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啃老族”这个词人们已经司空见惯了。
但55岁还在啃97岁老母亲,这画面多少有些扎眼。
湖南的熊丽,就是这样一位“奇葩”。
她并非生活所迫,也非身患重疾,而是心安理得地“躺平”,将人生的重担悉数压在年迈的母亲身上。
更令人咋舌的是,她的啃老“生涯”并非始于中年,而是贯穿了她人生的始终,从榨干三任丈夫到压垮老母亲,熊丽的人生轨迹,无疑是一场原生家庭溺爱与个人责任缺失的悲剧。
偏爱与牺牲的代价熊丽1976年出生于湖南长沙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作为家中最小的孩子,上有三个哥哥和两个姐姐,她的到来,对于已过不惑之年的父母而言,无疑是上天赐予的珍宝。
那个时代东西不多,但熊丽却备受宠爱。
好吃的、好玩的,兄姐们首先就想到她。
这种偏爱,逐渐塑造了熊丽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她习惯了被照顾、被迁就,从未体会过生活的艰辛,更不理解责任的重量。
与熊丽的“岁月静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她的兄姐们早早地承担起了家庭的重担。
信息来源:湖南55岁巨婴熊丽:啃完三任丈夫啃94岁老母,从未工作过一天——陇南徽县融媒
为了供养熊丽继续学业,两个哥哥不得不辍学打工,背井离乡,用汗水换取微薄的收入,寄回家中,维系着这个风雨飘摇的家庭。
他们也曾年轻,也曾憧憬未来,但为了家庭,为了幼小的妹妹,他们默默地放弃了自己的梦想,将青春献给了责任。
熊丽没好好把握这个难得的机会。
这姑娘在学校里不太爱学习,经常逃课还爱和人打架,老师们都觉得她是个棘手的学生。
初中毕业后,她没再上学,回家去了。这样一来,她既对不起哥哥姐姐们的付出,也把自己的前程给耽误了。
她似乎从未意识到自己行为的后果,依然故我,心安理得地享受着家人的照顾,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
据熊丽的母亲回忆,那时的熊丽,除了上厕所,几乎不出房门,活脱脱一个与世隔绝的“宅女”。
熊丽父母的教育方式,无疑是造成这一切的根源。
他们对熊丽的溺爱,近乎盲目。
无论熊丽犯了什么错,他们总是无条件地包庇,甚至将责任归咎于他人。
这种偏袒,不仅加剧了熊丽的骄纵,也让兄姐们与父母之间产生了隔阂。
他们眼瞅着妹妹一步步往沟里跳,却只能干着急。
这种家庭结构中的失衡,为日后熊丽人生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溺爱的模式在熊丽身上得到了延续,她对待自己的女儿,也如出一辙,这无疑是一个令人心痛的恶性循环。
巨婴人格的体现信息来源:55岁巨婴熊丽:啃完三任丈夫啃94岁老母——民生助农新闻
熊丽在19岁那一年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对方是一位来自浙江的富商,在那个年代,拥有小汽车的他,无疑是令人艳羡的存在。
对于富商而言,年轻漂亮的熊丽,满足了他对妻子的所有幻想。
而对于熊丽来说,这桩婚姻,意味着她可以继续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无需为生计奔波。
不过,结婚可不是闹着玩的,得两个人齐心协力去维护。
婚后,富商很快发现,熊丽并非他想象中的“娇妻”,而是一个生活无法自理、性格骄纵的“巨婴”。
她不仅不做家务,还动辄与丈夫争吵,将对方的付出视为理所当然。
这巨大的差距最终让他们的婚姻走到了尽头。
离婚时,熊丽获得了一笔14万元的“青春损失费”。
在当时,这笔钱足以让她过上不错的生活,甚至可以投资置业,为未来做打算。
然而,熊丽并没有这样的长远眼光,她很快便将这笔钱挥霍一空,再次回到了“原点”。
熊丽的第二段婚姻最终还是没能走到最后。
这次啊,她老公是做生意的,虽然没前头那位的钱多,但家里条件也不赖。
只是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熊丽的“巨婴”人格再次成为婚姻的“杀手”。
她依然故我,不工作,不顾家,最终,这段婚姻也走到了尽头。
第三次,熊丽嫁给了一位环卫工人。
熊丽在感情路上遭遇过两段不顺利的婚姻,这让她在找对象时的要求不那么高了。
尽管这样,她还是觉得很难融入普通人的生活。
她觉得丈夫挣得不多,满足不了她对物质的期望,结果两人还是离婚了。
三段婚姻的失败,并非偶然。
这背后,是熊丽“巨婴”人格的集中体现。
她不太负责任,不太会付出,好像把婚姻当成了赚钱的手段。
这样的观念问题,让她在婚姻中很难找到幸福的感觉。
