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罗乾波出品 |波哥看楼市
近期,波哥看楼市注意到:
业内众多平台信息揭示,据相关知情人士称,央企华润置地近日召开了一个小范围会议,正式公布了2024年最新的组织架构调整方案。
据悉,本次调整除了组织架构大变革外,其中最大的变化就是大区职能的合并精简,还涉及众多地区公司负责人的轮动,计划2月底前全部落实到位。
目前,已明确的组织调整内容,包括:
●原有7个大区,重组为5个大区,原有28个地区公司,重组为20个地区公司
●原华北大区与原东北大区合并,成立新的北方大区
●取消华中大区
●原华中大区的武汉公司、长沙公司划归原华西大区,更名为中西部大区
●原华中大区的郑州公司,划归北方大区管理
●未来大区总经理主要承担业务督导职责,片区直接向总部汇报
值得一提的是,本轮调整中,华润置地旗下的城市公司也做出了较大的调整,部分城市合并成片区公司。重组之后,华润置地将形成华东、华南、深圳、北方、中西部五个大区,旗下部分地区公司也将进行整合,相关人员也会进行调整等。
此外,一个佐证是——在2024年新年献词中,华润置地董事会主席李欣就提出,在新的一年,经营业绩要再精进。
一前一后,一开年,华润置地,就以核心央企身份发出了自己的最强音,而惊动了众多同行。
此外,据波哥梳理,事实上,上述的调整,已经是华润置地的第三次变化了。
早在2021年,华润置地就在内部小范围发布《关于华润置地开发系统管理架构的通知》,通过管理架构、组织人事、薪酬激励变革三个方面入手,聚焦解决机构臃肿、职能重叠、效能不足等组织管控痛点。彼时,其架构调整后,华润置地就从原本的“总部做专、大区做强、城市做实”转变为了“总部做专、大区做精、城市做实”策略,对大区的职责和部门都进行了精简,逐步开始强调管理扁平化和向下授权。
尔后的2022年,华润置地又开启了新一轮的组织调整,将华东大区整合为6大城市公司;并对华润置地华东大区的管理人员也进行了调整, 部分城市总经理由于城市被合并,变成了项目公司总经理;华润置地片区公司也缩减至32个,后续又陆续缩减至现在调整前的28个。
另,据上述知情人士反映:
“而在组织与人员调整之后,本次华润组织变革还涉及到关键的管理模式变化。华润置地长期都是总部-大区-地区三级架构,其中大区以前的权责很大。
而从业务管理上来说,未来华润置地会更接近总部-地区两级管控,地区公司直接向总部汇报,据说地区公司总经理职级甚至可以与大区总平级。
这个变化就相当猛了,代表着,未来华润置地将会迎来20个地区公司赛马,谁干得好职级就能往上升,不受大区限制,空间全部打开了。”
也即,本次的组织架构优化中,虽然依然为三级管控模式,但实际上中间的“大区”的地位在弱化、只剩下督导和协调的职责;强化了总部到地区两级的直接联系,其管控半径进行了有效的压缩,增强了两者间的响应速度和效率。
而形成了类似于“哑铃型”的结构。
大区和地区类数量减少,握指成拳,越来越简单了,华润的调整尺度超过了万科、绿城等房企,侧重于整体系统的铺排,已经跳脱出单纯的业务板块角度的思考。
对此,波哥个人认为,华润比万科和绿城等,在应对未来变化的层面,有更多更深的考虑,而非后两者偏重于业务范畴的思考。
毕竟,百强房企的竞争,再也不是企业属性和业务层面的简单较量了,悲催的是,万科和绿城等还在业务层面进行思考,犹如盲人摸象,往后也不可能赶上华润置地的脚步,无需着急,慢慢看吧。
小结:
据波哥看楼市观察,综上所述,本次华润置地的组织架构的调整中,主要从结构布局、职能整合、管控模式三大方面进行了有效的优化,进而也推动其组织和经营战略方面的思考,其本质就是有效聚合企业资源、快速应对外部市场和趋势的众多变化、革除组织臃肿和不够灵敏等弊端等,以便达到能够有效抵抗趋势的风雪的重压,和“再次精进”的经营目标。
最近,除华润之外,万科和绿城等,都在不断调整自己的相关策略,拿组织架构开刀,基本都是企业发展战略重构下的切实表现和反映,如此而已,没有太多好说的。
时代巨变、天地嬗变,一众民营房企尚处于新旧轮换的大漩涡中,尚未找到真正上岸的码头;但天地和趋势之压力,已经快速传导到央国企的身上来了,以前到处撒豆成兵和跑马圈地的时代,早已不再,而成为各家公司的不可承受之痛。
组织架构变动无小事,特别是在当前这个非常敏感和压力重重的时刻。
早两年,不少央国企把民营房企的暴雷当成了对岸的烟花,曾经觉得不会伤及自身。
如今国际环境和产业趋势等,依然大雪封山,波诡云谲,未来的震荡尚未稳定,其中的端倪虽有一些迹象,但谁也不敢说,这些情况就是变化中的不变。
古话说,以不变应万变——讲的就是要回归本质、回归价值和回归自我,也即安内才能御外,央企、国企和民企、以及相关个体等,都逃不过这个核心规律的碾压。
譬如,可想一下:
为什么,保利2023年在业绩上能成为国内的一哥?
为什么,万科在不断甩卖资产的同时,要推出商业事业部?
为什么,珠海万达商管四次IPO无果,而把自己弄得一身伤?
为什么,中交治下的绿城,也开启了自己的精兵简政的避险模式?
等等
这说明了什么?
写在最后:
据波哥看楼市观察,春节前后,华润置地,以其核心央企身份,有感于时代的巨大变化,而首先提出了自己深度思考下的组织等类的行动方案,而再次震动业内,也在百强房企中了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
许多民营房企都在挣扎之中,就无需多言了;部分国企或混改类房企还在自我YY等,在这个大背景中,华润置地的敏而先行的动作,具有很多的典型意义,不知道那些稍显迟钝或自以为是的房企能否搞懂其中的圭臬?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每一个时代都会有一些敏锐者,会敬畏时代的变化,而去做深度的思考和变化,而逐步披着新的曙光和沐浴着新的霞光而走得更远更稳,而把身边的那些唉声叹气或雷声滚滚的各类个体,视为其前行的背景板。
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作为核心央企的华润置地,近年经历了三次大的变化,并且于今年年初就在组织架构和战略方面进行了有一定示范性的“调整”,充分可以看出,华润置地在理念、思维和行动等方面,跑在了很多类似性质同行的前面,也完全跳出了部分同行简单仅仅基于业务层面的思考,而具有更多的参考价值。
故而,今天,波哥对此案例进行了一些梳理和在一定的角度展开了相关的分析,希望能给各位朋友有更多的触动和思考。
核心央企,敏而先行,是其深于洞察下的反证;
部分大咖,视野有限,未走出自我设定的藩篱。
表面在变,实际上和本质上,还是原来的旧模样,与华润置地的方式差距甚远。
未来几年间或后,就可以见到其间的鸿沟乃至生死的不同境遇。
有鉴于此,综合业内近期此类变化的众多事迹来看,不同公司,在组织架构、战略谋划、模式整合、资源取舍、产业布局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异和不同,必将造成未来各企业不同的强弱或生死境况。
就这些角度来看,波哥个人觉得,华润置地,其思考相对更加彻底和全面,未来再上一个大的台阶,非常有可能。
不知你是否有同感?
欢迎与我们及时交流探讨。
本文为「波哥看楼市」(ID:bgkls2023)原创文章,其版权归我方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喜欢的敬请点赞和转发为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