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郡王爱上甄嬛,看似是一见钟情,实则是各种因素促成的感情。甚至,如果没有甄嬛,多米诺断定,果郡王也会爱上其他嫔妃。
可以说,为了让果郡王爱上甄嬛设计了好多的偶遇,但多米诺觉得这些都不足以成为果郡王爱上甄嬛的理由。
难道在“昏暗”的船上,果郡王就真的能上演了“一眼万年”的戏码吗?
还是说命中注定,从倚梅园的“小像”开始果郡王就已经对甄嬛难以忘怀了?
可看了十年,多米诺也没看出剪纸的小像有什么特别之处。虽然剧中的人物,一会说像甄嬛,一会又说像浣碧,可多米诺觉得,其实说像谁都可以,哪怕是随便找个宫女。
又或者说,是果郡王被甄嬛的才情所吸引,可他身边并不缺才情过人的女子。
看来看去,多米诺越发觉得,十七爷这个人设,就是为了撬走四大爷的女人,哪怕那个人不是甄嬛。
首先,果郡王的爱情观深受雍正的影响。此剧刚开篇时,果郡王经常在干什么事情?
被雍正叫进宫中,或是下棋,或是谈天。
在雍正的眼中,十七弟就是个孩子,一幅名画就能让他提早跑进宫的孩子。
于是,两个人的谈话内容,在不知不觉中还包括了雍正后宫的那些女人们。四大爷也有男人的烦恼,只能向“哥们”倾述的烦恼。而这些烦恼中,自然包括女人。
在十七弟面前,四大爷不用像在皇后面前那样托大,也不用像在太后面前那么“乖巧”,更不用像在华妃面前那样担心,担心对方不知何时就醋意大发。
而在与皇帝哥哥的品头论足中,十七爷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婚恋观。
那就是“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
那么问题来了,雍正是个“花花公子”,十七爷怎么会学出这么个“爱情观”呢?
划重点:
四大爷虽然“花心”,心中却始终只有一个纯元。而这些宫中的女人,都只是他平衡前朝的工具或者“玩物”而已。
四哥对纯元的思念,果郡王是明白的。所以,他也想找一个如此牵挂的人也就不足为奇了。
四哥遭到的算计,果郡王也是清楚的。所以,没有找到喜欢的人,他宁愿一直不娶也就说得过去了。
而且,果郡王的母亲,也是深爱着先帝,先帝死后,便独自到寺庙出家的。
所以,果郡王“痴情”的婚恋观,便更加顺理成章了。
其次,果郡王一直在有意无意地参与后宫的事务。他早就已经从“听众”变成了后宫事务真正的参与者,这一点恐怕连果郡王自己都没有意识到。
可以说,从戏谑余氏的时候开始,果郡王就已经参与后宫的事务了。
大家都知道,余氏是窃取了甄嬛在倚梅院中的果实才当上答应的。
那果实是什么呢?
就是甄嬛吟诵的那首诗:
“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皇帝与余莺儿相认的时候,果郡王也正好在场。其实,果郡王早已经识破了余莺儿冒领成果的伎俩,却没有揭穿她,并戏虐地告诉余莺儿这是李白的诗。
其实,果郡王就是想看戏,看看这个连此诗句出自北宋朱敦儒《鹧鸪天》都不知道的女人,到底能走多远。
看看如此胆大妄为的女人到底是什么下场。
所以,过了一段时间,当皇帝闭门不见余莺儿的时候,十七爷还特意问了皇帝的感受。
皇帝的回答是:“也就那样儿。”
十七爷还戏谑地说了一句:“所以啊,相见不如怀念。”
由此看来,十七爷早就已经很关注皇帝的感情生活,并以此为乐趣,只是他还不自知而已。
最后,果郡王喜欢上甄嬛,多半也是因为皇帝。果郡王的身边不缺女人,前有果郡王亲自救下的叶澜依,后有痴情不改的三朝元老之女孟静娴。可以说,这两个人出现的时间,都要比甄嬛早。
是她们的魅力不够吗?
当然!
但并不是自身的魅力不够,只因为她们不是四大爷交口称赞的女人。
那被四大爷一直夸赞的女人又是谁呢?
先是纯元,纯元在世时,十七爷还小,恐怕对其只有仰视吧。
二就是甄嬛。
一来二去,风流倜傥的果郡王自然也对甄嬛充满了浓厚的兴趣。随即,再安排几次偶遇,又安排两人谈谈心,一切就变得水到渠成了。
可以说,是“好奇心”让果郡王喜欢上了甄嬛。
但无论如何,甄嬛是皇帝的宠妃之时,果郡王是不可能,也不敢有什么动作的。
这一点,从果郡王和老十九的谈话中就能证实,十七爷是一直在尽力隐藏自己的锋芒,来规避灾祸的。
而且,他不仅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虽然,果郡王心中一直惦念着甄嬛。
但当甄嬛被赶出宫,流落到安露寺的时候,果郡王心中的压抑之情便开始反弹。
有压迫就有反抗,感情也是如此。正因为有了前期的小心翼翼,才有了之后的不可抑制。
才成就了甄嬛和果郡王在凌云峰上“你侬我侬”的岁月。
如此说来,二人感情的升华,这功劳也来自于四大爷啊!
其实,如此才情的果郡王喜欢皇兄的女人,就像我们都会有意无意地找与父母相似的人作为伴侣一样。
就是一种潜意识地模仿。
其实,爱人不一定是很优秀的人,但一定是你以为很优秀的人。
而且,这种"优秀"的尺度,是在你心中早就划清楚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