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美学】美学评论家冯德祥论画家姚建广作品中的美学意境

逸苑雅趣谈统合 2024-05-13 15:37:15

画家个人艺术简介

姚建广,生于广东梅州。自幼酷爱艺术,1988年调入原籍河南从事美术宣传。

1996年参加中央美术学院人物高研班。师从姚有多,范增,黄均等诸先生。2007年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三届人物高研班。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水墨研究院院士,周口市书画院特聘院长,北京大品画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香港)副主席,职业画家。作品被国内外各大美术馆收藏,同时在全国重点学术性专业刊物发表。

获奖、参展经历(部分):

1999年《钟馗嫁妹》参加河南省文化厅主办的大展荣获二等奖;

2000年《紫气东来》获王铎全国书画大展金奖;

2004年《芙蓉国里尽朝辉》特邀为新郑国际机场贵宾厅创作;

2006年《柿子红了》入选中国美协国画作品展;

2007年《狮舞盛世》获中国美协举办的首届线描艺术展优秀作品奖;

2008年《赴巴扎》入选中国美协第三届西部大地情;

2008年《听雪》入选中国美协举办的翎毛走兽展;

2008年《甘南晨曦》获中国美协人物高研班优秀作品奖;

2008年《群贤雅居》为深圳国际机场贵宾厅创作;

2010年《东坡小像》获苏东坡全国书画大展优秀作品奖;

2011年《望丰年》获河南美协第二届人物画展优秀作品奖;

2012年《盛世欢歌》获中国美协主办的第三届线描艺术展优秀作品奖;

2012年《为了新中国》获北京文化艺术节优秀作品奖;

2013年《高原放歌》获河南美协第12届艺术展优秀作品奖;

后连续多幅作品获得河南美协人物优秀作品奖。

自古以来,中国书画之道,贵得天地人和的自然本真,笔力形质要透现出筋骨和气质,意象间要漾溢出自然的灵魂和蓬勃气韵,笔墨要透视出画家的品性和人文情操。

图片作者姚建广

画家姚建广对新时期的文化有新的理解。

在当今现代文化大融合时期,产生了:

艺术上中西文化的对焦,尤其在人物画上,如何将笔墨运行和赋予在人物的形像上,这是一个世纪性的难题,在中国写意画的发展上如果放弃笔墨就意味着放弃初心,客观上就是本未倒置,走向了事物的反面,所以不放弃笔墨,而又要使中国水墨融于人物形象上,就是画家从意而入笔,而笔随意动,意随笔在运行中变化而传神,这就是高手画家在人物画表现出来的意境与神韵。

图片作者姚建广

画家如何认识意与笔的关系,很重要。

所谓“意在笔先”,作画之前,画家对世界的总体看法,也就是画家的整体的美学观,早已凝聚胸中,是几十年对世界的整体认知的积淀。

图片作者姚建广

画家姚建广的作品,不仅有意境,更是神韵与中国画笔墨集造型,传意,流美于一体,是高度凝炼,浓缩的艺术手段,是多功能的复合载体。前人论画说“凡状物者,得其形不若得其势,得其势不若得其韵,得其韵不若得其性”。笔墨是表达人们思想情感的形而下的工具和手段。

也是画家姚建广心中意与境在它所表现出的笔情墨趣是形而上的,它既具独特的形式美感,又具人们情感追求的最高审美境界。一幅中国画的笔墨,要能在表现形,势,韵,性等诸方面都达到令人叹服的高度,才是充分发挥了笔墨的功能,才称得上是笔精墨妙。

图片作者姚建广

姚建广先生的画作,充满了浓重的色彩和夸张的造型,却又不失经典塑造的还原。他笔下人物生动活泼,诱发人对画作产生联想,浮现眼前的是一幕幕的故事。

图片作者姚建广

画家姚建广的人物画是典型的形神兼有的。

中国写意人物画的形神关系是人物画的一个独特内容。人物画中的“写形”实际上就是“写人”,“写人”实际上就是“写神”,“形”和“神”都是人物画的本体。晋代顾恺之在《魏晋胜流画赞》中写道:“凡生人亡有手揖眼视而前亡所对者,以形写神,而空其实对,荃生之用乘,传(神)之趋失矣。空其实对则大失,对而不正则小失,不可不察也。一像之明昧不若晤对之通神也。”

图片作者姚建广

画家姚建广在绘画学习中不断探索求新。

当今写意人物画当代变化过程是从文人画开始

文人画兴起,山水花鸟遂成为画坛主科,间或有少数人物画家出现,如梁楷、石涛、陈老莲、黄慎、任伯年等,他们以书法用笔和水墨设色为形式,可称作文人写意人物画,基本美学追求是“以书入画”和“书画同源”,在当时的中国画中不占主导地位,由于文人画的“不求形似,逸笔草草”,使历史上山水花鸟这两种受形限制较少的画科从一个颠峰到另一个颠峰,然而由于人物画受形神关系及相应的社会性内容的限制太多,不太适应文人画的“作画第一论笔墨”的形式要求和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所以,文人画家们便逐渐很少选择以人物作为画材,人物画的主体组成部分逐渐由民间画工的宗教绘画等所取代。而此对比山水花鸟来讲人物画的发展受到了相对的抑制。20世纪尤其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徐悲鸿、蒋兆和等老一辈画家引进西学,用西方的造型方法来强化中国画的造型,产生了一种新的中国画人物画风,我们可称之为写意人物画。

图片作者姚建广

画家姚建广的作品,无论人物还是花鸟,均基于传统却自成一家。山水重苍远拙陋而挥洒无穷张力,花鸟好残枝疏花而寄浩然之情。可见其深谙古代文学、哲学、辨证学、美学之宗,并研之甚深。常言:书画乃养出,不可强取。画由书始,书由文成。学画当读书,否而徒有其表,索然无味。吾深究其书画品质,信然。

图片作者姚建广

本文作者提示:

在欣赏画家姚建广作品时,也去了解一下中国画的笔墨技法。

中国绘画中,笔墨是基本要素,也是中国画的基本造型手段,包含着极高的审美价值。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的第二法即“骨法用笔”,其重要性仅次于气韵。墨在中国绘画中有整合之意味。在中国水墨画中,只有笔和墨的相得益彰,才能真正达到“水墨晕章”之审美效果。因此,笔墨几乎是中国画的核心。

文章作者介绍

冯德祥,1953年生人。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年青时就酷爱文学创作,并发表过很多文学作品,而且涉猎颇广,对中国画、西洋画、文学创作、美学方面理论研究均有一定造诣,尤其书法及绘画功底扎实,能够表现多种语境与题材。受过书协秘书长及欧阳中石老师指教。绘画受过大写意画家陈硕石,刘冠廷,白石先生后人及孙菊生和山水画家周元亮等多位大师的指教。后因工作关系放笔三十年,近年来退休又重新拾笔,坚持“取法传统,外师造化”的创作理念,经过长期艺术实践,提出了“真性情、善表意、美与共”三位一体的做人为艺主张。

现为文化旅游部中国文化研究会会员,北京中国书画协会会员。

更多作品欣赏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