,随处寻找美丽的画面。村内房子依山而建,所有房子都很高,走在石阶上,看着有些水墨风格的墙壁,会有种恍惚进入了南方水乡的感觉。阳光一般也很配合,照在人身上暖洋洋的。这座古村多次在银幕上出现,电影《投名状》、《最爱》均在此取过景。
(平遥古城)
082:平遥古城平遥古城是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县城,是中国汉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
平遥古城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公元前827~前782年),明代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扩建,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迄今为止,平遥古城较为完好地保留了明清时期(公元1368~1911年)县城的基本风貌。
(平遥古城)
同时,平遥古城还因文化遗存数量多、密度高、跨度时间长而被称为山西省的“文物大县”。作为明清时期重要的县城,平遥被称为“中国现代金融业”的发祥地。这里是中国近代金融业的心脏,也是中国近代最有影响的票号总部所在地、金融业总部所在地以及金融业总部机构最集中的县城。
平遥的古城墙最为有名,其原为夯土城垣,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公元前827-前782年),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因军事防御的需要,在原基础上扩建为砖石城墙,周长6.4公里,是山西现存历史较早、规模最大的一座城墙,明清两代都进行了补修、基本维持了明初的形制和构造。城墙历经600余年的风雨沧桑,至今雄风犹存。
(平遥古城)
城墙为方形,墙高约12米,外表全部为砖砌,墙上筑垛口,墙外有护城河,深广各4米。城周辟门六道,东西各二,南北各一,南为迎薰门,北为拱极门,上东太和门,下东亲翰门,上西永定门,下西凤仪门。
东西城门外又筑以瓮城,以利防守。东南城墙上还有一座奎星楼,八角形的小楼高24米,全部为琉璃瓦覆顶,精巧挺拔。城墙共有3000个垛口、72座敌楼,象征着孔子3000弟子及72圣人。
(平遥古城)
民间又称平遥城为“龟城”,因其方形城墙形如龟状,南门为龟首,北门地势最低为龟尾,东西四座城门为龟的四肢。城内4大街、8小街、72条胡同构成龟甲上的八卦图案。
由金融价值转为旅游价值的日升昌票号,于平遥城而言,意义重大。日升昌票号是一座由晋中民居与晋中商铺相结合的建筑,既考虑到使用功能,又充分体现了晋中民居的建筑水平。日升昌共包括21座建筑,正院沿南北纵轴线兴建,东院为狭长的南北小跨院,西院为日中新票号。日升昌旧址如今已开辟为“中国票号博物馆”。除此,古城内还有城隍庙、明清一条街、清虚观、文庙、县衙等景点。
(皇城相府)
