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出来争夺天下的绝大多数英雄,在初期时往往表现得英明神武、个性鲜明,但一旦稍有成绩,就暴露出各种缺点来,这种“实力膨胀后的自我迷失”现象非常普遍。
如果对群雄进行前后比较,其中反差最大的,莫过于河北的公孙瓒了。
公孙瓒,开局时是一个饱读诗书、忠义无双且威震塞外的白马将军,公元193年最威风时,东汉朝廷“拜瓒前将军,封易侯,假节督幽、并、青、冀”,当时只有袁绍、袁术能与之相比,曹操当时才刚刚建立青州军,离“挟天子以令诸侯”还有三年时间呢。
但仅过了不到六年,公孙瓒就被袁绍打得点火自焚,在自己所筑的孤城中,如同烤猪一般任人宰割,和前期如主角般的表现相比,简直判若两人,真是“开局猛如虎,下线如烤猪”啊!
一、英俊聪慧,跟随名师读书,忠义护主,作战勇猛,全身都散发着主角光环
公孙瓒相貌英俊,年轻时就跟着卢植、刘宽这样的海内大儒兼汉室名臣读书,跟当时的名将傅燮、魏杰以及后来的雄主刘备都是同学。
公孙瓒曾经的上级刘基因事被羁押到洛阳,一路上公孙瓒乔装改扮,始终跟随在刘基的槛车旁护送,很多人因此都称赞他的忠义。
188年,公孙瓒奉命讨伐张举、张纯和乌桓联合的叛军。史载:
每闻有警,瓒辄厉色愤怒,如赴仇敌,望尘奔逐,或继之以夜战。虏识瓒声,惮其勇,莫敢抗犯。 瓒常与善射之士数十人,皆乘白马,以为左右翼,自号“白马义从”。乌桓更相告语,避白马长史。
公孙瓒一听到有敌情,就会立刻出兵,而且像对待仇人一般,没完没了地追杀叛军。他身边的几十名卫士都喜欢骑白马,称为“白马义从”,乌桓军见到这群白马就赶紧躲避。
191年,公孙瓒半渡而击,大破青州黄巾军,威名天下皆知。被公孙瓒打散的这伙青州黄巾军,后来被曹操收编,成为曹操真正兴起的主要力量。
193年,公孙瓒打败刘虞,其事业达到巅峰,督管幽、并、青、冀四州。东汉末年总共才十三个州,公孙瓒宛然如时代的主角一般了。
然而,巅峰与危机在公孙瓒身上,只不过是一件事物的两面而已。
二、袁绍手下大将麴义,是公孙瓒的头号克星
191年以前,公孙瓒在河北基本是横着走,无人能与之争锋,直到碰上了袁绍手下的大将麴义。
《三国演义》中有很多历史上的牛人被严重弱化,麴义在小说中战不数合就被赵云挑了,但正史中的麴义,绝对是袁绍手下第一大将。
191年公孙瓒打袁绍时,袁绍开始是非常害怕的,甚至把渤海郡太守的位子让给了公孙瓒的堂弟公孙范,以此来讨好。但公孙瓒压根儿不鸟袁绍,继续进攻袁绍,双方在界桥对峙。史载:
绍先令麴义领精兵八百,强弩千张,以为前登。瓒轻其兵少,纵骑腾之,义兵伏楯下,一时同发,瓒军大败,斩其所置冀州刺史严纲,获甲首千余级。麴义追至界桥,瓒敛兵还战,义复破之,遂到瓒营,拔其牙门,余众皆走。
麴义以800弩兵,大破公孙瓒的10000骑兵和20000步兵,堪称一绝。
公孙瓒收拾残兵反攻时,本来有机会活捉袁绍的,没想到袁绍突然奋起,战斗力爆棚,扔掉头盔,嗷嗷叫着奔着公孙瓒拼命去了。公孙瓒最终大败。
界桥一战,把曾经纵横河北和塞外的公孙瓒打得一度失去自信,留下了大面积的心理阴影。
195年,又是这个麴义,联合多方力量,在鲍丘再次重创了公孙瓒,直接把公孙瓒打得缩在自己修建的小碉堡中,再也不出来了。
三、最不该逼走的义士田畴
从忠心耿耿的“白马义从”看,公孙瓒带兵御将的本事还是很厉害的,他手下也确实有很多好使的大将。但最可惜的还是被公孙瓒逼走的田畴。
在界桥大战之后,袁绍的另一路人马在青州向公孙瓒发起猛攻,公孙瓒这边的统帅就是田畴。在田畴的指挥下,袁绍打了两年,青州周围的草木都给打得光秃秃的,愣是没前进一步。
193年,田畴因为哭祭老领导刘虞(也是公孙瓒的领导),而被公孙瓒收押。后来,公孙瓒考虑到田畴是个义士,也没杀他,就让他回家了。
田畴是个什么水平的人才呢?
他从公孙瓒那里回家归隐后,竟然在徐无山一带建了一个多达5000多户人家的世外桃源!在那个乱世,田畴能保得这一小块方土安宁祥和,多方诸侯来拉拢他,他都不鸟,只是在207年时短暂出山,帮曹操平定了乌桓。
有意思的是,当年田畴在青州力拒袁绍时,他的手下里,还藏着一员无论在正史、还是在演义中都是顶级王炸的大将,就是赵云。
公孙瓒在199年被袁绍围剿自焚的时候,赵云因为兄长去世,正在家乡守坟呢。不然的话,如果子龙一杆枪在公孙瓒身边,不知能否突破重围,再给公孙瓒续上几年命呢?
当然,导致公孙瓒快速陨落最重要的两个原因,一是不该杀了他的老领导,那个在当时北方最得民心的刘虞,从而遭到诸多势力的抛弃和围攻;二是自身过于奢靡,在和袁绍打仗不顺利后,竟然把自己锁在孤城高楼之中,坐等天下大势自行变化,如同一只进入了烤箱中的烤猪,就等着啥时火候到了就出锅了。
这里只写麴义、田畴这样的历史小人物,以及零星的事件碎片,其实更有滋味和趣味。
于真相之中,引发无限想象,正是读史的一大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