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对赌裹挟
作者:郑敏芳
编辑:松壑
日前,优迅医学生物科技(下称“优迅医学”)向港交所递交了IPO申请。
这是优迅医学继今年2月首度交表后二度冲刺港交所。
招股书显示,优迅医学主要从事产前检测、精准肿瘤学及病原检测业务。
受到疫情因素的影响,病原检测需求大增,优迅医学的收入在2022年实现跨越式增长后,如今正在回归常态化。
2021年至2023年,优迅医学的收入分别为2.66亿元、5.71亿元和4.71亿元,同期净亏损分别为0.26亿元、2.51亿元和1.64亿元。
不过病原检测市场萎缩后,随着线下人流的恢复,优迅医学的产检检测、精准肿瘤学业务增长显著。2023年分别创收2.02亿元、2.1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了38.4%、925.7%。
如此增速与同行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2023年行业龙头企业华大基因(300676.SZ)的肿瘤检测业务收入增速不足3成,同期“癌症早筛第一股”诺辉健康(6606.HK)则由于销售真实性陷入了年报难产的尴尬境地。
优迅医学对于IPO有着迫切的需求。其曾经以IPO成功与否和投资机构签订了对赌协议,向后者发行了近10亿元的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
若未能在2024年末前实现IPO,则优迅医学需要向相关投资者支付近10亿元的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本金以及利息。
但截至2024年2月末,优迅医学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为0.67亿元,同期包括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在内的流动资产合计达到3.86亿元。
01
呼吸道联检竞争环伺
新冠疫情期间,各类检测方式开始走入大众的视野,促使许多参与其中的体外诊断企业斩获了一定规模的业绩。
近期二度递表港交所的优迅医学,业务主要分成病原检测、产前检测、精准肿瘤学三部分。
其中,涉及新冠病毒检测的病原检测业务2022年创收5.71亿元,同比增长了114.77%,占当期收入的比例高达70.9%。
但随着防疫形势的转变等原因,2023年优迅医学的病原检测业务收入仅为0.83亿元,同比下滑了386.2%。
这直接优迅导致医学2023年业绩的下滑,当期创收4.71亿元,同比下降了17.6%。
如此下滑幅度在一众涉足新冠病毒检测企业中仍相对可控。例如圣湘生物(688289.SH)2023年收入仅为10.07亿元,同比下滑了84.39%;同期达安基因(002030.SZ)实现11.81亿元的收入,降幅更是高达90.2%。
寻找下一个业绩增长点,是行业的共同难题。
优讯医学正在为病原检测业务寻找“第二春”,即转向发展多重呼吸道核酸检测试剂业务。
“有别于通常仅以特定病毒为靶向的传统呼吸道核酸检测试剂盒,我们的多重呼吸道核酸检测试剂盒是为了检测多种常见的呼吸道病毒,包括可能引起类似症状的甲型流感、乙型流感、合胞病毒及COVID-19。”优讯医学表示。
去年以来各地流感多发的背景下,市场确实对于多重呼吸道核酸检测试剂盒有了更多的需求。
就单季度的业绩情况来看,与美团等互联网平台合作呼吸道病毒联检的圣湘生物,今年以来的业绩已经有所回暖。2024年第一季度的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达到3.91亿元、0.8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了100.31%、35.01%。
优讯医学预期2024年完成多重呼吸道核酸检测试剂盒的注册检验。
“尽管我们预计于2024年不会从COVID-19检测中产生任何收入,但我们预计将通过病原体检测从其他来源产生更多收入,如生殖道检测服务及呼吸道检测服务。”优讯医学表示。
即便如此,但届时优讯医学能斩获多少市场份额或许还是未知数,如今多家企业均将目光瞄准了多重呼吸道检测试剂,市场竞争激烈。
信风(ID:TradeWind01)据药监局不完全统计,截至5月7日,已获批上市的多重呼吸道检测试剂盒数量(2种呼吸道病原体检测及以上)已经达到13款。
不仅如此,具备先发优势的检测企业产品颇为多样化。例如圣湘生物就推出了2种不同检测方式的六项呼吸道病原体核酸检测试剂盒,分别为多重荧光PCR法、PCR-荧光探针法。