083:午亭山村皇城相府,又称午亭山村,是一组别具特色的明清城堡式官宅建筑群,整个皇城相府依山就势而建,官宅民居错落相间,数不胜数,甚为壮观。祖居在这里的陈氏家族是明清时期的文化巨族,到康熙年间已达鼎盛时期,当时出现了父子同编一部《康熙字典》的盛况,被誉为北方第一文化巨族”的当家的陈延敬,留下了面积达四万平方米的建筑群,被人称为“皇城相府”。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皇城相府便是凭着它优美秀丽的自然风光和深厚而强烈的人文情怀,将声名远扬四海。从整体平面来看,整个皇城包括内城“斗筑居”和外城“中道庄”就像一只头北尾南的神龟,虽不能说惟妙惟肖,却也轮廓鲜明,因而又有龟城之说,寓干管水涸之意。
(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的内城建筑十分完善,其类型可以分为祠庙,民居和官宦邸三类,彼此的风格也是各不相同的,所有的建筑根据相府的整体地形特征而造,依山就势,随形生变、层楼叠院,错落有致、庄严坚固。
为了躲避战乱,陈廷敬的伯父陈昌言在明崇祯六年(1633年)建成了皇城相府的内城。因为内城的大门上挂着“斗筑可居”的匾额,而得名“斗筑居”。内城为躲避战乱而建在民居中,在城墙的圆周调用藏兵洞,有梯道或木梯相通,直接深入到地下。在深层地下,备用的水井和其他的生活设施一应俱全。为了防御的需要,重要部位还筑有堡楼,并在东北,东南角到高点建春秋阁和文昌阁,显示出了主人的建造技巧。
外城又称“中道庄”1703年才完工,其中的相府大院是陈廷敬的宅第,名为“大学士第”,为皇城外城的主体建筑。外城的墙紧挨着内城西墙,整体基本呈正方形比内城略短。外城建有前堂后寝左右内府、书院、花园、闺楼、管家院,望河亭等,布局讲究、雕刻精美。除此之外,外城里还有康熙御赐的“午亭山村”匾额及对联“春归乔木浓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至今保存完好。
(皇城相府)
外城是对陈廷敬一生荣耀的最好记录,内有大小石牌坊两座,铭刻着‘德积一门九进士,恩荣三世六翰林”之功德,同时,保存完整的康熙帝亲赐的御碑,分别赐予在陈廷敬病重期间和病故之后,表达了康熙对陈廷敬的敬重与思念。
这里,御碑之多、御书之富、保留之完整,为国内少见。外城的主要建筑还有陈廷敬府第一冢宅第、大学士第,配套建筑有书房,花园、小姐院及管家院。相府大门外有一大一小两座功德牌楼,城墙以南有南书院、花园、状元桥,飞鱼阁、八卦亭、祖师庙等。
(郭峪村)
084:郭峪村郭峪村位于阳城县东21公里处。明清两代,该村文风鼎盛,人才辈出,一共走出了18位举人和15位进士;加之商贸发达,民居修建成一时之盛。现仍有保存完好的明代民居40院、1100余间,被文物专家誉为“中国民居之瑰宝”。院落门楼多呈高挑牌标式,斗拱层叠,样式华丽,等级很高。民居多为四合院,为北方典型的“四大八小”格式。
该村民风淳朴,居民生活中仍有用纺花车、织布机、碾磨、车驾、犁耙等物者。一些居民至今还保留着烧香拜佛、求神祭祖的习俗。村内曾建有大小寺庙20余座,保存最为完好的是汤帝庙,为九开间大殿,庙内飞檐挑角的元代戏台高达20多米,气势恢宏,为国内少有。
(郭峪村)
用于防御的郭峪城墙为中国罕见的蜂窝城墙,建于明崇祯十一年(公元1638年),高20米,宽5米,长1400余米。位于城内中央的豫楼,长15米,宽7.5米,高30米,共七层,建于明崇祯十三年(公元1640年),亦为军事防御建筑。城墙上设有炮台,城内有地道直通城外。
