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工信息化产业链

全产业 2024-11-09 01:55:22
军工信息化行业概览

军工信息化是指将信息技术与军工生产和军事作战相结合,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来实现军事需求,包括改善武器装备情况、加快信息贮存和处理速度、提高军事补给能力等。

军工信息化的目标是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战争信息化和装备信息化,进而提升军队的核心作战能力和保障能力。

包括实现指挥控制、目标探测跟踪、火力打击、战场防护和毁伤评估功能的一体化,以及在联合指挥中心和各军种之间实现作战组织的一体化。

军工信息化的范畴广泛,涵盖了指挥控制系统、战术通信系统、情报侦察系统、导航定位系统等作战信息化产品,以及装备故障诊断系统、设备智能维护系统等装备信息化产品。主要由综合电子信息系统、信息化杀伤武器、信息化作战平台构成。

军工信息化产业链

军工信息化产业链上游包括装备制造企业、原材料供应商、基础件制造商、高校和科研院所、信息化硬件厂商、信息化软件厂商等。下游包括国防科工体系,负责重点军工型号的总体研发和整机制造。

本文重点梳理军工信息化产业链四大核心环节:军用雷达、卫星导航、军工通信与军工电子。

01 军用雷达

军用雷达作为国防信息化建设的基石,是军工行业中高成长细分领域之一。

雷达如同远距离信息获取的“千里眼”与“顺风耳”,是实现远程精确打击不可或缺的工具,广泛应用于警戒监视、目标引导、武器系统控制以及侦察探测等多个领域。

按装载平台不同,军用雷达分为路基雷达、机载雷达、舰载雷达及星载雷达。

根据Strategic Defense Intelligence预测,2025年机载雷达与陆基雷达将合计占据超过 50%的市场份额,机载雷达有望成为占据市场比重最大产品。目前有源相控阵雷达已广泛应用于飞机、舰船、卫星等装备上,成为目前雷达技术发展的主流趋势。

机载方面,我国新型战机均装配有三代有源相控阵雷达。

舰载方面,我国新型驱逐舰均装配有源相控阵雷达。

根据产业信息网预计,至2025年,有源相控阵雷达将占据65%的市场份额。此外,由于相控阵雷达高昂的制造成本,暂时限制了其在民用领域的落地速度。

相控阵雷达也称相位控制阵列雷达或电子扫描阵列雷达,是通过灵活调整天线阵列上波束的合成方式来改变波束扫描方向的高科技雷达。

有源相控阵雷达的上游市场包括金属和非金属原材料、电子元器件、结构件、电源等,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中游主要负责T/R组件、天线等,并整合部组件、子系统而形成雷达整机,属于产业链的核心环节;下游客户主要为科研院所、军方、军工集团等,市场化程度相对较低。

有源相阵控雷达产业链:

资料来源:雷电威力

T/R芯片是相控阵雷达关键上游核心元器件,被集成在 T/R 组件中,负责信号的发射和接收并控制信号的幅度和相位,实现雷达的波束赋形和波束扫描。

据公开资料显示,T/R 芯片的主供方包括中国电科13所、中国电科55所、铖昌科技、国博电子等。

军用雷达整机行业具有高技术门槛,全球市场呈现出高度集中的特点。

在国际市场中,罗克韦尔·柯林斯、洛克希德·马丁、诺斯罗普·格鲁曼、雷声公司等是军用雷达的主要供应商,同时,波音和泰利斯等企业也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据公开资料显示,我国雷达主要研制机构分布在中国电科、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等大型军工央企的下属单位。

雷达整机主要参与厂商包括国睿科技、四创电子、四川九洲、雷科防务、纳睿雷达、海格通信、海兰信、天和防务等。

伴随着我国军事信息化建设的加速以及武器装备的升级换代,军用雷达市场的规模呈现逐步扩大的趋势。延展阅读:军工装备产业链全景梳理

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研究院数据,在军事信息化建设以及武器装备升级列装等因素的推动下,我国军用雷达市场规模逐渐增加,预计将从2022年的419亿元增长至2025年的565 亿元,CAGR=10%。

