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的魔法:解读M1与M2的前世今生

基歪财说 2024-06-17 18:08:37

货币,这个伴随人类文明始终的伟大发明,早已融入你我生活的点点滴滴。每天清晨,当我们打开钱包,那一张张色彩斑斓的纸币,正是货币最直观的化身。

而货币供应量这一经济晴雨表的背后,又有怎样精彩的故事?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M1、M2的世界,用最通俗的语言,揭开货币供应量的神秘面纱。

故事,还得从一百多年前说起。

那一年,1913,伍德罗·威尔逊总统的一纸法案,正式确立了美联储的地位。自此,西方经济学界争论已久的中央银行制度,终于有了一个活生生的范本。作为全球金融体系的"定海神针",美联储肩负起调控货币供应、稳定物价、促进就业的神圣使命。

可是,在那个经济学尚不发达的年代,究竟该如何科学测度货币供应量,中央银行又该以什么为抓手来实施货币政策,却成了一个世纪难题。无数经济学家围绕这个问题展开探索,提出了种种理论和方案。

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终于迎来了一位开创性的人物——欧文·费雪。

费雪是芝加哥大学的经济学教授,被誉为"货币数量理论之父"。在他看来,货币存量是决定物价水平的根本因素,而要精准测度货币存量,就必须对货币进行科学分类。于是,在1961年的一篇论文中,费雪首次提出了M1、M2的划分标准,由此开启了货币数量分析的崭新纪元。

何谓M1、M2?让我们先从最浅显的概念说起。所谓M1,是指狭义货币供应量,包括流通中的现金和活期存款。你我钱包中的纸币、银行卡里的活期存款,都属于M1的范畴。这部分货币流动性最强,随时可用于日常交易,因而最能反映社会的即时购买力和交易需求。

而M2,则是广义货币供应量,在M1的基础上,还纳入了定期存款、储蓄存款等。这部分货币虽然不能即时用于交易,但也代表着一种潜在的购买力。比如,你在银行的定期存单,虽然要到期后才能支取,但终有一天会转化为现实的消费。因此,M2反映的是一个经济体中长期的货币存量和总购买力。

费雪之所以要将货币划分为M1、M2,其实是基于对货币职能的深刻洞察。在他看来,货币有三大基本职能:交易媒介、价值尺度和财富储藏。流通现金和活期存款,直接体现了货币的交易媒介功能,是经济运转的"血液",因而纳入M1;而定期存款等,虽不能即时交易,但反映了货币的财富储藏职能,是经济体的"蓄水池",故而归入M2。

这一划分,不仅在理论上获得广泛认可,也为货币政策实践提供了科学抓手。自上世纪80年代起,美联储就开始以M1、M2为参照,制定货币供应量目标,并以公开市场操作等方式对货币供应量实施调控。渐渐地,M1、M2成为全球央行货币政策的"风向标",被广泛运用于宏观调控的方方面面。

在当代中国,M1、M2同样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每个月,当人民银行公布最新的金融统计数据,M1、M2的增速变化,总是备受市场瞩目。一方面,M1增速往往被视为经济活力的晴雨表。例如,当M1增速较快时,往往意味着企业资金周转较为活跃,预示着经济向好;反之,若M1增速持续低迷,则可能暗示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另一方面,M2增速则反映了中长期通货膨胀的风险。一般认为,M2增速应控制在名义GDP增速的1.5倍以内,否则容易滋生通胀压力。

此外,M1、M2之间的比值变化,也是判断市场流动性松紧的重要参考。一般而言,当M1/M2较高时,意味着活期存款占比较大,市场资金面较为宽松;反之,若M1/M2持续走低,则往往预示着流动性趋紧,市场风险偏好下降。

当然,随着金融创新的深化,对M1、M2有效性的质疑之声也时有所闻。一些观点认为,在影子银行盛行、金融脱媒加剧的背景下,传统的M1、M2指标已不能完全反映货币供应的真实状况。诚然,这一观点不无道理。但我们也要看到,即便是最新型的货币形态,最终也难以脱离实体经济而存在,仍将接受M1、M2的考量。更何况,随着各国金融监管的日趋完善,影子银行的无序扩张已得到有效遏制。可以预见,以M1、M2为基准制定货币政策,仍将是大势所趋。

历史的长河奔流不息,货币形态也随之变迁。但不管外在形式如何演进,货币作为交易媒介、价值尺度的内核从未改变。M1、M2作为测量货币供应的重要指标,其核心地位也始终如一。正是无数经济学者和央行家的接力努力,才铸就了M1、M2日臻完善、愈加精准的辉煌。

面对经受住时间和实践检验的指标体系,我们没有理由说不。相反,我们应该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去认知M1、M2,用它们精准把脉货币供应,感知经济律动,为宏观调控提供可靠依据,助力经济行稳致远。

M1、M2或许不能反映经济的全貌,但作为观察货币本质属性的基础维度,其内在价值坚如磐石。正如有人所言:M1、M2就像经济的体检报告,尽管不能呈现身体的所有状况,但关键指标依然是判断健康的基础。

今天就聊到这里啦,如果想第一时间收到推送,可以顺手点个赞和关注~谢谢你花时间阅读我的文章。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