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危机事件中,情况通报能否代替新闻报道?

东南大哥 2024-11-21 19:48:17

最近一段时间,全国范围内发生了多起突发危机事件。高层作出重要指示,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深刻汲取教训、举一反三,加强风险源头防控,及时化解矛盾纠纷,严防发生极端案件,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

这些事件发生后,相关部门都会第一时间发布情况通报,从陈述事实、回应关切和表明态度三个方面向全社会公布情况,这无疑极大厘清了真相,制止了谣言的传播。但与此同时,我们发现,很多事件往往止于情况通报,再没有了下文,鲜见有主流媒体继续跟进。那么,情况通报能否代替新闻报道,媒体缺位会产生哪些影响呢?

01

突发危机事件缺乏后续报道

笔者统计了今年年初到11月20日的微博平台“新京报”和“新浪热点”两个账号发布的所有官方情况通报,共计405条。其中汽车撞人造成伤亡的11起,非驾车恶性伤人事件37起,涉及未成年人的14起。

对这些重大刑事案件统计发现,嫌犯绝大多数为男性,年龄为19至74岁之间。其中51岁至60岁人数最多,达到17人。

而未成年人事件中,发生在中学的最多,达到11起。

那么在以上事件中,我们追溯发现,当地在情况通报发出后,很少有媒体做进一步跟进报道,当然也就缺乏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动机分析。如果能够充分了解此类事件背后的原因,将有助于预防恶性事件的发生。

02

为什么主流媒体鲜有跟进

危机事件往往具有突发性、紧急性、高度不确定性等特征,这些特征使得危机事件在短时间内迅速吸引公众的注意力。而媒体报道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能够迅速将危机事件的相关信息传递给公众,使其及时了解事件的进展和后果。

事实上,官方的情况通报某种程度上起到了这一作用。但情况通报毕竟不同于媒体报道,缺乏信息的广泛性、全面性和持续性,政府工作人员也并非媒体记者,很难继续挖掘出事件背后的风险点和矛盾点。

那么本该持续跟进的主流媒体此时缺位,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一是需要花更长时间调查采访。一件重大的危机事件背后,往往有着非常复杂的人际脉络和矛盾冲突。要想搞清楚来龙去脉,就需要记者沉下身子,去采访所有当事方、家属、第三方、专业人士等。可能一个线索会引出新的线索,因此后续的详细报道可能需要更多时间和资源来准备,导致报道出现一定时间的滞后。

二是很多媒体更加审慎。在危机事件中,媒体报道需要遵循客观、公正、全面、准确的原则。为了避免误导公众或造成不必要的恐慌,媒体可能会在选择报道内容和时机上更加审慎。因此,在官方情况通报后,媒体可能需要更多时间来核实信息、进行深入调查和采访,以确保报道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三是大众关注点转移。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新的热点事件的出现,公众对于已发生事件的关注度可能会逐渐降低。因此一些媒体考虑到播放量和阅读数,就会减少对后续报道的投入。这主要是从媒体自身的利益出发。

四是相关部门要求。在某些情况下,相关部门会出于维护社会稳定、保护个人隐私或避免引发恐慌等考虑,对危机事件的后续信息进行一定的管控。这可能导致媒体的后续报道受到限制。

03

媒体要做社会稳定的压舱石

在突发危机事件中,主流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和公众认知的引导者,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为了有效降低群众恐慌并防止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主流媒体可以通过深入调查、采访目击者和专家等方式,为公众提供更全面、深入的事件解读,帮助公众理解事件的背景、原因和后果,真正起到社会稳定压舱石的作用。

一是及时准确全面地传递信息。媒体应在危机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进行报道,确保公众能够及时了解事件的基本情况、进展和政府的应对措施。

在报道过程中,媒体应严格核实信息的来源和准确性,避免传播不实信息或谣言,从而引发不必要的恐慌和误解。

除了传递基本信息外,媒体还应深入挖掘事件的背景、原因和影响,为公众提供全面、深入的了解。

二是引导公众理性应对。媒体应保持客观、公正的立场,避免过度渲染或夸大事实,以免加剧公众的恐慌情绪。

在报道中,媒体可以邀请专家或相关人员为公众提供应对危机的建议和指导,帮助公众正确理解和应对。

通过选择和呈现事实,媒体可以引导公众舆论向积极、理性的方向发展,减少负面情绪的扩散。

三是加强舆论监督与反思。媒体应关注相关部门在危机应对中的表现,确保其及时、有效地应对危机,保护公众利益。

对于危机事件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和漏洞,媒体应积极指出,推动相关部门进行整改和完善。

在危机事件消退期,媒体应组织专家和社会各界进行反思和总结,探讨如何更有效地应对类似事件,防止其再次发生。

主流媒体在突发危机事件中应发挥信息预警机制和社会自然调节机制,协助相关部门加强风险源头防控,及时化解矛盾纠纷,有效降低群众恐慌并防止危机事件的再次发生。

1 阅读: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