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疯狂造车的大佬,一个接一个躺下了

声道观察 2022-05-13 22:31:29

文\熊猫的熊

野蛮人姚振华,终于为他的造车迷梦付出了代价。

5月10日,山东省汽车流通协会的一封《关于观致品牌汽车的消费警示》,将宝能汽车送上热搜。

文件显示,山东省汽车流通协会消费维权工作站近日接到多起济南市观致车主售后无4S店维修保养的投诉。经调查,目前济南市4家宝能观致汽车直营店都已经关门停业,厂方服务电话也已经注销。

协会向观致品牌所属的宝能集团总部所在地邮寄发送问询函,因人去楼空,信函也被退回。为此,山东省汽车流通协会将宝能观致汽车品牌列入消费黑名单,并警示消费者谨慎购买观致品牌汽车。

2017年,宝能集团66.3亿元收购观致汽车51%的股份,姚振华正式进军造车领域。如今宝能集团深陷债务危机,半死不活的观致汽车彻底倒下,不算是一件意外的事。

恒大和宝能的相继暴雷,标志着跨界造车盛宴的结束。在这场造车盛宴中,倒下的远不只是许家印和姚振华。

据媒体报道,就在一个月之内,除了观致,还有赛麟、宝沃、汉腾等多个品牌破产倒闭。资本退潮之后,当年那些狂热的野心家,纷纷开始裸泳了。

01

作为近些年来最大的风口,新能源汽车行业上演了各种各样的故事。相较于烧水就能跑的“青年汽车”,姚振华的造车故事,同样少不了荒诞离奇。

在宝能从奇瑞那里接手观致汽车品牌之前,姚振华因为宝万之争,成为风口上的人物。那时的姚振华意气风发,为了抢占风口,他毫不犹豫的接下了这个烫手山芋,尽管观致汽车已经连续亏损三年。

观致汽车是姚振华“逐梦造车圈”的开始。

2019年,宝能集团再度以15.6亿元收购观致汽车12%股份,持股比例增至63%。同时,宝能以造车的名义,在广州、昆明、西安等地拿地,建设汽车产业园。

宝能造车,有多狂热呢?

按照宝能的规划,所有工厂的产能合计可以达到330万辆一年。而2021年,全国的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也只有298.9万辆。以宝能的规划,一家车商就可以承包全国所有的产能。

当然,宝能跨界造车未必只是为了抢夺风口。在收购观致汽车的时候,房地产市场降温,宝能的地产业务也面临瓶颈,给地方讲一个造车的故事,成为拿地的另一种方式。

姚振华显然低估了造车的难度,他甚至根本就不懂汽车。

一位曾在观致工作过的人员对媒体表示,“姚振华给人的感觉就是个格局不够的暴发户,对汽车产业、产品、市场都认识不清,不尊重客观规律”。

就像当初野蛮争夺万科控制权一样,造车本质上是被当成了一场资本的游戏。圈地,炒作,融资运作,等等。

不懂车的姚振华,当然没有救活观致汽车。公开数据显示,2021年宝能旗下的观致SUV产量只有541辆。如今,在观致汽车之外,宝能汽车广州基地一再延期,昆明项目被撤……

不久前,姚振华一度被公告“下落不明”,他不得不通过现身宝能汽车深圳工厂的方式给自己辟谣。姚振华似乎依然没有放弃他的造车梦,但他手上还有多少钱,能够为这场烧钱的战役输血呢?

02

姚振华的造车梦走向破灭,其实早有预兆。

2020年年底,国家发改委发布了一份《关于开展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及项目情况调查的通知》,要求各地将新能源汽车的投资情况上报,同时还点名了两家企业,一家是恒大,一家是宝能:

各地详细报告恒大、宝能等企业2017年以来在当地投资以及拟投资建设的新能源整车和零部件项目,包含土地占用、建设内容、项目进展、完成投资等情况。

对恒大、宝能的点名,是政策层面对造车投资狂热的一种间接预警。据公开报道,早在2017年5月,国内注册新能源汽车制造的企业就已经达到308家。

作为跨界造车烧钱最疯狂、投资最冒进的两家企业,恒大、宝能的相继暴雷,似乎预示了这场盛宴的转折。

从各路跨界玩家竞相杀入,到行业开始洗牌降温,造车新势力的倒闭潮正在来临。

根据媒体报道,赛麟、宝沃、汉腾等新能源汽车品牌,近日纷纷宣告倒下:

曾经以“BBBA”自居的北京宝沃,破产一事在4月末有了新的进展;曾被称为“上饶明珠”的汉腾汽车,几乎也在同一时间传出破产重组的消息;烧光56亿却只造出“老年代步车”的赛麟汽车,即将于5月30日公开拍卖……