02卫星导航

卫星导航系统是国家重要的战略性基础设施。

卫星导航系统通过向地面传输导航信号,支持导航、定位、授时和通信等多种功能,有助于提高军事行动的精确性、协同性和快速反应能力。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已形成中国北斗、美国GPS、俄罗斯GLONASS和欧盟Galileo四大供应商并存的格局。

我国卫星导航产业的规模已超过4000亿元人民币,北斗系统的产业化应用已被纳入国家的“十四五”规划及2035年的远景目标中。

卫星导航应用产业融合了多学科的技术资源,是技术高度密集的产业代表,产业具有高技术门槛和自然垄断的特质。

当前国内卫星导航领域主要有航天科技、航天科工集团、中科院等单位积极参与,也有大量私营企业涌入加剧市场竞争。

在北斗产业链中,众多厂商因产业链的完整性和综合实力的增强,很少只专注于某个单一的环节,多数企业都至少涉足两个相邻环节。例如合众思壮、北斗星通和海格通信等公司已实施全产业链布局策略。

此外,据公开资料显示,产业链的核心参与者还包括华力创通、七一二、振芯科技、中海达、航天环宇、司南导航、华测导航、星网宇达、雷科防务、航天宏图、复旦微电、超图软件等。

卫星导航产业链及主要厂商:

资料来源:行行查

03 军工通信

军工通信是国防信息化的神经网络,是一体化联合作战的底层基础构架与设施。

军工通信上游价格稳定、下游厂商合作牢固,行业整体竞争有序。

军用通信设备细分市场众多,包括短波、超短波、宽带、数据链、卫星通信等。

由于行业封闭和进入壁垒高导致竞争格局相对稳定,军用通信设备细分市场竞争不激烈。一般均由原研制、定型厂家保障后续生产供应,整机一旦定型即具有较强的路径依赖特性。

军用通信参与方以老牌军工国企、民营企业为主,专业化、垂直化分工特征明显,各家产品的通信体制、产品类型及应用场景略有不同,行业呈差异化竞争。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军用通信设备领域的主要企业包括中电科10所、大唐联诚、七一二、海格通信、烽火电子、中原电子等。细分领域每一个型号装备的研制单位一般在 2-3 家。军用区宽领域目前主要有上海瀚讯和大唐联诚2家供应商,其中,上海瀚讯作为军用区宽的技术总体单位,目前唯一拥有型号装备。

04军工电子

军工电子作为武器装备产业链上游,在各类装备中起底层基础支撑作用,是军工信息化、智能化的基石。

产业链包括从芯片、电子元器件等基础器件到计算机、通信系统、软件系统、传感器系统、定位系统和模拟系统等军事系统的各类产品技术,因此也被认为是军工行业的一个制高点。

按照产业逻辑将军工电子自上而下划分为:元器件级、微电子系统级、部组件级、总体装备 四个级别,共同构造军工电子产业体系。

军工电子元器件行业的上游主要是军品配套企业和通用材料供应商,下游应用领域包括消费电子、军工、通信等,大部分功能组件/模块、微系统级产品和军工电子装备配套关系则较为固定。

相比于国产民用电子元器件,军工电子市场壁垒较高。由于市场相对特殊,参与竞争存在一定的准入门槛,包括保密资格、承研许可、承制资格等资质证书及配套条件要求,对供应商的各项资质和质量管理体系有相当严格的要求,竞争成本相对较高。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国内军工电子主要参与者为传统军工企业,如天水七四九厂、锦州七七七厂、航天科技集团第七七一研究所、中国电科第二十四研究所、振华风光等。

在我国现行的国防工业体系下,各大军工集团占有较高的地位且专注于各自领域,供应商达到行业资质准入门槛占据一定市场份额后,会具备较强的客户黏性,整体竞争相对缓和。

军工各细分领域的相关厂商也具有强劲研究发实力和整体优势。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