郭峪城不是像山西大部分民居博物馆那样的空城,这里的人民依然在祖辈留下的古董房里安居乐业,让人有种说不出的亲近和羡慕。
(郭峪村)
汤帝庙俗称大庙,位于西城门内,是郭峪村的社庙。汤帝庙建于元至正年间,明正德年间扩建,嘉靖年间曾毁于火灾,修复于万历年间,清顺治九年又拆旧整修。
寺庙分上下两院,上院北面为正殿,东西殿各三间,角殿各三间;下院东西两面为两层楼房,上为看楼,下为住房及客房,南面上为戏台,下为山门,两旁有角楼,门外西侧有一座钟鼓楼。
(黄龙溪)
085:黄龙溪现代人每天都不停地重复着单调而无聊的日子,一成不变地将时间挥金如土,生活对人们来说已没有什么太大的不同。直到有一天你发现了---四川的黄龙溪,那飞檐翘角的木质吊脚楼,街道上的茶楼店铺,古庙内的缭绕青烟…那才是让人眼前一亮的地方。
也许你没到过这里,但一定曾在《芙蓉镇》中见过这样的美景:青石板铺就的街面,木柱青瓦的楼阁房舍,镂刻精美的栏杆窗棂。而沿古镇缓缓流过的府河,又为厚重的古镇平添了几分灵气。
(黄龙溪)
黄龙溪由正街、横街、新街、上河街、下河街、背街、巷子街七条老街组成,这些老街总长1000多米,有着“川西一绝”之誉。古镇的老街中,最为繁华的是顺河岸的千米街道,中间为码头,左右两端各有一座寺庙,镇江寺在上游,古龙寺在下游。多少年了,两座寺院在日暮晚钟中遥遥相望,如被天河相隔的一对情侣,不能相偎相依,只能远远地凝视。
老街两旁的建筑也是木建筑或砖木结构,而且形式多样,有拾梁式、穿斗式、硬山式、悬山式等,这些木柱青瓦的楼阁房舍,镂刻精美的栏杆窗,多为明代所建。吊脚楼保存得非常完好,但如果没有那几座古老的寺庙将它与其他民居巧妙地相连,那么,在平淡如歌的岁月里,它也只能孤芳自赏。
(黄龙溪)
夏夜里漫步于老街,很容易被迎面而来的黄果兰香气包围着。不远处,那被烟云笼着的、远远近近的树和房屋,伴着古庙里缭绕的青烟,总是让人产生游走于被历史遗忘的岁月里的错觉。
古镇上,茶馆随处可见,路两旁、河堤上、竹林里,花枝招展的太阳伞下,“一”字展开的竹台、竹椅及竹凳,成为古镇上不可或缺的诱人风景。
(黄龙溪)
“烧火龙”是古镇黄龙溪最驰名、最传统的文化体育活动,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据说此活动源于东汉,盛于南宋,之后代代相传。每年正月初二晚上至正月十五元宵节,黄龙溪都会举行耍火龙、水龙等娱乐活动。活动的节目丰富多彩,有烧火龙、彩龙表演、南狮表演漂河灯、燃放孔明灯燃放烟花爆竹、举办焰火晚会、放露天电影、听川剧座唱等精彩迭出的节目。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在五彩烟花绽放中,人们倾城而出,拥向街头。于是,小镇就成了欢乐的海洋,到处都是明亮的灯火,欢乐的人群,浓郁而吉祥的节日气氛在小镇经久不散。直到很晚,灯流散去,夜空里仍有绚烂怒放的烟花不肯消散。
(黄龙溪)
清早,热闹的古镇码头成了最吸引人的地方。放眼望去,远处游船及快艇在河面上游弋,河对岸依稀可见的是疾驰而过的车辆,听到的是河面上快艇疾驰时发动机发出的轰鸣声。河两岸满眼都是青绿欲滴的叫不出名字的树和蔬菜,还有竹子,景色如画。
在习习晨风和微微细雨的相伴中,望着江水,不禁想起了古人的咏叹:“十里锦江平如镜,落日水溶金。青山掩映斜阳里,堤岸柳絮飞。千年古榕笼古寺,夜听钟鼓声。琼枝碧月迷人醉,游子乐忘归。”