而这三段失败的婚姻,也为她日后啃老的“生涯”埋下了伏笔。
啃老的现实困境经历三次婚姻的挫折,熊丽对生活感觉绝望了。
她没有选择自力更生,而是回到了母亲身边,开始了长达24年的啃老生活。那个年代的熊丽已经三十多岁了,可她从来没正式上过班。
她总是像个没长大的小孩子,一直依赖着老母亲,生活得挺轻松,啥都不用自己动手。对于熊丽的母亲来说,女儿的回归,无疑是沉重的负担。
她年事已高,却依然要为女儿操持家务,洗衣做饭。她像照顾婴儿一样照顾着已经成年的女儿,心中的辛酸,无人能体会。
94岁老人家本该好好享受晚年,可还是为女儿的将来操心不已。
她对女儿的爱,已经超越了正常的母女之情,更像是一种无奈的责任。
熊丽的兄姐们,也对妹妹的行为感到无奈和愤怒。
他们各自成家立业,生活并不富裕,却还要时常接济母亲和妹妹。
他们也曾劝说熊丽出去工作,自力更生,但每次都以争吵告终。
熊丽的蛮横无理,让他们心力交瘁。
他们深知,长此以往,不仅母亲的身体吃不消,整个家庭也会被拖垮。
2019年,熊丽母亲摔伤,需要一大笔医药费。
熊丽再次向兄姐们求助,但这一次,他们拒绝了。
长时间的努力让他们身心疲惫不堪。他们意识到,如果继续纵容熊丽,只会让她更加变本加厉。
最终,在调解员的帮助下,熊丽的兄姐们与她达成协议:他们支付医药费,但熊丽必须出去工作,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熊丽的啃老行为,并非个例,它反映了当代社会中一部分年轻人的生存状态。
这些人不太独立,总是依赖家人,不太想承担自己应有的责任,结果就变成了“巨婴”。
这种现象的背后,是家庭教育的缺失和社会支持的不足。
爸妈太宠孩子了,导致他们生活不能自理;同时,社会上竞争激烈,也让不少年轻人选择放弃奋斗,选择安逸。
熊丽的故事既让人叹息,也让人警醒。
它提醒我们,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以及“惯子如杀子”的道理。
父母的爱,应该是引导孩子成长,而不是让他们沉溺于舒适区,丧失独立生活的能力。
同时,社会也应该加强对这类人群的关注和支持,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笔者认为熊丽的故事,令人唏嘘。她的人生,被原生家庭的溺爱和自身的惰性所裹挟,最终走向了悲剧的深渊。
她的故事,让人对“巨婴”这个词有了更多思考。
在当今社会,类似熊丽这样的“巨婴”并非个例。
他们缺乏独立性,习惯于依赖他人,不愿承担责任,最终成为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造成“巨婴”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家庭教育的不足是关键因素之一。父母过于宠溺,导致孩子习惯于依赖,连穿衣吃饭都要人帮忙。
他们没有经历过生活的磨砺,不懂得责任的重量,最终成为“巨婴”。
同时,社会环境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激烈的社会竞争,让一些年轻人感到压力巨大,他们选择“躺平”,逃避现实,成为“啃老一族”。
这事儿看得出咱们的社会保障还不够完善,年轻人对将来也多少有点没底。
此外,个人性格因素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一些人天生缺乏独立性,习惯于依赖他人,不愿承担责任。
这种性格缺陷,也容易导致他们成为“巨婴”。
对付“巨婴”现象,咱们得靠家庭、社会和每个人的齐心协力。
家长们得调整教育方法,教孩子独立思考和负起责任,这样他们才能学会自己生活,勇于承担。
社会应该完善保障体系,为年轻人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支持,让他们对未来充满希望。
而个人也应该积极改变自身,克服性格缺陷,努力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
熊丽的故事,既是段痛心疾首的悲剧,又是让人深思的警钟。
过分宠溺孩子,结果往往伤到了他们。
要让孩子健康成长,成为有用之才,关键是要让他们学会独立和承担责任。
同时,社会也应该加强对“巨婴”现象的关注,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帮助,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
我们期待着熊丽能够改变自己,也希望社会能够给予更多的关怀和帮助,让“巨婴”们能够真正长大,成为独立自主的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