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年间,蜀汉丞相诸葛亮正在北伐途中,他听到了在荆州时期一同生活的两位旧友石韬和徐庶的消息。
石韬官至郡守、典农校尉,徐庶则做过右中郎将、御史中丞,在蜀汉位高权重的诸葛丞相摇头叹道:“以石韬、徐庶二人的才干,也没有得到重用,魏国真是人才济济啊!”于是诸葛亮有了策反二人的计划。当然,后来没有成功。
郡守、典农校尉,俸禄二千石,职权略同于太守,乃是掌握实权的地方大员;御史中丞为御史台的长官,俸禄千石,也并不是什么小官,而是监督、弹劾百官的重要职位,司马懿也做过御史中丞,若说石韬、徐庶没有受到重用,似乎有点说不过去,但为什么诸葛亮有此感叹呢?
黄初、太和时期,严格来说是魏晋南北朝的开端,汉献帝禅让皇位给曹丕应该是古代政权无缝接轨的代表,所以政府制度上官员的品秩大致上维持原定。
星爷电影《九品芝麻官》耳熟能详,重播千遍,传颂千古。这“品”就是代表官位的等级,古称“品秩”。
“秩”在汉朝的意思是“官俸多寡的排名”,以现在人力资源的观点,薪水这件事应该是互相保密的,但是在汉朝官员的薪水是台面上的事情,东汉朝中最高薪水是万石,是三公的等级。
三公是大司徒,又称丞相,掌控行政权;大司空又称御史大夫,掌控司法、监察;大司马,古称太尉,负责军事,再下来的官职有九卿等等,品秩从秩两千石、两千石、比两千石等。三公等级的官员可以开府。
“府”就是独立的办公室,办公室中又另有自己的职务编制、卫队,“府”又称“幕府”、“辕门”、“行辕”,幕僚有丞、中尉、长史、参军、司马、主簿、判官等令丞的编制。所以后人可以从历史人物的职称中看出他是地方官、中央官还是在私人机构任职。
诸葛亮评论的两个老朋友在魏“不受重用?”,是真的“不受重用”吗?
汉朝避免东周的诸侯壮大,与秦朝过度的中央集权的历史重演,采行郡县治的地方分权制度,石韬任郡守,又称太守,东汉后虽另设刺史,后由州牧代替,可郡守依旧是地方二级官员,俸禄秩两千石,相当于九卿(部长)的品秩;曹操年轻时就曾经担任过渤海郡守。
徐庶,黄初时任右中郎将、御史中丞。右中郎将相当于现代皇帝的副侍卫长;御史中丞相当于最高检察院院长。这两个职务是中央级的政府官员,品秩分别是比两千石与秩千石。
尤其以右中郎将来说,它是属于禁卫军系统九卿之一光禄勋的二级单位,负责保护皇帝的人身安全,分别与左中郎将、五官中郎将(曹丕曾经任此职)轮流负责戒备。
中郎将可以办“署”,就是有自己的秘书室,麾下有幕僚右署中郎(比六百石)、右署侍郎(比四百石)、右署郎中(比三百石);御史中丞是三公大司空(御史大夫)的副座,曹魏时期又称“宫正”,顾名思义就是政风单位的头子。
曹操本身以清廉出生,年轻时以孝廉被推荐到中央,通过军系的大佬何进提拔进入军队。所以他“爱才”且“廉洁”。曹操打破儒家“厚葬”的传统,要求曹氏族人必须遵守“薄葬”的遗愿,而且不可以殉葬,守丧三年改成三个月。在曹操的手底下,徐庶能以自身的品格与能力担任“宫正”及保护皇帝的职位,可以见得《三国演义》中说徐庶“终身不为曹魏献一计”,对于徐庶和曹操来说都是很大的讽刺。
就我所认识的“投曹者”来说,徐庶在《三国志》没有独立立传,反而《魏略》里面有详细的生平事迹,《魏略》提到:“徐庶,本名福,单家人。”《三国演义》里罗贯中把“单家人”的意思搞错了,误会为徐庶本姓单。
“单家人”是单亲家庭的意思,徐庶从小是由徐母独立抚养长大的,年轻时任侠仗义犯了罪,才改名为庶。演义里写到曹操抓了徐母,逼迫徐庶投曹的故事就是这样来的。罗贯中把徐庶主动投曹改编成“徐母被掳,徐庶忠孝不能两全”被动投曹,真的是太“演义”了。(魏略里有详细交代)。
有一点历史素养的人应该知道,东汉是未来将近一千年门阀政治的滥觞,一直到隋唐科举取士后才慢慢转移政治重心到寒门,真是一条漫漫长路,到唐末、五代门阀才彻底被打破,例如宋太祖赵匡胤就是行伍出身。
当时荆州世族以蔡家、蒯家为代表,在州牧刘表的身边就有主战派与主和派的声音,刘表当时选择观望。直到刘表过世,他的儿子刘琮继位才迫于世族的压力投降曹操,献出荆州政权。
当然曹操是北方政权代表又出生宦官世家,但是却打破地域观念重用荆州世族,以韩嵩为例。韩嵩,字德高,荆州义阳郡人。投曹后拜为大鸿胪(九卿之一)相当于现代外交部长,秩两千石,辖下有“行人”(主司出入境)、“译官”、“别火” 三令丞,位高权重。由此观之,石韬、徐庶这类荆州士族出生的寒门子弟愿意北上发展,选择投曹并不奇怪。
以现代角度来看,石韬、徐庶都算得上是做了大官,而且是位高权重的那种,他们当然没办法跟位居蜀汉三公之首的诸葛丞相相比,但却比当时的绝大部分人都得志。
曹丕篡汉后沿用尚书仆射,陈群建议的“九品中正制度”进一步巩固地域政治中既得利益的世族,寒门之士出人头地的空间被压缩得更稀少,如果没有荆州世族在中央保护,那些荆州出生的投曹者是很难有机会晋升的。
历史是一面镜子,它不能只从好恶、正统或道德片面地去批判,从古至今每个决策的当下或多或少都让我们彼此牵连。汉武伐匈奴,西罗马帝国间接受害,但是中欧今天多了一个美丽的匈牙利;唐太宗征突厥,欧亚交界多了一个神秘色彩的土耳其。历史也像骨牌,不断地推倒,然后又站起来。也许,有一天不再是萨伊德的《东方主义》,而是东方交汇西方文化上的水乳相容,从古一直影响到现在的你和我。
历史就是这么有趣。
(完)
推荐阅读:刘禅痛恨诸葛亮才屡次否决为其立庙的提议?阴谋论不可取
诸葛亮对马谡有不能描述感情,所以才那么宠幸他?
刘备为何要听从诸葛亮建议杀养子刘封?背后真相超残酷
徐庶:昔日同学不是卧龙、就是凤雏,再回头看看自己,还真是挺哀伤的
诸葛亮以严刑峻法治国,为何百姓毫无怨言?
石韬、徐庶,要是在蜀汉,就不止是比两千石了。所以诸葛亮慨叹魏的人才贮备太丰富了。 因此,蜀汉最终不是魏晋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