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贵来老师带您解读《中国书法批评史》第一百一十四讲
第二册 宋朝、金朝书法批评
北宋后期其他各家的书法批评
第四节 董逌《广川书跋》
董逌,字彦远,号广川,乃东平(今属山东)人士。在政和、宣和年间,担任校书郎一职,曾对秘阁所藏的古器书画进行考核。
靖康末年,暂代国子监祭酒之职。建炎元年(1127),率领太学诸生前往南京劝进。南渡之后,历任宗正少卿、江东提刑、中书舍人、徽猷阁待制。此外,还有《广川画跋》存世。因其曾担任张邦昌伪职而遭后人诟病,不过其论书之观点不容忽视。《广川书跋》总计十卷,前五卷为金石跋尾,侧重考据。董逌学识渊博,文笔亦善于收放自如,一改欧阳修、黄伯思、赵明诚意到即止、惜墨如金的风格,而是旁征博引,尽情阐述,议论更为宏大开阔,气势愈发起伏跌宕,为枯燥的学术研究注入了诸多文学韵味。《广川书跋》所体现出的书法批评观念在北宋至南宋之交别具一格,其中极力推崇“天机”“天才”于书法作品中的重要意义,此观念是盛唐书法理论的延续,其理论之源是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哲学。
一、论“天机”
《广川书跋》对大篆以下的诸多名碑名帖皆具鉴识之能,其论书,尤为看重“天分”“天机”“天解”。《广川书跋·为张潜夫书官法帖》言:观书仿若相家观人,得人心而后形色气骨方能知晓。古人之绝妙处并非在结构形体,而是于未有形体之前,故而神明潜达,成于内心而施于技法,其呈于书作,乃是依托。若一味追求方直、横斜、点注、折旋皆契合古法,此仅为正法之迹罢了,又怎知其所以为法?此条乃是针对《淳化阁帖》所发之议论,其称欣赏书法作品如同看相,关键在于洞察人的心灵。其认为书法的要义在于精神气质,而非具体的点画形式。若拘泥于计较点画、结构,乃是较为低劣的追求。
此种观点乃是对张怀瑾“唯观神采,不见字形”的进一步延展。《广川书跋·答庾元规帖》剖析“天机”与“法则”的关系,文中道:羲之书法,正以自然之功取胜,岂是靠积累学识所能达成!议论者不知书法存有天机,本为天性中之事,只知学习法度。至于偏离规矩、摆脱规范,不守绳墨,自行造就胜景,若言非天生所得则不可论及此。作者觉得王羲之的书法境界因自然之性称雄,其天性如此,并非刻苦学习便能达到。
《广川书跋·王密碑》指出颜真卿的书法不但源自天性,还在于对书法奥秘的敏锐感知。文中讲:太师于书法,乃天生所得,曾学折钗股,称得古人书法隐微之处,我见此碑已然尽显。此种观点与苏轼、黄庭坚的主张颇为相近。至于怎样方能让“天机”得以施展,其认为主要在于“心专”“气全”“与道合一”。在这一方面,其将张旭视作一个典型代表,《广川书跋·张长史草书》条称:百技源于道,自一心存念于内,而后能够推究事物,则于炉锤之间达到精妙而复神化,此乃趋近于道。
世人既将道与技分开,那么一旦涉及技能技艺,便不再知晓其关键精妙深藏于至精之中,这岂是依托于事者遨游于道之轨迹者所能明白!我认为张旭于书法乃是超越技法者,可以谈论此理。他放任于江津而不避风浪,知晓其未达极致,乃是未得适宜之地。故而凡是于书法,皆寄托于酒,当沉醉酣畅,不顾死生忧惧。时而振笔高呼,以抒发其郁怒不平之气。乃至头抵墨中,墨汁淋漓于墙壁,至于云烟出没,瞬间面前,醒后自视,以为神异,起初并不知晓。
如今考察其笔迹所寄托,大概真能达到这般。神定则天驰,气全则材放,致心于中而化形自然而出,此乃天机开启而无法留存。故而遇感即应,一经触发而不可更改,甚至不知是在书写。大概神者先受之而忘却书法,便自继于经营之迹。他日再有请求,其书已失,岂知县解一旦耗尽而万物之形还可再度求得至善?
此条借助《庄子》“以技进道”的理论阐释张旭的艺术奥秘。张旭的成功源于其精神纯粹,达到道与技的合一,因而他的一举一动皆源于内心的真纯,所呈现的作品也契合自然。需留意的是,源自《庄子》的“天机说”对所有人都是公平的,并非只有某些特定的人才拥有“天机”。只要一个人做到表里如一,便能使自身的才能得以释放。在董道看来,张旭由于用志不分,致一于中,故而他的天才不得不展露,甚至未意识到自己正在进行艺术创作。(全文共计:1680字)
作者:王贵来(天津书画艺术网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