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青年网报道,欧盟委员会10月4日宣布,对自中国进口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的提议已获成员国必要支持。该决定一经公布,便遭到欧洲多方反对。“自己伤害自己”“有百害而无一利”“只会带来输家”……
欧洲多方人士认为,此举不利于提升欧洲车企竞争力,也无助于欧盟绿色转型目标,呼吁继续与中国磋商。欧洲主要汽车制造商大众、宝马、梅赛德斯—奔驰等均强调,对华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是“错误做法”,是对欧洲汽车工业发出的“致命信号”。
德国总理朔尔茨在巴登-符腾堡州库彭海姆市出席梅赛德斯-奔驰集团首座电池回收工厂落成典礼时表示,德国汽车制造商不应害怕来自中国的竞争,并再一次反对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称这种贸易保护主义的做法只会伤害德国自身。在落成典礼上,朔尔茨表示,德国及其汽车工业不必担心电动汽车的发展趋势。他说:“有些人说,中国在电动汽车方面比我们强。但德国企业不应害怕这种竞争,毕竟德国在过去几十年里也成功地抵御住了来自日本和韩国的竞争。”2023年10月欧盟启动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一年后,加征关税的锤子终于砸了下来。欧盟成员国投票表决是否针对中国出口欧盟的电动汽车征收高额关税。最终27个欧盟成员国以10票赞成、5票反对、12票弃权的结果,支持对中国出口欧盟的电动汽车征收总计最高达45%、长达5年的关税。欧盟委员会随后表示,“尽管成员国在这一问题上存在分歧,但欧盟委员会已获得通过关税措施的必要支持。”欧盟的反补贴调查,也并不能改变中国电动车在欧洲市场的受欢迎程度。随着中国新能源车的不断进步和创新,越来越多的欧洲消费者开始认可和接受中国品牌。他们看重的,是中国新能源车的性价比、技术水平和售后服务。当然,欧盟的反补贴调查,也并非完全没有道理。在全球化的今天,贸易保护主义确实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然而,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并不是通过加征关税或者发起反补贴调查来限制对方的发展,而是通过加强合作和交流,共同推动全球汽车产业的进步和发展。
据披露,在中欧电动车谈判的关键时期,欧委会想越过中方谈判的合法代表——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与中方个别电动车企搞“单独约谈”,这种做法很不地道。这件事情在中国机电商会声明中第一次被曝光,声明提到欧委会在与中方磋商的同时,又单独与部分中方企业进行价格承诺谈判。而且,这“部分企业”居然就在授权中国机电商会的12家电动汽车企业集团之内。消息传出后,舆论一时哗然,“揪内鬼”的热情很高。不久前,中方已对欧盟的这种小手段发出警告,称其不当行为会动摇整个谈判的根基。中方并希望通过中国机电商会牵头与欧盟进行谈判,为所有制造商拟定总体协议。不过,欧盟那边对中国的警告似乎有些置若罔闻的意思。东布罗夫斯基斯在一份声明中指出,在WTO的框架下,欧盟有权力向不同的公司提供价格承诺,这与中国机电商会的整体谈判并不冲突。如果欧委会执意单独与个别企业开展价格承诺谈判,很有可能存在以双重标准甚至多重标准区别对待企业问题。后续可能欧委会也面临诉讼。”中国机电商会的相关人士告诉记者。最后,目前中欧价格承诺磋商时间紧迫,个别企业这种不顾大局行为将分散资源,延误磋商进程。此前,中国机电商会向欧委会提交的价格承诺方案已涵盖所有授权企业的方案。因此,个别企业应充分考虑自身做法可行性和预期结果,回到信任中国机电商会代表行业进行整体价格承诺方案谈判的立场上来。
中国电动汽车行业的竞争优势,不是来自补贴,而是基于对电动汽车技术及电池的深入研发。美国将中国电动汽车产业作为其遏制中国战略的一部分,欧盟也盲目跟从,不仅阻碍了中欧贸易投资合作,延缓了自身绿色转型,也破坏了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在与欧盟谈判中,中方已表现出最大的诚意与灵活性,但欧方却未给出对等回应。欧盟委员会应与中方就中国电动汽车的定价机制进一步进行磋商,尽快商讨出能让各方接受的解决方案,从而避免爆发损人害己的关税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