人生得意须尽欢,约三五好友,乘游船随水漂流,或品尝河鲜美味,或观赏江河两岸翠竹婆娑,青山倒影。寒烟如水,古楼如幻,临风把酒,吟诗赋歌,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
(岜沙)
086:岜沙在中国,很多的少数民族地区,甚至更偏远的侗乡和苗寨都已不同程度地受了外来文明的影响,但这支名为岜沙的远古苗族支系,却顽强地坚守着自己的古老风俗,被人们称为“最后的枪手部落”在岜沙,你真的会见到“枪手”在这里,年满14岁的男子,身上都扛着火枪,别着腰刀。
枪分为长枪和短枪,长枪扛在肩上,短枪别在腰间。一开始看到他们,你一定还有些害怕。然而,山寨里处处呈现出一派安宁祥和的气氛,这些苗族小伙子不会轻易开启他们的武器。
(岜沙)
这只是很久以前为了防身和保卫家园形成的一种习惯,而且腰间有枪就是英雄的标志。寨里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和善的微笑,灿烂的笑脸映着绽开的山花,别样的美丽,这样对着你痴痴地一笑,瞬间转身,只留下远去的背影和你恍然如梦的表情。
神秘、圣净、原始,所有的词都不足以表达此时的所见,有如置身于原始部落,时空隧道瞬间将你拉回到数百年前,竟不知自己究竟身处何处,村寨建在山上,他们的住处也是吊脚楼。这种吊脚楼,富有西南民族特色,楼体一边倚在山边,下部用木柱支撑,从前面看,整个房屋就悬在空中,摇摇钬坠,看得人胆战心惊。
(岜沙)
“吃新节”是岜沙人的情人节。说是情人节,倒不如说是相亲会。这一天的主要活动是荡秋千。午饭过后,也沙的姑娘穿上漂亮的衣服,三五成群,早早地来到自己的秋千堂。她们奔跑着跳上轻盈的秋千,嬉笑着悠然地荡开来。
随后村里的小伙子们赶来,姑娘立刻顾盼左右,眉目生辉。若一对男女互相有意,他们就会一起荡秋千,秋千荡得越高越久,两人越是情投意合。一对情投意合的情人荡过秋千后会迅即跳下来,手挽着手大大方方地走出秋千堂去编织他们未来的梦。
(磨西)
087:磨西磨西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古镇,镇内的历史遗存丰富。观音寺内的“定海神针”大杉树,浓荫遮天,枝繁叶茂,是最吸引人的第一奇观。在磨西,不能不去翻越磨杠岭。抬眼,是蓝天白云映衬下的巍巍雪山;远眺,是秀美的田园风光,掩映于郁郁葱葱树丛中的古朴街道。法式教堂建筑、藏式宾馆群、穿斗木质民居,时隐时现,宛如人间仙境。
如果说磨西是座默默无闻的小镇,那么海螺沟则可以说是享誉海内外的胜景了。海螺沟冰川地形独特,14.7千米长的冰川,海拔高达3.9千米,冰体在较短距离和较短时间向下移动而不融化,形成了罕见的低海拔冰川。
(磨西)
去海螺沟看冰川,冰洞是不能错过的景观,十几米厚的墙,高高地耸立在冰层上,下部经多年的融蚀,形成了拱圆形冰洞。沿着洞口往里走,可以看到洞内晶莹剔透,并且泛着浅浅的蓝色。
脚下,冰卜河在静静流淌,水声叮咚,引人遐想从冰川下来,你可以去泡露天温泉。躺在温热的泉水中,吸吮着山花的香气,沐浴着透过树影洒落下来的霞光,伴随着冰川河谷的潺潺流水,人仿佛置身于如梦如幻的仙境中,旅途的疲惫立马烟消云散。