多重呼吸道核酸检测试剂盒能否成为优迅医学的下一个利润增长点,市场仍在持续关注。
02
高悬于顶的对赌
以病原检测、产前检测、精准肿瘤学三大业务为基础,优迅医学发展了“LDT+IVD”双轨的业务模式。
LDT的全称是实验室自建检验方法(laboratory developed tests,LDT),是指由实验室内部研发、确认和使用,以诊断为目的的体外诊断方法。
一般来说,医疗器械企业以及医疗机构都不得经营未依法注册的医疗器械,但鉴于医学技术的发展较快,从临床到注册审批的时间整体较长,有关部门便推出了相关规定缓解这个矛盾。
有关部门2021年出台了《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即对国内尚无同品种产品上市的体外诊断试剂,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根据本单位的临床需要,可以自行研制,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在本单位内使用。
通俗理解,“LDT+IVD”双轨模式下,企业不仅可以销售已上市的诊断试剂,还可以提供尚未注册上市的诊断服务。
如此一来,优迅医学不仅可以通过LDT获得一定规模的收入,同时还能借此积累真实世界的数据为相关检测试剂上市申报服务。
这并不是优讯医学独有的业务模式。例如迪安诊断(300244.SZ)、华大基因等企业都在围绕该模式拓宽业绩空间。
“随着精准医疗时代的到来,个体化的治疗离不开个体化的诊断,采用新技术、新方法为临床提供精准信息成为医学检验发展的趋势,‘IVD+LDT’的‘双向、双轨’制,才能满足临床及患者的迫切需求。”迪安诊断指出,“ LDT模式逐渐合规化,将给产品线丰富且具备定制化能力、临床试验运营能力、数据积累和成果发表能力的公司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也意味着其商业化潜力将进一步释放。”
目前LDT已经成为优迅医学的重要收入来源,2023年创收2.86亿元,占总收入的比例为60.72%。
但LDT最终还是要回归至试剂检测本身是否有市场需求。
优迅医学的LDT服务涵盖了子宫内膜癌筛查、遗传性肿瘤易感基因检测、液体活检循环肿瘤DNA多基因突变检测、胎儿染色体异常等用于肿瘤或产前检测的服务。
肿瘤筛查的市场需求确实不弱。公开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新增480万名癌症患者,预计到2026年、2023年这一数字将分别达到530万、580万。
2023年,优迅医学的精准肿瘤学业务创收2.13亿元,同比增长了925.72%。
对此,优迅医学将增长的原因之一归功于线下人流的恢复。
“疫情提高了健康意识,鼓励大众更加主动关注健康,带动对癌症诊断等防治及定期验身的关注日益提高。此外,疫情期间,大量常规筛查及医疗程序延期或取消,以减低病毒传播及分配医疗资源予COVID-19患者。”优迅医学指出,“COVID-19限制撤销后,需要该等服务的患者积压,引致有关癌症的活动急升。”
但癌症筛查这门生意似乎没有那么容易,如此增长态势与行业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
2023年华大基因的肿瘤与慢病防控及转化医学类服务创收5.25亿元,同比增长了30.1%;癌症筛查公司诺辉健康在2024年伊始曾披露了一份2023年业绩预告,当期收入达到20.5亿元,同比增长率在158.9%至168.2%期间。但3月末开始却因为销售真实性问题陷入年报难产的窘境,截至5月7日其仍未披露2023年的财务报告。
优迅医学仍未摆脱亏损,2023年净亏损额仍达到1.64亿元,较2022年缩窄超3成。
但优讯医学账上的现金不多了,截至2024年2月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为0.67亿元。
不仅如此,截至2023年末优讯医学的流动负债科目下的“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金额仍达到9.92亿元。
根据优讯医学与各方投资机构的约定,若其未能在今年年末前完成上市,则投资机构可赎回这笔优先股,并加计利息。
“赎回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一经触发,可能对我们的现金及流动性状况以及财务状况造成不利影响。”优讯医学承认。
留给优讯医学的时间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