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如何保护文物?”
“在学校抽同学凳子造成受伤责任如何承担?”
“宪法有哪些内容?”
带着这些疑问,中国法院博物馆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小客人”。
2024年12月4日是第十一个国家宪法日,为弘扬法治精神,让青少年真正了解宪法,12月3日下午,来自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小学、第十一中学附属定安里小学、门头沟区妙峰山民族学校的49名学生走出课堂,走进中国法院博物馆。真实的司法案例、生动的情景演绎、“零距离”接触庭审、现场对话AI……在这里,他们体验了一次特殊的“互动式”普法参观。
现场抓“小偷” 一种“沉浸式”的情景演绎
“你怀里揣的什么东西?”
“我不就是拿了一个不起眼的小玩意儿么……”
“法官,她拿的是我们博物馆的‘文物’。”
在中国法院博物馆的入口,讲解员给同学们讲解文物的历史价值时,一位“小偷”鬼鬼祟祟正打算从人群中偷偷溜走,被法官和讲解员制服。一场关于“保护文物”的普法正悄然进行着。
情景演绎现场。
“你拿的这可不是小玩意,这是‘文物’!偷盗文物可是违法行为。” 顺着法官手指的方向,这件珍贵的“文物”吸引着大家的目光。
法官转向同学们讲道,“文物不仅是一件艺术品,更是一段历史的记录。如果我们不保护好它们,它们就会消失,我们后代就无法了解我们的过去。”
“请问法官,我们应该如何保护文物呢?”在场的一位同学借机向法官发出提问。
“为了加强对文物的保护,同时也促进科学研究工作,我们国家专门制定了文物保护法。”法官向同学们介绍着文物保护法中对于故意损毁、盗窃文物的详细规定,在场的同学们听得入迷,仿佛置身于真实的法律情境中,好奇地看着法官手中的“文物”若有所思。
现场同学认真听法官讲解。
“故意损毁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盗窃或者走私文物等等,就需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就是可能会被抓起来坐牢,关进监狱。”针对今天情景演绎中盗窃文物行为的后果,法官也做出解答。
知晓相关法律规定后,“小偷”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将“文物”归还,“我知道错了。这个‘文物’还给博物馆,对不起,我以后再也不会这样了!”
法官在现场提示大家,“保护文物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希望大家从自己做起,不随意触摸或损坏文物,也向身边的亲朋好友宣传文物保护的知识,成为文物保护的小小宣传员好不好?”
“好!”同学们大声应和着法官,也将保护文物牢记心间。
打卡模拟法庭 一场“零距离”的庭审体验
“原告思思诉被告小杰、小杰爸爸、小杰妈妈以及学校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纠纷案,现在开庭。”
随着法槌敲响,法院博物馆模拟法庭变身严肃的“庭审现场”。同学们有的穿上法袍,坐在审判席,有的化身书记员、原告、被告,在这里,即将模拟一起中学生搞“抽凳子”恶作剧致同学重伤的庭审过程。
模拟法庭变身严肃的“庭审现场”。
“小杰的行为是故意为之,所以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小杰父母作为监护人需要对未成年人的侵权行为承担共同的赔偿责任。学校虽然有学生守则,但未能有效防止此类事件发生,也应当担责。”
“小杰就是个孩子,他就是跟思思玩闹一下,主观是没有恶意的,最主要的还是学校没有尽到看管的责任!”
“我们学校事前多次进行了安全教育,在事情发生之后已经做到极速响应,第一时间送至学校医务室并通知了家长,我们学校已经尽到了管理和教育的职责。”
庭审氛围激烈紧张,从法庭调查、举证质证、法庭辩论到当庭宣判,这场模拟庭审环环相扣,生动演绎了一起涉及校园安全典型民事案例审理全过程。同学们身临其境,法庭的威严与神圣在这场模拟庭审中具象化。
模拟法庭旁听的同学们。
案例是最好的教科书。“学校的安全规则都是积累了实践经验教训后制定的,每一个规则背后都有它的道理。分享案例,就是希望同学们多学多看,这样就会知道不当行为可能导致什么后果,自己和家人将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法官在庭审后的普法课堂中分享真实案例,引导同学们熟知、遵守校园安全规则,增强法治观念。
陈思齐同学来自北京市第十一中学附属定安里小学,模拟法庭结束后,扮演审判员的她意犹未尽,“这是我第一次穿上法袍,这种感觉很神圣,听了法官的讲解后,收获很大!我们也吸取了案例中的教训,以后更要遵守校园安全规则,保护好自己和同学。”
“小安同学”亮相 一次“科技感”十足的对话
“你好,小安!”
“您好,有什么能帮助你的吗?”
在少年法庭成立40周年成就展厅,人机交互AI数字人“小安同学”亮相,一段充满“科技感”的人工智能对话引来同学们的驻足围观。
“小安同学”在法院博物馆亮相。
“小安同学”是谁?同学们为何会向它发出提问?
据了解,“小安同学”是门头沟法院为未成年人法治安全教育量身定制的AI数字人,打破了以往定时定点的普法宣传教育模式,为未成年人提供7×24全天候线上智能法治安全教育,是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拓展至司法领域的探索实践。
“宪法第一条是什么?”
“我国宪法第一条规定……”
作为虚拟法治形象“小安同学”的原型之一,北京市门头沟区妙峰山民族学校的罗晨曦同学在参观活动的现场为大家演示起了“小安同学”的答疑功能。
“不仅有日常的法律问题,‘小安同学’平常放置在学校的少年会客厅,一些同学较为隐秘的问题也能得到解答,比如爸爸妈妈离婚了怎么办,遇到校园欺凌时该怎么做,‘小安同学’不受时空限制,这种形式的对话也很受同学们的欢迎!”妙峰山民族学校的老师杜海宇告诉记者。
守护“少年的你” 一颗法治的种子播撒心间
2024年12月4日是第十一个“国家宪法日”,今年也是人民法院少年法庭成立40周年。宪法保护着每一位公民,少年审判工作也一直在未成年人保护的道路上守护着每一个“少年的你”。
讲解员带领同学们诵读宪法相关知识。
“1982年宪法在根本原则上确立了法治精神,明确规定全国各族人民和一切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任何组织或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一声声诵读中,参观临近尾声,同学们热情不减。在宪法知识互动问答环节,大家纷纷把自己的手举过头顶抢答。通过讲解员和法官细致入微、声情并茂的讲解,大家对于宪法基本内容、文物保护、未成年人不同年龄阶段的权利义务和行为边界都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
活动现场,同学们热情高涨。
“用讲故事的方式激发同学们对法律的兴趣,通过案例引导他们去思考,树立起法治思维,让更多的人从法律知识中受益。”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少年法庭)副庭长罗兰是本次参观活动的普法法官,谈及未成年人互动普法效果的期许,她说:“让孩子们能够真正知法于心、守法于行、用法于需,让法律像插上翅膀一样飞进千家万户。”
留言墙上,一位参观的同学写下自己的感想。
法院博物馆的出口处,有一面墙上密密麻麻贴满了观后留言,一位同学在参观后也默默写下了自己的感想,“公理之下,正义不朽……于祖国、于社会、于自己,做好应做之事。”
相信在这次充满互动的普法参观后,一颗法治的种子已然播撒在同学们的心间,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来源: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
记者:李璇 | 视频:孟祥宇 | 摄影:尚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