磨西民族风情淳朴,磨西人热情好客。随着夜晚的来临,他们会为客人们生起篝火,烤起全羊,能歌善舞的藏家姑娘会跳起地道的康巴锅庄。无论你的心灵和眼睛是如何的淡然,但只要围在跳动的篝火旁,喝着甘醇的酒,唱着心中的歌,你会全然忘记自己是身在异乡,忘记所有烦恼,心中,只有音乐和快乐。多少年之后,当你在另外一个地方,当你老了,再一次回想起这夜的篝火、美酒、歌声,你还会为之动容,为之感动。
(中山)
088:中山中山,位于重庆市江津区南部的笋溪河畔。中山有别于丽江的地方,是她的特色保存得很完整。推开窗子,静静地望出去,那川流不息的小河,郁郁葱葱的青竹,都会让人感觉到一种久违的淡定和从容。
薄雾中的青瓦屋顶,悠悠流淌的笋溪河,隐匿在半山腰的中山,如半抱琵琶的美女,与美女不同的是,她不需要千呼万唤。轻轻地推开古镇土家吊脚楼上的窗子,端庄质朴的民居古庄园、古寨、古堡、古寺庙、古桥、古墩,便异彩纷呈地呈现在你眼前,如诗如梦如画……
(中山)
与其说中山是一座古镇,不如说她是一条街更为妥当。一条由北向南长约1千米的老街,层层递进,其满街建筑几乎都呈遮风避雨不见天日的“封闭式”,因此,这座古镇便具有了冬暖夏凉、终年雨不湿脚的特色。
中山古镇虽仅一条街贯穿东西,然而却以“客家百姓镇”著称,在这人不逾万、方圆不过十里的地方竟聚居了102姓人家,并且自清朝以来一直延续至今。建于元、明、清的“迎恩门”“相公塔”“永安桥”“九井十三灯”“七鞭打虎“丹井温泉”“龙岩雨霁”等建筑和风景名胜,均被保存完好。不仅如此,由于中山居民不少祖先是军籍人氏,因而形成一种独特的“军家话”,古街中至今还保留着当年只有驻军及其家属才能行走的褐红色石板道。
(中山)
古镇人的日子过得极是悠闲,多以手工为生。闲时坐坐茶馆,在茶馆里面喝茶、打牌、听生。戏、摆龙门阵,小日子倒也过得其乐融融。赶集的日子是古镇人最忙碌的时候,家家都摆开铺子和门面。
踏着黛青石板铺就的老街,在弯弯拐拐的石阶小巷穿行,那老药铺里安坐着的老中医,理发店古色古香的躺椅,布衣坊嘎吱作响的织布机,都如一朵朵百合,静静地绽放,美丽得无须装点。而街畔屋檐下那剃头的白发老翁,姿态优雅,从容不迫,安闲而自在,形成一幅凸显古镇风韵的安居乐业图。
(中山)
“烟熏豆腐”是古镇人的最爱,也是这里有名的小吃。烟熏豆腐制作工艺独特,必须用细细的草秆烧成灰,在上面放一块竹子编的小館子,利用烟的温度将放在上面的白白嫩嫩的大块豆腐慢慢熏至金黄色,然后用一根细细削过的竹签子插好,两面刷上特制的辣椒酱,外焦里嫩,别有一番风味。来到古镇的人走时,大多要买“烟熏豆腐”,似乎要把小镇那千百年来光阴的故事及无数个细节,用“烟熏豆腐”来诠释。
薄雾晨曦中,站在对面雄浑壮观的巨大河堤上,古镇的全景一览无遗:林立的土家吊脚楼,四季长流的潺潺小溪,远处木屋里冒出的袅袅炊烟,以及散落在古街周围迷宫般的古庄园、宏伟的古寺庙,给人一种恍感,时间仿佛在这里凝滞不前,过往的全都尘封一隅,只剩下祥和与宁静……
089:涞滩被渠江环绕的融古庙、古城、古佛于一体的重庆涞滩,极具阳刚之美。远远看去,宛如一只英姿勃勃、凌空欲飞的鹫鹰,让人屏息提气。“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似乎形容绝色美女比较适用,事实上,对于来滩,也同样恰如其分。
靠近涞滩,远远就能看见古瓮城城门。古瓮城是来涞滩寨的一景,尽管当年绵延环抱的古城墙已不复存在,但断垣残墙透出的气息也足以让人联想起一个战火连绵的年代。
