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在远古时代,黄帝为了寻求神灵的庇佑。决定亲临首山采集铜矿,于荆山脚下铸造一尊大鼎。经过日夜不停的劳作,大鼎终于在荆山下铸成。当这尊神秘的鼎终于完成之际,一条威严神龙从天而降,龙须飘飘,胡髯垂地,似乎在恭迎黄帝。
黄帝毫不犹豫地跨上龙背,他的七十多位忠诚的臣子和后宫佳丽紧随其后。神龙振翅飞腾载着他们,腾云驾雾,消失在茫茫天际。然而,那些未能及时登上的小臣们并未放弃,他们紧紧抓住龙须试图跟上。不料龙须被拽落,连带着黄帝那把神圣的弓也坠落凡尘,为这段黄帝乘龙飞升的壮丽传奇增添了扣人心弦的一笔。
看来黄帝那个时候就可以采铜筑鼎了。还留下了筑鼎塬这么一处遗迹。
一提起鼎,许多中国人会立刻联想到夏商周至战国时期那些庄严古朴的青铜国宝。但其实青铜文化并非中华大地所独有。在世界各地的古老文明中,人类先祖们在各自的土地上发掘、熔铸出形态各异、大小不一的青铜器具。它们承载着各国人民的智慧和辉煌,共同构筑了全球青铜时代的壮丽篇章。
研究者们一直困惑:青铜这项全球性的技术究竟起源于哪里?具体到我们中国,青铜技术是独立发展的还是从外面传进来的呢?这一系列谜团,引发了无数人的好奇和探索。
在讨论上述问题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明确一个核心概念,那就是“青铜”具体指的是什么?
铜这种金属,在大自然里就能找到现成能用的,可以说是人类的老朋友了。铜是人类最早开始认识和使用的金属之一,早在公元前8000年,我们的祖先就开始利用它了。铜及其合金打造而成的各种实用工具、武器装备乃至音乐乐器和装饰工艺品,我们都统称为“铜器”。
一开始,人们只是简单地直接拿天然铜敲打出一些小工具和饰品什么的。后来,古人又琢磨出了冶铜技术,能够制造出更加纯净和坚韧的铜制品。这种没有加入其他金属的铜,我们称之为红铜。不过纯铜这种东西,软乎乎的熔点还很高,不好整形成复杂的器物。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的应用。
在生产生活中,人们发现,在纯铜中混入锡、铅等“杂质”,就能让铜变得更加强大和耐用。比如,在铜里加入适量的锡,就能降低它的熔点,还能让它变得更坚硬,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锡青铜。同样地如果加入一些铅,就能得到铅青铜,我们通常把这些都统称为青铜。除了青铜,人们还发明了其他种类的铜合金。比如,在铜里加入一定比例的锌,就能制成黄铜;加入一定比例的镍,就能制成白铜。这些合金不仅有着独特的颜色和质感,还有着各自特殊的用途。
在中国古代人们主要使用的就是锡青铜。它的熔点介于700°C到900°C之间,这样一来,不仅更容易熔铸成型,而且做出来的东西硬实耐用了不少。所以,在古代的兵器、礼器、生活用具等方面,锡青铜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这是古代冶金技术的一大飞跃,直接推动了人类社会进入那个璀璨的青铜时代。
“青铜”这称呼跟它们刚出炉时的颜色可不大一样。那些古时候人们炼制出来的铜合金新打造出来的时候,可是金灿灿的颜色更偏向于金黄色,这在古代中国的书籍里被美称为“吉金”。不过呢,这些宝贝在地下埋藏了成千上万年之后,等考古学家们再把它们从土里挖出来。早就被岁月和环境给“洗礼”过了,表面锈迹斑斑,呈现出一种青绿色,这就像是披上了历史的外衣。所以现代人就把这种历经沧桑、外表泛青的铜合金统称为“青铜”。
说个冷知识!
1928年的时候,在河南安阳考古学家们挖出了鼎鼎大名的殷墟。这一发掘震惊了全世界!他们从地下挖出了海量的宝贝,什么甲骨文啦、青铜器啦,都是那个时代的瑰宝。当时,有些西方的学者看了这些发现以后,提出了一个挺有意思的观点:这青铜冶铜技术,可能是从咱们中国殷墟这里先传到西亚地区去的,然后又一步步扩散到了欧洲。
那么这个观点是不是正确呢?
我们下次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