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有四千年历史中国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故称‘夏’

凡霜谈过去的历史时光 2024-10-07 08:42:34
汉服有四千多年的历史 中国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有礼仪之大故称‘夏’ 华丽的汉服是中华“衣冠上国 礼仪之邦 锦绣中华”的体现

汉服的历史大约有4000年。根据《史记》等古籍记载,华夏衣裳为黄帝所制,而根据考古实物,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华夏先祖已经懂得了纺织。黄帝的妻子嫘祖是第一个种桑树养蚕、利用蚕丝“抽丝编绢”的人,所以黄帝制衣裳这件事,实行的人是嫘祖。虽然黄帝是华夏人文的始祖,但真正意义上的汉服出现,应该是在殷商时期。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这句话出自唐朝初十八学士之一、孔子32代孙、经学家、大儒、易学家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这是“华夏”一词的一种说法来源。中国自古有衣冠上国之称,有一套完备的服饰礼仪系统,而到今天,它有一个通称,叫汉服。

中华服饰见证了华夏文明的传承与更替,“服章之美”在于纷繁华美、绚丽多彩。

香港翡翠台2012年出品的宋朝宫廷斗争剧

《造王者》太子妃德妃造型

华丽的宋朝汉服,凸显女子贤淑,宛若仙女

礼与服饰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符号,更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礼与服饰的关系,是在礼统摄下的礼与服饰的关系,其中,礼规定服饰,服饰对礼具有反作用,二者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礼是一个文化概念,广义的“礼”,包括物质文化层面(礼器)、制度文化层面(礼制)和精神文化层面(礼义),与之相对应的礼与服饰的关系亦可分解为三个层面:作为礼器的服饰、关于服饰的礼仪制度、服饰和服饰礼仪制度背后所体现的文化精神,三者共同指向一个核心问题——社会秩序的建构和生活方式的维系。

中国被誉为“衣冠王国”,数千年来中华服饰文化的发展折射出古代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发展轨迹,并以其独特的审美存在勾勒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生活图景。不同朝代的不同时期,都在时间的长廊里留下属于自己的或深或浅的印记。

汉服是什么

汉服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又称汉衣冠、汉装、华服,是从黄帝即位到公元17世纪中叶(明末清初),在汉族的主要居住区,以“华夏-汉”文化为背景和主导思想,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汉民族风貌性格,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装和配饰体系,是中国“衣冠上国”、“礼仪之邦”、“锦绣中华”、赛里斯国的体现。 与汉人一词类似,汉服中的“汉”字的词义外延亦存在着由汉朝扩大为整个民族指称的过程。如《马王堆三号墓遣册》关于“汉服”最早的记载:“简四四‘美人四人,其二人楚服,二人汉服’”中的“汉服”是指汉朝的服饰礼仪制度,即《周礼》《仪礼》《礼记》里的冠服体系;而成书于唐朝的《蛮书》的记载:“初袭汉服,后稍参诸戎风俗,迄今但朝霞缠头,其余无异”中的“汉服”指的则是汉人的服饰礼仪制度。

翡翠台制作的宋朝宫廷斗争剧《造王者》

太子妃德妃造型

华丽的宋朝汉服,凸显女子贤淑,宛若仙女

汉服“始于黄帝,备于尧舜”,源自黄帝制冕服。定型于周朝,并通过汉朝依据四书五经形成完备的冠服体系,成为神道设教的一部分。因此后来各个华夏朝代均宗周法汉以继承汉衣冠为国家大事,于是有了二十四史中的舆服志。“黄帝、尧、舜垂衣裳而治天下,益取自乾坤”,是讲上衣下裳的形制是取天意而定,是神圣的。汉服还通过华夏法系影响了整个汉文化圈,亚洲各国的部分民族如日本、朝鲜、越南、蒙古、不丹等等服饰均具有或借鉴汉服特征。汉服的优美还体现在其与女子气质的完美结合上。汉服的端庄大方,与女性的温柔贤淑贤惠相得益彰。她们的一举一动,都透露出一种从容不迫的气质,一种超凡脱俗的韵味。这种气质,是现代服饰难以比拟的。汉服,不仅仅是一种服饰,更是一种文化的载体。它让女生在穿着的同时,也能感受到那份来自古代的优雅与端庄。

瑶溪大族 宋太祖三弟秦王裔光荣军属赵族搜编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