(涞滩)
不大的涞滩,由上涞滩和下涞滩组成,上涞滩比下涞滩大很多,主要建筑和人口均集中在此。两滩间相隔咫尺,形似兄妹,一高一低,一上一下,一刚一柔,互为照应。上涞滩坐落在雄视渠江的鹫峰山上,寨墙高筑,其势巍峨,如龙盘虎踞于山势之间。
下涞滩在渠江边,紧靠渠江码头,是一条青石铺就的老街,脚下青石板经过几百年的踩踏,坑坑洼洼,泛出柔和的光泽。老街沧桑、安静。街两侧民居都是风格古朴的木结构,房顶用当地产的小青瓦铺就,规整而致密;屋脊上用瓦、三合土组合出或写实或抽象的图案;房檐伸出一米乡,粉白的墙面和黑褐色木门窗在色调反差中寻找着平衡。
(涞滩)
二佛寺是涞滩最具古韵的景致。据说是因为四川有个世人皆知的乐山大佛,此地不敢再枉自为大,才称二佛的,由此可见涞滩人的谦和随意。二佛寺上殿位于鹫峰山顶,是一座呈四合院布局的院落,它占地面积5181平方米,十分宏伟壮观。
沿其中轴线而上,依次为山门、玉皇殿、大雄宝殿(佛爷正殿)和观音殿。这种次序当然不是简单的罗列,而是井然有序地左右分设社仓、禅房等建筑。山门高约7米,完全由石头建成,上面雕刻了100多个动物和人物,造型栩栩如生,十分精美。
(涞滩)
由于历经磨难,寺内文物只有大雄宝殿内四根石柱还保存完好,每柱高约13米,由整条巨石制成,挺拔壮观,让人敬畏,堪称历代建筑一绝。站在寺庙院内的石凳旁,俯瞰山下缓缓的江水蜿蜒而去,如逝去不返的风月,只能相望而不能相见。如果有时间,最好在二佛寺过夜,当夜幕降临,平静的江面上水波潋滟,一轮皓月倒映在江中。
这时,如果站在上殿山门前的月台坝,可以观赏到碧波荡漾中水月交相辉映的景象,体会到《涞滩赋》中那“渔火燃波影,古街放鸡鸣,瓮城锁敌情,绝壁锁乾坤,洪都独钓姜公影,仍扶香台在封神”的诗情画意。
(涞滩)
由于傍着渠江,涞滩古寨商贾云集,街市兴旺,依山而筑的二佛寺也香火不断,是盛极一时的风水宝地。现在二佛寺与涞滩已没有往昔的繁华,但众多的历史人文景观,如明代石牌坊、清代舍利塔林以及脍炙人口的鹫峰云深、双塔迎舟、画梁搓波等景,无一不成为吸引世人眼球的亮点。
夜宿古镇,置身于灯烛满天的市井,耳畔传来滔滔浪声,那种“江枫渔火对愁眠”的享受,如陈年的旧酿,经久的芬芳,逐渐地弥漫开来...
(芙蓉镇)
090:芙蓉镇在沈从文的文字里,湘西的山水如诗如画,翠翠歌声悠扬,船夫们浪漫又豪爽,就连江边吊脚楼上的妓女都是善良多情的。不知是因为沈先生的惊天才华让湘西为世人所知,还是湘西的山水造就了沈从文。就像在芙蓉镇,人们都在争论是谢晋成就了这里,还是这个地方成就了电影《芙蓉镇》。
湖南湘西的芙蓉镇又叫王村,后来因为谢晋,因为姜文而改名为芙蓉镇,但是在当地人心中,王村就是王村,一个小小的村子。层叠错落的吊脚楼,平整又安静的石板路;闲时的街道布幌翻飞,寂静得有点荒凉。每每经过,都会有一种感觉,一种心静神化、归依真性的感觉,也许外面的世界真的太无奈,要来这里走一走才能体会到回归的感觉。
(芙蓉镇)
王村之所以叫村是因为她很小,有时候连本地人也会感到很奇怪,她居然也有千年的历史。几千年,足以改变很多,外面的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满人进京了,人们留起辫子了;皇帝走了,外国人进来了;共和国胜利了,改革开放了.....
