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曾提出: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半圣人!他评语中的两个圣人,分别是孔子和王阳明。
作为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的王阳明,在过去的几百年时间里,其思想影响了海内外包括曾国藩、孙中山、张居正等在内的无数人。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甚至曾断言:21世纪是王阳明的世纪。而在我们的邻居日本,其军界、商界更曾出现了无数“一生伏首拜阳明”者,如“军神”东乡平八郎。
王阳明所创的心学的最高概括是有名的“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除此四句经典外,他还曾在《传习录》中留下了大量经典语录,以下十三句,便是《传习录》中的经典十三句。读透它们,世人将对王阳明“五百年来第一人”的称呼有更深的体会。
第一句:“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这句话是对王阳明心学“知行合一”的一个具体阐述,它实际将颠覆无数人对“知行合一”的真正认知。
它的意思是:认知分为真认知和假认知两种,你认知到位并且具体行动了,知行合一了,那你的认知就是真认知。反过来,如果你认知到位,但是并没及时采取行动,那你的认知就是假认知。
这句话也点名了世人:为什么他们懂得那么多道理,却过不好一生。因为他们的认知是假认知,而不是知行合一的真认知。
换句话说,你知道每天喝米汤对身体好,你以为获得了认知。可王阳明却会告诉你:不,你的认知是假认知,因为你并没有真的去实践。
同样,所有人都知道“坚持每天学习”是好的,可因为他们并未实践,因而,他们获得的是“假认知”。
第二句:“天地气机,元无一息之停。然有个主宰,故不先不后,不急不缓,虽千变万化而主宰常定,人得此而生。若无主宰,便只是这气奔放,如何不忙?”
这句比较长,但实际很好理解,它是在告诉世人:人因为有主宰,才能摆脱穷忙和瞎忙,从而达到气定神闲,即不忙不乱、不焦不躁的境界。
王阳明用这句话告诉世人:当人没有主宰,或者背离主宰时,就会特别慌乱。若无主宰地忙碌,便只有气在四处奔流,怎么会不忙呢?
主宰就是“专注一个天理”,这里的“天理”,实际就是“良知”,是每个人内心都有的明辨是非善恶的认知。这就等于引导人们不受外界的影响,而专注于内在的修行。
实际上,很多人的累,并不是外界环境影响的,而是自己内心所控制的那种心态造就的感觉。也就是“心不定”,心没有在专注修行。人在专注修行时,是不动的,生命就是属于自己的,即所谓的“天君泰然,百体从令”。
第三句:“道之大端易于明白”。
这句就更简单,意思是:真正的道,它的大的方面是很容易理解的。可因为后世的学者疏忽了那容易理解的道,且不去遵循,因而误把“难以明白”的作为学问,也就是“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
人都习惯性地在一些不懂的地方花费很多力气,想要尽一切可能去求个明白。王阳明警示后人:这本身就是错的。真正圣人做学问,追求的是一种“大道至简”的境界,这才是真正值得我们后世人花时间、精力去学习的。
这话映入我们具体的生活,等于是在说:我们总是拼命去追求财富、地位与成就,并困在这些壁垒中,却不去尝试以一颗简单心,追求简单生活。
我们都以为前者能让我们幸福、快乐,殊不知,前者实是令人身心疲惫的“负担”,而简单,恰是快乐、幸福。
第四句:“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
这句话,通过字面就能理解意思:不树立远大的志向,天下就没有可以成功的事,哪怕一个人有各种工匠技艺的天赋,若没有志气,也断不可能学出成就来。
这是强调:人要立志。自古以来,凡是成大事者,都一定曾立志。历史上少小立志,最终成大器者不胜枚举。每一个成大事者,都曾立志,且志向坚定。也唯有如此,大事才能被成就。
人必须立志,方能走远的另一个原因在于。当一个人立下远大理想时,他的眼界和胸襟会自然地大起来,这也决定了他日后的高度。
相比那些未立志者,立志者虽暂时居于狭小的天地之间,但眼睛已经看到了大千世界,心里已经装下了天下苍生。这样的人,注定极难被眼下的任何打败,更不会被困于当下的一亩三分地,他们早已站在一个更高的层次去看待世间的一切。
王阳明自己能最终成为圣人,多少也因为他幼年时,就不把科举放在眼里,而立下宏志说:天下第一等事,是成为圣人。可见,立志之重要。
也只有立志的人,才能制定大目标,并坚定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奔赴向远方。
第五句:“人须在事上磨炼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那静时功夫亦差似收敛,而实放溺也。”
这一句,话多,理却亦简单。它是说:人要在做事上去磨砺,这是非常有益的。如果爱静,不愿意动,即不愿意做事,那么因为缺少历练,他们遇事就会慌乱,始终不会有进步。所以,静表面看是收敛,实际是放纵沉沦。
这里,王阳明是在劝诫世人:要把世间当修行的道场,而做事,恰是修行道场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一个人若在做事上被磨,也就是经受磨砺,那么他就是“全心入世”了,真正的修行,并不在庙堂之上,而恰在红尘道场。磨到一定程度,人的境界就提升了,修为也上去了,便也成圣了。
第六句:“吾辈用功,只求日减,不求日增。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何等轻快脱洒,何等简易!”
