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岁月:为了回城她无奈选择离婚,看似无情她却做到了问心无愧

流水寄情思 2024-12-13 18:06:23

这是一段苦涩的知青往事,也是令人心酸的知青婚姻生活故事。本故事中的主人公叫张玉玲,她是一位老知青,曾在山西省夏县插队落户生活了十余年,也在那里结婚生子组建了家庭,可后来为了回城,她却不念旧情,决绝地选择了离婚。

有关张玉玲女士的知青往事和情感生活经历,还要从她到夏县插队落户当知青说起。

据张玉玲回忆,她是1968年12月下旬和同学们一起乘坐火车离开北京的,火车到达山西夏县的水头车站后,他们又乘坐汽车,来到了距离县城二十里路远的刘家沟,她和六名同学被分派在刘家沟大队第四生产小队插队落户,大家临时住在了队里的两孔土窑。

刘家沟大队是一个小山村,全大队五个生产小队,因为那里的耕地多为山坡地,粮食产量不高,乡亲们的生活都不富裕。四队的队长姓刘,叫刘长平,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队长。为知青们安顿好住处,刘队长又安排了一位婆姨临时帮知青们做饭。

帮知青们做饭的这位婆姨三十八九岁的年纪,她有一个十七岁的儿子叫郭明安,知青们都喊她郭婶。后来知青们才知道,帮他们做饭的郭婶是个寡妇,她男人八年前帮刘队长的弟弟家打窑,挖好的窑洞突然坍塌,他和刘队长的弟弟被埋在下面,两个人都死了。

得知郭婶家的不幸,知青们都很同情她,也替她难过。当时正是冬季农闲,地里也没什么要紧的农活,社员们基本就是半天劳动半天在家歇着,郭婶来帮知青们做饭的时候,郭明安只要有空闲,他就来帮他母亲烧火,帮着挑水挑柴。郭明安很勤快也很孝顺,知青们对他的印象很好,大家都亲切地喊他明安哥。

直到春节过后,知青们都学会了做饭,春耕备耕生产也要开始了,郭婶也就不帮知青们做饭了。朝夕相处了近两个月的时间,知青们和郭婶母子俩都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只要能抽出空来,郭婶还常来帮知青们义务做饭,郭明安也经常帮知青们挑水推磨,知青们都发自内心地感激郭婶娘俩。

知青们第一次参加生产劳动是往山上挑粪,挑粪虽然是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农活,可对于刚参加生产劳动的知青来说,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张玉玲当时刚满十六周岁,长得又比较瘦弱,挑了一天粪,她的肩膀就压肿了,下午收工回到住处,倒在土炕上就抹眼泪,连吃晚饭的力气都没有了。

那天就在知青们准备吃晚饭的时候,郭婶给知青们送来了半碗辣子酱,她看张玉玲躺在土炕上不起来吃饭,就问她是不是哪里不舒服。张玉玲看到了郭婶就像看到了自己的亲人,眼泪不由自主地流淌下来,她哽咽着说:“婶子,我的肩膀疼,脚上也磨起了水泡……”

郭婶找了一根缝衣针,划着火柴烧了一下针尖,帮张玉玲刺破脚上的水泡,又看了看她红肿的肩膀,心疼地说:“娃,你先吃饭,回头我帮你缝一个棉垫肩,赶明再挑粪,垫上棉垫肩扁担就不硌肩膀哩。”

第二天准备出山劳动的时候,郭婶一下子拿来了三个棉垫肩,三名女知青一人一个。为了缝这三个棉垫肩,郭婶到了大半夜才睡觉,她们三名女知青都很感动。

之后的日子里,郭婶对张玉玲特别关爱,帮她缝补衣服,家里做了什么好吃的,也都会想到张玉玲。知青点轮到张玉玲做饭的时候,郭婶就来帮她,还让郭明安来帮忙挑水,帮着推磨,张玉玲发自内心地感激郭婶和郭明安,后来她就认郭婶做了干妈。

1972年春天,张玉玲得了急性肝炎,在公社卫生院住院治疗了几天,转氨酶和黄疸指数还是居高不下,郭婶就领着张玉玲到张家坪大队看了老中医,老中医给开了七副中药。喝完七副中药,张玉玲的病情明显好转。看中药有效,郭婶又领着张玉玲去张家坪让老中医把脉问诊,调了方子,又抓了七副中药。

