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席采访丨窦晓光教授:“小三阳”患者首选干扰素治疗

建中康康 2024-05-27 21:28:37
编者按:抗病毒治疗在降低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癌风险、延缓疾病进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CHB患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在逐渐提高,然而“小三阳”(即HBsAg、抗-HBe和抗-HBc检测为阳性)患者的治疗需求被忽视。在5月25日召开的2024年第十七届全国肝脏疾病临床学术大会上,《国际肝病》特邀大会主席、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窦晓光教授进行专访,就“小三阳”临床治愈等问题进行了解答。特此整理,以飨读者。 《国际肝病》:作为今年全国肝脏疾病临床学术大会的主席,可否请您介绍一下本次大会的内容设置?另外,本次大会有哪些亮点内容? 窦晓光教授:到今年全国肝脏疾病临床学术大会已经连续举办十七届了。该学术大会在全国极具影响力,最初由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任红教授、《中华肝脏病杂志》举办,八年前,开始由《中华肝脏病杂志》、《临床肝胆病杂志》、《肝脏》杂志联合举办。本次大会主要由海军军医大学905医院陈成伟教授团队策划完成。 全国肝脏疾病临床学术大会每年能吸引众多肝病领域专家的原因,我想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全国肝脏疾病临床学术大会的选题很有针对性,聚焦临床的热点、难点问题。第二、肝病不仅包括病毒性肝炎,还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遗传代谢性肝病等。除了临床诊断等新进展,从基础到临床,肝病领域还产生了很多新的研究进展。第三、本次学术大会邀请了高达60多位的国内外知名专家,聚焦临床问题向大家作报告。本次大会还设有讨论环节,其他参会者会针对专家的学术报告提出不同问题或不同观点,我们还特别邀请到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庄辉教授参与谈论。 所以全国肝脏疾病临床学术大会能引起广大基础研究专家和临床专家的兴趣,我相信所有参会者都能收获满满。 《国际肝病》:近期您团队发现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在治疗HBeAg阴性、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正常的CHB患者方面有着很高的临床治愈率。该研究对CHB的治疗有哪些意义和帮助? 窦晓光教授:乙肝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后,我国CHB新发病例已经很少了,但我国有14亿人,人口众多,所以既往CHB病例依然有大概七千五百万。这类人群在HBV感染的进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机体的免疫反应会清除病毒,但清除不彻底,会转变为HBeAg阴性的CHB,也就是所谓的“小三阳”。 不过,“小三阳”人群更容易被忽视,因为这类患者的病毒载量低,ALT多数正常,但疾病进展风险高。CHB的临床治疗为抗病毒治疗,抗病毒治疗包括两类药物,一类是核苷(酸)类似物,另一类是聚乙二醇干扰素。 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可以使患者达到更高的临床治愈率,即HBV持续低于检测下限、HBeAg阴性、肝组织疾病不再进展。因此,近几年我们聚焦这类患者,他们一般年龄偏大、HBeAg呈阴性。无论他们ALT正常与否,均采用干扰素治疗,观察他们是否能获得较高的临床治愈率。 最初我们团队开展的是单中心的回顾性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无论ALT正常与否,患者都获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因此我们发起了全国多中心的临床研究,研究对象为HBV DNA阳性、HBeAg阴性、HBsAg阳性、ALT正常的CHB患者,目的是观察这类患者临床治愈的效果,丰富指南,为CHB“Treat All”作贡献。 研究结果显示,这类患者的临床治愈率(即HBsAg消失)平均可达35%,若患者的基线病毒载量低、HBsAg小于1500 IU/mL,临床治愈率可达50%以上。同时,我们也采用了口服核苷(酸)类似物药物作为对照,结果显示,基线病毒检测不到的概率很高,达90%以上,但HBsAg消失率很低,因此这类人群首选干扰素治疗。 另外,“小三阳”人群若不进行抗病毒治疗,肝硬化、肝癌发生率高,而降低HBV相关肝癌是我们的终极目标,所以这也是我们选择干扰素治疗的原因之一。 未来,我们希望全国的临床专家给“小三阳”人群应用干扰素治疗,提高临床治愈率,针对该部分人群的干扰素治疗推荐将写进下一部指南。
0 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