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岁女孩遭生父虐待,独自流浪到湖南,22年后生父求原谅

楠木有佳 2024-10-28 02:28:20

在许多人的记忆中,父亲是那个不畏艰难、默默守护的高大身影。

可有些人的童年却深埋在父爱的阴影里,甚至成为一辈子的痛。

1997年,年仅7岁的杨妍珏独自逃离家庭,辗转来到湖南,被一户善良的吴姓家庭收养。

多年以后,尽管被收养的她过上了相对安稳的生活,然而那段不堪回首的童年却如同阴云,至今挥之不去。

22年后,在一家寻亲节目中,杨妍珏终于再次见到她那早已成年的生父。

久别重逢的他们,能否弥补这深深的伤痕?

01 逃离家暴:7岁女孩的独自流浪

杨妍珏的故事要从1997年说起,那年她年仅7岁。

童年在重庆长大的她,并没有像普通孩子一样无忧无虑地成长,相反,她的生活充满了恐惧与不安。

杨妍珏的父亲杨乃武脾气暴躁,稍有不满便会迁怒于她,用针刺、皮带抽,甚至用烟头烫,这是杨妍珏幼年最常见的“家常便饭”。

对她而言,父亲的身影带来的只有恐惧,每次靠近,她都不敢稍有怠慢,唯唯诺诺,生怕再次触怒了父亲。

母亲性格软弱,总是在一旁默默无声,事后才为她涂药,这样的生活使杨妍珏内心早已支离破碎。

杨妍珏也曾试图离开家,但年幼的她几次出逃都被父亲抓回,而随之而来的惩罚更是变本加厉。

终于在1997年的秋天,父母外出吃酒席时,她看准机会毅然离家,开始了漫无目的的流浪。

沿街流浪的她,饥饿难耐,只能在垃圾堆翻找食物,渴了便喝路边的小沟水。

她一路流浪,最终漂泊到了湖南,机缘巧合之下遇到了一对吴姓夫妇。

这对夫妇尽管生活困窘,但看她可怜便暂时收留了她。

尽管与养父母生活并不富裕,但温暖的家庭让她找到了前所未有的安全感,甚至让她以为,这就是她生命中最终的归宿。

02 心灵创伤:22年后的重逢

多年来,杨妍珏一直未能释怀儿时被父亲毒打的记忆。

她在采访时坦言,尽管她从小便事事听话、乖巧懂事,哥哥却常常顽皮惹事,父亲对她的苛责和暴力依旧没有停歇。

她满腹疑问地对记者说:“我总想不通,为什么挨打的总是我?难道我不是他的亲生孩子吗?”

带着这些疑问,杨妍珏在记者的陪同下踏上了重庆的寻亲之旅。

当他们终于找到杨乃武家时,杨妍珏紧张地等待着答案。

面对记者的询问,杨乃武的表情有些复杂,沉默片刻后才缓缓开口:“当年我在煤矿上有一份好工作,可是因为妍珏的出生,我丢了工作。”

说到这里,他语气微微停顿,带着一丝懊悔与无奈。

杨妍珏皱起眉头:“你怎么能因为这个就打我?我也只是个无辜的孩子!”

杨乃武低下头,无奈地叹气道:“那个年代,我脑子里总觉得男孩更重要,心里一直怨你让我失去了工作,心情一不好就动手。”

节目现场,杨妍珏和父亲之间的气氛如同隔着一道难以跨越的鸿沟。

杨乃武先是低着头,一句“都过去了,回来就好”轻描淡写地概括了22年的缺失和伤害。

杨妍珏听到这话,早已压抑的情绪瞬间崩溃。她放声大哭,童年的苦痛仿佛瞬间汹涌而来。

主持人试图让杨乃武道歉,而在主持人的要求下,杨乃武才对着杨妍珏缓缓地说:“是我对不起你,当初确实下手重了。”

然而,这一句轻飘飘的道歉并不能抚平杨妍珏心中的伤痛。

正如《简爱》中的那句名言,“若能逃脱苦难的童年,我宁愿放弃一切。”

杨妍珏想要原谅,但她的心早已千疮百孔,那个迟到的道歉,难以将伤痛一笔勾销。

杨乃武虽然做出了形式上的和解,但他曾经带给女儿的恐惧和痛苦,已深深地刻在她的记忆里。

03 “补偿”与“和解”:失去的岁月,能否追回?

认亲结束后,杨乃武试图带着杨妍珏去饭店吃饭,并不断地为当年的过错道歉,但每一句“对不起”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心理学家弗洛姆曾说:“没有爱的生活如同荒漠。”

对于杨妍珏来说,22年的缺失难以弥补,父亲的几句轻描淡写的话语无法抹平年少时的创伤。

杨妍珏的养父母给予了她温暖的家庭,但那无法替代父亲曾经的角色。

认亲后的她仍然不敢靠近父亲,只是冷冷地回应:“我不知道,看着不太像。”

尽管最终通过DNA鉴定证实了他们的血缘关系,但这段父女情早已破碎。

正如她所言,原生家庭的影响深远而复杂,儿时的阴影影响了她的一生。

或许,杨乃武试图用今后的陪伴来弥补,但这段关系还需要多久,才可能真正释怀?

父爱如山,但这座山有时并不是庇护,而是一生难以承受的压迫。

在杨妍珏的故事中,我们不禁反思,作为父母,除了血缘关系之外,更重要的是守护孩子的心灵。

童年是一颗脆弱的心,稍有不慎便可能留下永远的伤痕。

人生没有重来的机会,曾经的失去无法找回,唯一能做的或许就是尽力而为,为孩子提供一个真正安全而温暖的成长环境。

愿杨妍珏今后的人生,不再被痛苦的记忆束缚,而是真正获得内心的平和。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