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059年,包拯六十大寿,家中上下张灯结彩,宴席上的亲朋宾客齐聚一堂。然而,席间的包拯却少有笑颜。身为朝中清正廉洁、刚正不阿的名臣,他一生惩恶扬善,名扬天下,但他心中却始终有一道无法弥合的伤口——丧子之痛。儿子包繶和孙子包文辅相继离世,这让他在寿宴上不禁感慨:“年少立志为国,如今老来却无后继之人,真是无比凄凉。”
众人听到这番话,都默然无语。就在此时,包拯的儿媳崔氏突然上前,跪伏在他面前,轻声说道:“公公,您不必如此悲伤,您其实还有一个儿子。”众人一时愕然,包拯也难掩震惊,崔氏究竟说的是什么?这突然出现的儿子又是谁?
包拯的早年立志
包拯在二十三岁那年,已然是一个名声在外的青年才俊。家乡有一位豪富之人,经常举办盛大的宴会,席间常聚集了许多地方显贵与英俊才子。这位豪富人家,富有而又热衷于结交有为的年轻人,对包拯的才华和声望颇为赞赏,因此发出了邀请。
李某作为包拯的同学,一听到这个消息便兴奋不已。他立刻去找包拯,满脸期待地说:“包兄,这是个难得的机会,我们可以见识一下大户人家的排场,说不定还能结交几位有益的朋友。”
包拯的反应出人意料。他没有因为被豪富家族邀请而感到荣耀,反而显得有些严肃。他缓缓开口:“彼富人也,吾徒异日或守乡郡,今妄与之交,岂不为他日累乎。”
这番话让李某有些不解,甚至觉得有些过于拘泥。在他看来,与富有的家族建立联系,无论如何都是一件好事,至少在物质上可以得到不少帮助。
包拯见状,进一步解释道:“今日若轻易与豪富交好,明日若官至乡郡,必然有求于我。到那时,若因旧日之交而不能公正执法,岂不贻笑大方,误了公事?”
包拯的这一决断,在当地迅速传开,许多人都对他能拒绝豪富的诱惑表示赞许,认为他是真正的清官料,有着不同于常人的正直和决断力。
官场初展锋芒
在皇祐二年(1050年),包拯的政治生涯迎来了重要的转折点。他被授予天章阁待制、知谏院的职位。天章阁待制,作为皇帝顾问团的一员,让他有机会直接参与到朝政的核心决策中,而知谏院的职责则使他担负起监察国家政务、直言进谏的重任。
包拯在职位上没多久,便开始了他的改革和批评活动。他上疏指出了朝中一些权贵和得宠大臣的问题,明确指出这些官员如何滥用职权、追逐私利,严重影响了朝政的公正和效率。
更为罕见的是,包拯还向皇帝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请求——免去所有由内廷施予的曲意恩赐。包拯认为,这些恩赐往往使官员产生依赖,从而在决策时偏离正道,影响其执行公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
除此之外,包拯还提交了包含七项建议的疏章,这些建议涵盖了当时朝政的多个方面。其中包括废除一些苛刻不宽厚的政策,他还建议正刑法明禁令,以确保法律的严肃性和公正性,同时避免因小过而施以重刑,影响法律的威严和公信力。
包拯对于投机得官的现象也提出了严厉的批评和整改建议,他认为政府官员的选拔应当基于其能力和德行,而非侥幸或关系网。这些行动和主张虽然使包拯在朝中受到了一些反对和阻力,但也赢得了不少赞赏和支持,尤其是那些也希望看到国家政治清明、法治公正的朝臣和百姓。
家庭的忧患与支持
包拯在仕途上虽取得了显赫的成就,但他的私生活却历经了不少波折与苦痛。包拯的儿子包繶年轻时便与淮阳崔氏成婚,崔氏出身名门,家族中人才辈出,尤其是崔氏的外祖父吕蒙正,曾三度担任宰相,堪称一代贤臣。
婚后不久,包拯一家本以为这是包繶步入仕途的良好开端,然而命运却并不顺遂。在包繶还未进入官场、施展抱负之前,他便突发重病。起初,家人四处寻医,尽力治疗,期望包繶能够康复,然而病情却不见好转。最终,包繶病逝,年纪尚轻。
包拯的孙子包文辅在包繶去世后,成为家中寄托希望的唯一后代。包拯对这个孙子抱有极大的期望,希望他能健康成长,继承包家的名望与志向。
