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上汽创新研究开发总院副院长邵景峰的发言如同一颗重磅炸弹,激起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他的话语中充满了不满和担忧,对于其他车企降价销售的行为,他直言不讳地表达了强烈的不满。
邵景峰以诗意而深刻的比喻,描述了当前电动车市场的价格战:“上汽在追求诗和远方的理想道路上,却不幸被眼前的苟且现实击得粉碎。如今,整个市场仿佛陷入了一片血流成河的价格泥沼,这种残酷的价格竞争,无疑值得我们所有人深思。”
与华为、百度、小鹏、大疆等企业的代表在论坛上谈论先进技术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上汽的代表邵景峰却站在了抗议的立场上,他指出,其他车企的降价行为已经严重破坏了市场的健康生态。他的话语中透露出了上汽对于高利润模式的执着追求,以及对于市场稳定的强烈渴望。
上汽之所以如此害怕其他车企的降价行为,其背后原因也显得尤为深刻。作为一个长期依赖合资车业务的企业,上汽的利润,在很大程度上与外资合作伙伴紧密相连。如果降价过多,不仅会影响外资企业的利润,更会直接威胁到上汽自身的生存空间。因此,邵景峰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上汽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现实考量。
然而,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企业想要追求诗和远方的理想生活并非易事。上汽作为一个在合资车领域拥有数十年经验的企业,其成功的背后也离不开与德国大众、美国通用等外资企业的紧密合作。然而,这种合作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上汽自身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在面对市场变革和竞争压力时,上汽是否能够摆脱对合资车的依赖,实现自我突破和创新发展,成为了摆在其面前的一大挑战。
1984年,上海汽车与德国大众汽车公司合作,生产的桑塔纳轿车上市。当时,德国大众汽车公司建议零售价格为每辆8万元人民币。上海汽车公司不同意,直接加10万元,把每一辆车的价格定在18万元人民币,赚取了巨额暴利。后来,桑塔纳每辆车的价格,居然涨到26万元!就凭借这一点,想想看,上海汽车从国人手中,骗取了多少财富。
现在,以比亚迪为首的新能源汽车崛起,让上海汽车集团极不舒服。前年,上汽集团的董事长,不愿意使用华为的技术,说使用了华为技术,上汽集团就没有了灵魂。最后,上汽集团却把灵魂交给了一家美国企业。说这个家伙是卖国贼都不过分。而在自主品牌方面,上汽集团除了荣威这个品牌稍显亮点,上汽在独立品牌方面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虽然他们成立了研究院,但我们似乎并未看到太多令人瞩目的技术成果。
现在,面对国产汽车的大幅度降价,上汽集团又公然站出来表示强烈不满。因为其他汽车生产厂家的大幅度降价,肯定会让上汽集团凭空加价的幻想落空,让他们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坑害消费者了。他们能不愤怒吗?
希望,消费者能抛弃这些卖国的买办,不买他们的汽车。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