恒大、宝能造车,至少有资本和影响力的加持,这些至今都没有被大众记住的品牌,它们的造车之路可谓一个比一个离谱,一个比一个魔幻。

以赛麟汽车为例。2016年前后,王晓麟将原本为海外品牌的赛麟引入,然后便开始一通极尽忽悠本事的资本运作:

他向如皋市政府提出需要100亿元才能实现量产落地,如皋市需要出资33亿元,占股33.4%,而王晓麟又让四家公司将这几款车型一起作价67亿元,以技术入股江苏赛麟名义,换取赛麟汽车约67%的股权。

前前后后一顿操作下来,王晓麟从当地政府套取了60多亿元的资金,在遭遇虚假技术出资、贪污巨额国资的实名举报后,王晓麟和贾跃亭一样出走美国,赛麟汽车的骗局终于落幕。

烧了几十亿的赛麟汽车,尽管一度高调地在鸟巢举办了品牌盛典,但直到企业倒下,也只推出了一款像老年代步车一样的产品“迈迈”,年销量据说不过数十辆。

相比宝能汽车,赛麟汽车的造车故事更疯狂,它生动诠释了空手套白狼的资本游戏,也说明了一个事实:在这场造车盛宴中,有的人是真想造车,但有的人只是想借造车的名义圈钱。

03

过去这几年来,政策引导下的新能源造车产业,成为了最热门的风口,传统车企、地产商,甚至百度、小米等互联网科技企业,全都蜂拥而入,涌向了这个最烧钱的赛道。

但哪怕新能源汽车的逻辑和传统汽车有很大不同,这依然是一个资金密集、技术密集,需要长时间积累投入的领域。

即便是位居头部的几家国产品牌,如蔚来之于江淮一样,它们的成长也离不开传统车企的哺育。

资本讲究回报的效率,这就导致新能源造车的泡沫越吹越大,故事越讲越离谱。冒进,狂热,盲目烧钱,无视汽车制造的规律,遍地都是年产百万辆的野心家……

著名投资人阎焱曾公开表示,造车新势力倒闭潮不会太远,绝大部分会“死”掉,最后能活下来的就那么几家寡头。

从国外的发展历史看,汽车行业往往会经历一个品牌数量的从少到多,再从多到少的倒U型曲线。

现在,当一个个品牌接连倒下,当宝能这样的资本巨头也开始吞下造车苦果时,这个峰值往下的分水岭正在到来。

头部的国产新势力,蔚来、小鹏、李想,它们在2021年的销量已经逼近十万大关,尽管还无法实现盈利,但汽车行业有明显的规模效应,而十万辆意味着一条规模的生死线。

至于那些三四线的不知名品牌,尤其是还在画PPT,不知道何时才能量产的品牌,它们的命运恐怕就没有那么美好了。

蔚来的李斌曾说过,“找钱是我们的工作任务,找到了就活,找不到就死”,融资退潮之后,中小品牌还有多少钱够烧呢?

要知道,在疫情影响下,就连一线的国产新势力小鹏汽车,都发出了求救的信号。

04

现在回头去看那些造车大佬,不得不感叹他们的胆大和痴狂。

许家印当年立下豪言,让恒大“3到5年成为全世界最大、实力最强的新能源汽车集团”;姚振华则一度放言,“10-15年时间将宝能汽车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汽车集团”……

蔚来资本管理合伙人朱岩曾说过,新能源车企的生存率将非常低,“最终只有1%能够生存下来”。

风口之上,总是容易让人产生可以驾驭一切的幻觉。就像许家印和姚振华当年奋不顾身地投入到造车赛道一样,都想成为那1%,都以为自己能够成为那1%。信心满满,举手投足之间,就是一个万亿商业帝国。

但这场百死一生的游戏中,很多人都误判了一件事——造车要钱,但不是有钱就能够成功造车。

有时候,商场如战场,企业家需要足够自信,过于自信就会变成自负。融创中国的孙宏斌之前说,“除了我们以外都有可能暴雷”,这两天还不是公开违约暴雷了?

资本退潮,造车梦破灭,留下一地鸡毛,被坑产的要数那些消费者。据说,由于门店停摆,观致车主普遍遭遇到修车“无门”、保养延期难兑现等问题。

当然,被坑的还有那些赔了夫人又折兵的地方政府。但问题在于,当初为何心急火燎,将那些只会圈钱、不会造车,或者只会画饼、不懂造车的企业家,当成了招商引资的香饽饽和座上宾?

作者简介

0 阅读: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