煎煮中药很麻烦,十四副中药都是郭婶帮着煎的。喝完了十四副中药,张玉玲的肝炎就好利索了。给干妈添了这么多麻烦,张玉玲除了感激就是感动,她却无以为报,只能把这份恩情记在心里。

一晃就到了1974年春天,郭明安已经二十三岁了,他虽然长得五大三粗的,模样也不赖,可就是不好找对象。好心人也没少给他介绍对象,可人家都嫌他没父亲,家里没有当家主事的人,都不愿意这门亲事。二十三岁的年龄虽然不算大,可在当地的农村,这个年龄的后生早就抱上娃娃了。因为儿子不好找对象,郭婶愁得都睡不着觉。

有一次一个婆姨当着郭婶的面跟张玉玲开玩笑:“玉玲,你看郭婶对你这么好,干脆我来做媒,你给郭婶做儿媳嘛。”就在张玉玲不知该怎样回答时,郭婶赶忙说道:“可不敢乱说哩,玉玲长得俊又有文化,明安可配不上玉玲哩。”

张玉玲也知道那位婆姨是开玩笑,可她还是觉得有些难为情,干妈对自己有恩,郭明安不好找对象,她也替干妈犯愁。郭明安勤劳善良,长相也好,张玉玲也有过嫁给郭明安的念头。可当时知青都在等待着招工进城的机会,张玉玲也不想扎根农村当一辈子农民。

那年初秋的一天早晨,郭婶起床后发现鸡窝的两只鸡被黄鼠狼咬死一只,另一只可能被黄鼠狼拖走了,这下可把郭婶心疼坏了。那天下午收工后,郭婶炖了鸡肉,叫张玉玲来家里吃饭。吃罢晚饭,张玉玲帮她干妈刷洗完碗筷,正准备回知青点,空中突然电闪雷鸣,一场大暴雨不期而至。过了足足一个多钟头,大暴雨雨才停息下来,看看院子里都是积水,郭婶就对张玉玲说:“玉玲,路上泥泞,要不你就住这,赶明再回。”

郭婶家是里外炕(在一铺土炕的中间垒砌一道矮墙,把一铺炕分成前后两铺炕),平时郭婶睡外炕哦,郭明安睡里炕,里外炕都挺宽敞。回知青点要走一段坡路,雨后泥泞路滑,天又黑,张玉玲就答应在她干妈家住一晚,她和她干妈睡在里炕上。

一夜无话,张玉玲睡在干妈身边,感到很温暖也很踏实。天放亮的时候,郭婶穿上衣服去了院子里的茅房,张玉玲正准备穿衣起床,睡在外炕上的郭明安突然来到里炕上,掀开张玉玲的被单,猛然压在了张玉玲身上。张玉玲被吓坏了,她不敢出声,也不敢反抗,等她干妈从外面进来,一切都晚了……

郭婶见此情景,摸起门后的苕帚照着郭明安头上就打,苕帚疙瘩打在郭明安头上咚咚响,郭明安用手护着头蹲在脚地上,疼得直叫唤。瑟瑟发抖的张玉玲抢过她干妈手里的苕帚扔在旁边,用被单蒙住头,趴在土炕上呜呜哭了起来。

哭了半天,不见干妈来劝她,张玉玲爬起来一看,只见她干妈和郭明安正跪在她面前,郭明安低着头,她干妈不停地抹眼泪,还用巴掌扇自己的脸。张玉玲心软了,她跳下土炕抱住她干妈,两个人哭成了一团。谁也没想到,平日里老实巴交的郭明安竟然会做出这样荒唐可耻的事情来。

想想干妈以往对自己的好,再想想郭明安也怪可怜的,张玉玲就答应了干妈的要求,她答应嫁给郭明安。

那年秋后,郭婶找人帮忙在隔壁的那孔冷窑里搭建了土炕,张玉玲顶着父母和同学们强烈反对的巨大压力,她和郭明安领取了结婚证,卷起铺盖直接来到她干妈家,和郭明安睡在了一铺土炕上。

