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盒经济学

绮南随心生活 2025-01-14 05:42:50

(摘自《经济日报》2024年6月30日)

近年来,“盲盒经济”十分火热。盲盒,源于日本的“福袋”,商家通常会在福袋里随机装入价值高于福袋定价的商品进行售卖,最初是一种处理尾货的方式,但由于其较高的性价比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这就要从大脑的“奖赏机制”说起。

想象一下,如果你靠运气抽到了喜欢的盲盒手办,是不是比直接买要更开心呢?

我们的大脑会通过释放多巴胺来奖励某些行为,因“意料之外的奖赏”释放的多巴胺会比“意料之中的奖赏”释放的多三四倍。直接购买喜欢的手办固然让人高兴,但是不会让人有意外的惊喜。

而且,不少盲盒消费者还存在“赌徒谬误”的心理:认为一些事情发生的概率会随着之前没有发生该事件的次数增多而上升。就像购买盲盒,即使这次抽到的不是自己心仪的款式,但潜意识里会认为自己下一次抽到的概率会变大。事实上,每一次购买都是相互独立的随机事件,而消费者会受到“赌徒谬误”心理的强化,从而进行冲动消费。

盲盒除了摆着也没啥用呀,有的消费者怎么就会一直“买买买”呢?

“没用”才会一直买!

一些大品牌的盲盒产品,是和知名设计师合作或者与影视IP联名制作的,设计的创新点主要聚焦于外观和形象,这些特点会影响消费者对产品的情感反应,但并不会增强产品的实际功能。因为如果产品本身具有了功能性,消费者首先会将这些商品从“情感账户”中划走,在价格上可能会和具有同类功能的产品进行比较,并且在这一类功能性产品的数量达到“饱和”时停止“集邮”。毕竟,一般消费者也不会花高价去“开”一个隐藏款充电宝。

此外,人们对不可预见的事件有一种“预测成瘾性”。社交平台上有很多购买盲盒的攻略,当我们精心研究后,会认为自己发现了某种规律。比如,通过盒子的重量,上下左右晃动时的手感、声音等细节,来加大抽到心仪手办的概率,这也增加了购买盲盒的可玩性。而消费者一旦通过这些攻略得到自己心仪的手办,就会有特别的成就感,那么再一次购买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

同时,盲盒的社交属性也不容忽视。买盲盒送人,省去了购买者挑选的烦恼,还能和朋友一起享受开盲盒的惊喜。

一个心仪的盲盒玩具,可以满足我们的情感寄托;一次未知的旅行,会让我们看到不一样的风景;一次盲盒购物,可能会让我们享受到极致的性价比……拆开盲盒之后,所产生的兴奋或者失落,都是难得的情感体验和经历,而正是这些原因,让这些“无用之物”变得有用了。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