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季羡林的《清华园日记》,才知道大师可以这样自私

网络天马行 2024-02-09 15:15:59

我读季羡林大师的《清华园日记》,感叹的不是”我只希望,能多日几个女人,和各地方的女人接触”,这是性情中人的率真词语,虽然惊叹但不反感。

我最惊叹的却是季羡林大师在学校期间的收入和支出。按季大师描述:

季羡林大师的《清华园日记》

当时全中国的经济形势是南方富而山东(也包括北方其他省份)穷。专就山东论,是东部富而西部穷。我们县在山东西部又是最穷的县,我们村在穷县中是最穷的村,而我们家在全村中又是最穷的家。

然而,在”最穷的村中最穷的家“长大的孩子,读书期间的开支可以让我叹为观止。

季羡林大师读清华大学是拿山东教育厅津贴的,看他的日记记录,每年都有大洋50元的津贴。不要以为五十元是小数目,主席当年在北大做图书管理员,每月只有8元,不但要吃饭,还有租房子是大头。

据史料分析,那时候北京“四口之家,每月十二元伙食费,足可维持小康水平”。山东教育厅给季大师的津贴,应该是按每月4月给的。季大师是清华学生,学校有宿舍,不用租房子。即使仅靠津贴,他过的日子也绝对比主席当年要好。

季大师的收入除了津贴之后,还有时不时有稿费。仅日记中有记录的,1932年就有十几元。后面两年的数目不太清晰,貌似也不低。

按理说,季大师仅凭津贴和稿费,已经可以过不错的生活,但是他还一个劲地向他叔叔(角色相当于养父)要钱。32年记录要50元,33年记录一次要40元,一次要20元。34年季大师由于母亲去世,日记缺少厉害,没有向家里要钱的记录。不过季大师快毕业了,他婶母让他快点找工作,他倒有记录,而且很不开心。

季羡林大师记录婶母要他早点找工作

季大师的叔叔并非有钱人,不但要供季大师读书,还要养季大师的老婆孩子。

大师记录向他要钱的经过:

今天接到叔父的信,说,婶母的意思诸事宜从〈俭〉,附注说:“此汝自招之也。”我看了,真有说不出的难过。

季羡林大师向叔叔要钱

甚至,大师的婶母为此生病。当然,大师不承认是他个人的原因。

季羡林大师记录婶母病了

季大师乃一学生,为什么花这么多钱呢?

第一,买书。看他的记录,经常买一本就是几元甚至十几元的书。1932年10月20日还记录“我自己作了个预算,今学年买书费不得超过五十元了”。好学是好事,但大学图书馆的书这么多,非得自己买,总让人看了不是滋味。

第二,貌似大师的生活消费也不低,经常聚餐。进了一次城,仅车费就花了一元,估计是打了出租车。清华园离城里也就是十几公里,老毛当年在北大做图书馆员时,要进城说不定靠11路就搞定,顶多也就是去借一辆自行车,哪里会花一元车费呢?

季羡林大师记录进城

季大师毕业时,还到上海、杭州等地旅游了一次。这在那个年代是非常先进的了。须知我是九十年代中后期在上海读的大学,读书期间都没有去北京旅游过。但也因为如此,季大师的钱怎样都不够花。

季羡林大师曾写过一篇散文《一条老狗》,情真意切地怀念他那已经去世的母亲在他读大学时在老家农村“孤苦伶仃,形单影只,而且又缺吃少喝”,然而他不知道,只要他每个月省下两块大洋给他在农村的母亲,他母亲就可以好吃好喝了。不过就算季大师懂得这道理,不知道他是否愿意去做?

季大师的名著《牛棚杂忆》

0 阅读:392
评论列表
  • 2024-02-20 11:46

    文人在任何时代都是最自私的

  • 2024-02-22 19:29

    对国家发展有多大贡献?

    无影侠医 回复:
    没啥贡献[点踩]
  • 2024-02-24 13:48

    所以死前千万要把日记烧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