第二年初夏,张玉玲生了一个男娃,起名叫郭成铸,老郭家有了后,郭婶买了烧纸,跪在她男人坟前哭了半天。

到了1977年秋天,在刘家沟插队落户的北京知青基本都招工进城了,张玉玲因为和郭明安结婚失去了招工进城的待遇,也就代表着招工进城的大门对她彻底关闭了。其他生产队还有两名男知青因为家庭出身不好,暂时还没能招工进城。这个时候张玉玲才意识到,自己和农民结婚,就意味着要扎根农村一辈子了,多少个不眠的夜晚,她只能一个人偷偷抹眼泪。

恢复高考后,张玉玲也和那两名男知青一起参加了高考,结果他们仨一个也没考上。第二年夏季再考,一名男知青考上了运城师范学校,张玉玲再次落榜。到了秋后另一名男知青也病退回城了,刘家沟就剩下张玉玲一名北京知青了,当时他心里有多失落有多难受,旁人是无法理解的。回城,张玉玲做梦都想。

1979年春天,知青可以回城的消息就如三月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吹遍了全国各地。第一时间,张玉玲就到公社咨询相关政策,可得到的答案令她非常失望,因为她已经跟当地农民结婚,无法回城,要想回城,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先离婚再办理回京手续。

当时张玉玲是铁了心要回北京,回到家她就拉着郭明安到公社打离婚。郭婶苦苦哀求,张玉玲却绝情地说:妈,您别怪我不念旧情,以前你对我的好我都记在心里,可我必须得离婚,不离婚我就不能回北京,不能回北京我就不活了……”张玉玲话没说完,就呜呜哭了起来。

张玉玲一连两天不吃也不喝,只是蒙头大睡,郭婶心疼了,她哽咽着对张玉玲说:“玉玲,你先起来吃饭,吃了饭就让明安跟你去离婚,你不吃饭,哦(我)心疼呀……”

1979年初夏,张玉玲抛下刚满四周岁的儿子和淳朴善良的郭明安,一个人回到了北京。分别时,郭婶紧紧抱着张玉玲,难受地说:“玉玲,妈感谢你,你给老郭家生了个男娃,她老郭家也算有后了,当年明安做下了对不起你的事情,你也别恨他,他是真心喜欢你,我也打了他,要是你不抢走苕帚,我会打他个半死……”

回到北京后,张玉玲顶岗接替她母亲的工作到供电所当了一名收费员,一年后跟一名从云南回城的知青结为了夫妻。生活稳定后,张玉玲回到了刘家沟,她想把郭成铸接回北京。郭婶却扑通一声跪在了张玉玲面前,泪流满面地说:“玉玲,娃娃是哦(我)的命根子,你要是把娃娃带走,就是要我的命哩……”

看干妈哭成了泪人,张玉玲心疼了,她留下回京的盘缠,把兜里的钱都留给了干妈,干妈答应一定让成铸好好读书,张玉玲才放心地回到了北京。”

从那之后,张玉玲每隔几个月就给郭明安寄一次钱,还经常写信叮嘱他要让娃娃好好读书。

1995年,郭成铸考上了太原工业大学。得到这个消息,张玉玲第一时间赶回了刘家沟,多年后再见到干妈和自己的前夫,张玉玲百感交集,心如刀割,刚过了花甲之年的干妈已是满头白发步履蹒跚,郭明安也苍老了许多,脊背都弯曲了,总爱一个人蹲在旁边抽闷烟。他们生活得不富裕,正为郭成铸的学费犯愁呢。

四年大学,张玉玲为儿子付出了很多,要不是她的资助,郭明安是没有能力供郭成铸读完大学的。大学毕业后,郭成铸有了稳定的工作,张玉玲心里才算踏实踏实了。

目前,张玉玲和郭明安还有联系,因为郭明安在太原和儿子一起生活,张玉玲很少去儿子家。她说儿子出息了,郭明安有了安身之所,她也就问心无愧了。尽管自己生活的不是多富裕,她心里却感到无比轻松。因为当年抛下丈夫和儿子一个人回城,她为此内疚自责了许久。这笔情债,她总算还清了。

这是一段令人心酸的知青情感生活故事,有感动有酸楚也有忧伤,好在一切都成了过往,衷心祝愿有过知青经历的老哥老姐们都健康平安!幸福美满!开心快乐每一天。

作者:草根作家(感谢张玉玲女士提供素材)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