王阳明这段话中“减”,针对的是人的欲望;而“增”则对应的是“天理”。理清楚这一层,这句话的意思就呼之欲出了:我们修行做功课,减少一分人欲,便多了一分天理,如此,就算是踏上修行的捷径了。
佛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王阳明并不认同,灭人欲毕竟太难,对于六根未净的普通人而言,灭人欲简直是难于上青天。
但,普通人却可以“控欲”,这个“控欲”,落实到具体的实践方法,就是三个字“减人欲”。
某种意义上,人类的很多烦恼,不正是源于内心装着太多欲望吗?买了车子,想买房子,买了房子想买别墅,有了别墅又想……
内心的欲望,让人处处受牵累。王阳明给世人提出了解法“减人欲”,慢慢就回归到本心,就把住了天理,活得也就简单、轻快、洒脱了。
第七句:“学须反己。若徒责人,只见得人不是,不见自己非。若能反己,方见自己有许多未尽处,奚暇责人?”
这段话是王明阳在告诉世人:自省才能自明。
它翻译成白话文是: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反躬自省,如果只一味去指责别人的错误,而看不到自己的缺点,那自己的缺点就会越来越多,这样,又如何还能去指责别人呢?
自省,相当于拿着刀子进行自我解剖,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毕竟,刀子每一次下去,都对准自己身上的毒瘤,挥刀者需要巨大的勇气才能下刀。
也因此,敢于自省的人,都是大勇之人。君子不应该怕犯错,犯错以后不该才是应该警惕和惧怕的。
王阳明还认为,人只有自省,才能真正认清自己,认清自己,就不容易骄傲自满,便也能听取忠告,汲取教训,不至于故步自封、寸步不前。
第八句:“知轻傲处,便是良知;除却轻傲,便是格物。”
王阳明强调“格物致知的最重要部分,是灭除清傲”,知道哪些地方是轻浮傲慢,便是良知;能除去这轻浮傲慢,那就来到了“格物”了。
“傲”是人生的大病,傲是一份我执。拥有这份我执的人,极难被人亲近。一个无人亲近的人,如何生存、做事,如何得到贵人帮助?
可见,轻傲,是一条深深自我捆绑之路,它会让人画地为牢,最后沦陷入黑暗的深井,误一生。
除去轻傲的人,将为自己打开人生,打开一条通过更广阔天地的大门。
第九句:“凡谋其力之所不及,而强其知之所不能者,皆不得为致良知。”
这句话里最重要的四个字是“力所能及”,这里的力所能及,包括能力,也包括智力。他在劝诫世人:不要去做超过自己能力的事,也不要去做超过自己智力的事,这都是“致良知”,其结果,将很可怕。
代入到现实生活里,有多少成语,皆是讽刺那些做了“力所不能及”的事的人的呢?比如:志大才疏、好高骛远等等。
这些事,只会让自己处于困顿疲累、痛苦挣扎的境地。而导致人去做力所不能及的事的,终究还是对自我不够了解,没有自知之明。
生活中,避免做“力所不能及”的事,及时拒绝这类事,就是止损,它将避免很多的焦虑、痛苦。
第十句:“我不看花的时候,花与我的心同处于寂灭状态。我看花的时候,花和我的心就都鲜活起来。如此便能知道,花与我的心同在。”
这句话是王阳明流传非常广的一句经典语录,它阐述的是“心外无物”的理念。
它的言外之意是:外界事物是否存在,应当依据你是否认知到它来进行判断。花开了,可你若未认知到它,它就是不存在的。只有当你认知到它时,它才有了存在的意义。
花与我心同在,更简单说是:天地万物皆与我同在,一心之中,可存天地宇宙、生万千气象。一切外物,都因为你的心的认知,即由你的所悟深浅来决定。言外之意是:心才是万物的主宰,心不乱,万事从容。
第十一句:“善念发而知之,而充之;恶念发而知之,而遏之。”
当我们有好的念头的时候,要认知到并且去扩充它;当我们有不好大的念头时,要尽可能让它在萌芽状态被遏止住。认识、扩充、遏止就是志,这是上天赋予人的智慧。
王阳明强调,从善如登,也就是说,去认知并扩充好的念头,是很难的,和登山一样难,它需要我们持之以恒的坚持。反过来,顺着自己的恶念行动却是极容易的,它就像山崩一样,一下子就可达到“一发不可收拾”的境地。
“知善念、充善念”是圣人的修身之道。
第十二句:“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这句话,翻译成白话文便是:“要想培育一棵大树,要从树根开始培育;而要想教育一个人就要从德开始。”
言外之意是:教育的最大项目是德育。可遗憾的是,今天的应试教育体制下,德育并未得到太大的重视,这是需要警惕的。
第十三句:“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这八个字,是王阳明的临终遗言。意思是:我一生问心无愧,没有遗言需要留下。它亦可理解为:我的心已经被打磨得像铜镜一样光亮了,世间万物都可以被照射清楚,已经没有什么需要多说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