在包拯的安排下,包文辅得到了精心的照顾和教育。作为家族唯一的男性继承人,文辅自小便受到严格的家教,包拯经常在繁忙的公务之余抽出时间关心他的学习与成长。全家人都希望文辅能够承载包家的未来。然而,命运再次作弄了包拯。在包文辅四岁那年,这个充满希望的孩子突然生病,尽管家人尽全力医治,仍未能挽回他的生命。
包文辅的夭折,令包家再一次陷入深深的悲痛之中。包拯原本寄望文辅能够成为包家未来的支柱,但如今所有的希望都化为了泡影。
六十大寿的欢庆与哀愁
公元1059年,包拯步入六十岁,包拯的儿媳崔氏早早开始为寿宴做准备。崔氏一边监督布置,一边还要提醒众人,包拯不喜奢华,凡是过于隆重的礼物一律不能收。她细心过目了每一件礼品,有些过于贵重的银钱被退还,金玉之物也被小心地推辞。
宴会中,包拯面对满桌佳肴,心情却有些沉重。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儿子包繶和孙子包文辅早已不在,这让他感慨万千。他端起酒杯,仰头饮下,喃喃自语道:“一生致力于惩奸除恶,年少时立志效法尧舜,如今却无后而终,真是寒凉之至。”
此时,站在一旁的崔氏听到了包拯的感叹,见他神色黯然,心中思量片刻,便走上前来,低声说道:“公公,其实您不必为此过于忧心,您还有一个幼子,或许您尚不知情。”
包拯闻言,微微一怔,转头看向崔氏,似乎对这话感到意外。崔氏见他有些惊讶,便继续说道:“孙氏,董氏的陪嫁丫鬟,原本负责照顾董氏,后来成为了公公的妾室。去年的时候,孙氏因故被您逐回了娘家,但那时她已怀有您的骨肉。”
包拯听后不禁皱起了眉头,周围的亲戚也都停下了交谈,纷纷看向崔氏。原来,孙氏被赶回娘家时,包拯并未察觉她已经有了身孕。崔氏说完后,随即唤来了家中的婢女,不一会儿,一个白皙可爱的婴儿被婢女抱了过来,递到了包拯面前。
这个孩子尚未满周岁,白净的脸蛋上露出天真的笑容,见到包拯一点也不害怕,反而咯咯地笑着伸出小手,逢人便笑。包拯看到这个孩子,一时无言,婢女小心翼翼地将孩子递到他的怀中,孩子在包拯的怀里显得非常安稳,四周的亲友也都松了一口气,纷纷道贺。
崔氏站在一旁,微笑着解释道:“公公,这孩子是您的骨肉,孙氏虽然已经离府,但她还是将孩子生下并抚养着。如今,公公您并非无后,此子正是包家的未来。”
包拯低头看着怀中的婴儿,孩子不认生,眼睛晶亮,不时地发出笑声,显得十分讨喜。宴会上的气氛一下子变得轻松起来,原本沉重的寿宴因为这个孩子的出现而添了几分生气。
生命的暮年与意外的惊喜
包拯虽然一向以严厉和公正著称,但在这个年幼的孩子面前,他也展现了少有的慈爱。每次闲暇时,包拯都会让婢女将孩子抱来,坐在他的膝上,轻声逗弄。孩子的白皙脸庞总是挂着笑容,天真无邪,给整个家宅带来了无尽的欢乐。
在包拯年满六十四岁时,虽然他依旧坚守在朝廷中,履行职责,但身体状况已大不如前。1062年,他在枢密院办公时突然病倒,朝廷中的同僚和部下们都为此感到忧心不已。皇帝也多次派遣太医前来诊治,然而包拯的病情来得突然,发展迅速,太医们束手无策,药石无效。
同年五月,包拯的病情进一步恶化。崔氏和家中的下人们忙前忙后,想尽办法照顾他,但包拯的身体逐渐虚弱下去。尽管如此,他依然保持着一贯的坚毅与冷静,未曾对病痛发出过任何抱怨。家人们围绕在他的床前,尤其是那个幼子,仍不明白即将发生的一切,依然笑嘻嘻地爬到包拯身边,用小手拉扯着他的衣袖。包拯看着这个幼子,眼中似乎含着一丝温情,抚摸着孩子的头顶,久久没有放手。
五月二十四日,包拯在病榻上安然离世,终年六十四岁。这个消息迅速传遍了朝廷内外,举国为之哀悼。包拯一生清正廉洁、刚正不阿的形象早已深深植入民心,他的去世让朝野上下感到极大的震撼和惋惜。仁宗皇帝得知这一消息后,深感痛惜,特意亲临包拯的灵堂,亲自吊唁,以示对这位忠臣的敬重。
仁宗为包拯辍朝一日,暂停朝政事务,以表示哀悼,还追赠他礼部尚书的官职,谥号“孝肃”。包拯去世后,家中沉浸在深深的悲痛之中。崔氏作为包拯家族的支柱,继续承担起照顾幼子的责任,尽心尽力将孩子抚养长大。
参考资料:[1]轩艳青.包拯孝道思想浅析[J].肇庆学院学报,2024,45(4):69-73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