但是在王村,时间似乎是静止的,房屋还是吊脚的,豆腐还是米做的,门前的大黄狗还是汪汪叫,河里的水鸭还是嬉翻了天。虽然土司们曾在这里进行了祭祀典礼,沈从文的客船曾在这儿停泊,虽然旅游让这里的人多了,旅馆也多了,但是当地人的生活还是那样缓慢。
一进古镇便可看见那块青石牌坊,微弱的光从角落里洒进来,落在牌坊上,泛起一种幽幽的惨淡的光,依稀可辨牌坊横头两面分别雕有“贞洁”和“圣旨”两词。也许已经没有人愿意追问这牌坊身后的故事了,暗自为这女子感叹的,徒留山野的秋风。
(芙蓉镇)
青石牌坊后便是密密匝匝的土家吊脚楼,参差错飞檐翘角,古色古香,尽显着土家族建筑的魅力与神奇。吊脚楼里发生过多少故事呢?土家阿妹的哭嫁幽怨感人。为什么哭呢?为离别还是为未来?吊脚楼下的青石板街古朴狭窄,依山势蜿蜒而去,大约有四五里长,每次走在上面,仿佛有一种穿越时空的错觉,空间距离只跨出几步,却好比穿越了几十年的时空隧道,回到了那淳朴的年代。
走到村口,便看到那条60米高、42米宽的瀑布,水流倾泻而下。这条瀑布的气势自然无法与黄果树瀑布相甚至不能与中国大多数的瀑布相比,但它的可贵之处在于它的安详,不离不弃。山间的清溪,固执地走了千年,冲刷着陡坎和溪床,慢慢地在比,瀑布身后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洞穴。
(芙蓉镇)
村里的人就依靠洞穴里的水生活,还经常可以看到年轻的女子来这里洗衣服,嬉笑声荡满了整个山涧。瀑布、洞穴之于村民就像父母之于子女,细腻无比,无微不至。能够与人类相处得如此融洽的瀑布全世界恐怕只此一处了。
在古镇里还有很多小铺子,从猛洞河中打捞上来的小鱼,经过村民的加工,香味弥漫了整条街道。沿街叫卖的米豆腐是不能不去吃一碗的,纯朴的人们一直以为“刘晓庆”可以让他们的买卖更红火,其实他们不知道,让人慕名已久的不是别人,正是他们自己,他们的王村。这种米豆腐是以米为主料,切成一厘米见方的小粒,经水沥干,再加上小葱、豆瓣酱,香浓爽滑,呼噜噜一碗,连牙齿都不必嚼动。再添上一碗土家族自酿的糯米甜酒,香醇可口,是低度的自然佳饮,一碗下去,回味悠长......
结束语世间纷繁复杂,扰乱心智,内心常渴望一股清流来洗涤心灵,以此来安抚自己的浮躁和不安。所以不由地想去那些充满底蕴的古村古镇,去那里体会不紧不慢的人生。
让自己随意地穿行于狭长绵延的古巷,在拥有百年历史的古老木屋前驻足观赏,在缓缓漂浮的乌篷船里听雨声,在吊脚楼里看远处的青山绿水……好像不安的心灵在这里才真正得到了抚慰。
也终于能体会周作人笔下“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这样的精致和优雅,原来“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浪漫要在这样的地方才恰到好处。
请继续关注“星说旅游”,让我们在一个个带着温度的文字里,去感受时光的流淌,去领略更多古村小镇里时光雕琢的痕迹,请继续关注下一篇《国内最值得推荐去的100个古村小镇(91-100)》
星说旅游,一个“披挂上阵”的“旅游人”。
旅行并不是急行军,有时要学会放慢脚步,细细体会这里所散发出来的那种味道。这种味道是生活的态度,这种态度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体会。漫步在街头巷尾,去学习、去体悟。
旅行不仅仅是看景、释放压力,更多的是要有所收获、有所感悟。也许你还在为繁忙的工作而抱怨,也许还在为生活琐事、感情纠结而烦闷,此时,不妨想一想:生活中有不劳而获的事情吗?
生活中的每个人,不论是谁,如果想要获得就要付出努力,就像勤劳的石匠与其妻巧手绣娘一样。换句话说,就是“将欲取之,必先予之”。一个人不想付出,那就不可能有收获。因此,少一些抱怨,少一些烦躁;多一些感恩,多一些理解,生活的路自然越走越宽阔,而你也会得到更多的快乐。
内容仅为个人见解,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期待各位读者和专家批评指正。
本文禁止转载或摘编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