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实力比东吴强大的多,为何屡次打不下东吴,还战死众多名将?

傲云历史谈 2024-05-25 03:48:19

三国时代可能是中国人最熟悉的一段历史,而在这个时代中,也涌现出了不少名臣勇将。

只不过俗话说得好:“猎狗终须山上丧,将军难免阵前亡”。

就算你能力再强,功劳再大,只要在战场上一天,其实就免不了可能死于非命的下场。

不过,一员大将是否能有个好的下场,除了跟运气有关,当然也跟自己投效的势力有关,投靠一个比较强大的势力,最后活下来的机会就多一些。

如果不幸投靠了比较拉胯的势力,那就不好意思了,平安终老的机会还是省省吧,碰上那种“不当人”的领导,甚至可能直接把你吃干抹净,到你老了还要让你当炮灰:“你不干,有的是帕鲁干”。

非常不幸的是,孙权就是这样一个领导。

实话实说,孙权的名声不好,倒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有些为孙权洗白的人,总会说什么“就是现在网络上的史盲才黑孙权,真正历史上的孙权评价挺高的”。

高吗?读读历史不就知道了?

经常被拿出来证明孙权评价“还不错”的史料,其实翻过来覆过去也就这么几个,比如辛弃疾那句“生子当如孙仲谋”,当然这话的版权其实应该是曹操的。还有陈寿那句“有勾践之奇,英人之杰矣”,然后呢?然后就没多少了。

跟对曹操和对刘备的称赞比,孙权的好评真的是少得可怜,而且如果你仔细一琢磨,这几个评价,背后恐怕都不是什么特别好的意思。

先说这个“生子当如孙仲谋”,如果是从年龄的角度看,曹操这么说孙权,也没啥毛病,毕竟孙权确实算曹操的儿子辈,比曹操小了27岁,也不能说曹操是占孙权便宜。

但道理不能这么算,首先曹操说“生子当如孙仲谋”的后半段还加了一句:“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你把孙权跟刘表的那两个“大宝贝”比,怎么看都像是“高级黑”,这就好像你在学校考试,老师夸你考的好,然后说“你比倒数第一强多了”,这话你能听吗?

这还算比较明显的,陈寿那句“勾践之奇”,要你不懂历史还真不一定能听出骂人来,勾践身上比较有名的事有哪几个?第一就是尝粪,第二个就是杀功臣,“卧薪尝胆”这个成语看着是不错,要真把它跟勾践人生一结合,那直接成了妥妥反义词了。

用这个来类比孙权,说陈寿不是蔫坏,谁信啊。

所以说这个黑孙权,算是我国历史学界“传统艺能”了,端上来后,你就不可不尝。但孙权坏,可不意味着孙权菜,或者换句话说,孙权某些方面菜,但不代表他整个都很菜。

就比如说曹操跟孙权之间的对决,实话实说,损失一点都不小。

这个结论其实挺反常识的,因为一般来说,我们都会觉得,曹操这种军事家,打个孙权这种菜鸟,那不是手拿把掐,更不要说合肥之战孙权还被张辽八百人追着十万打,孙权还因为这件事被嘲讽为“孙十万”。

但这就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进攻战和防守战,在古代的战争难度是完全不同的。

首先防守战就占据了一个主场优势,对方来打你,你有城池,或者是配合城池的防御工事,算是“以逸待劳”,只要兵力差距不是太大,那么完全可以守到对方屡次进攻不利,导致军心涣散自主崩溃。

其次,防守战不用担心后勤问题,前线的城里肯定常备大量粮草,而进攻方就不一样了,各种粮食转运一类的事情,能把指挥作战的将领烦死。

所以《孙子兵法》都说过“五则围之,十则攻之”,这意思就说,如果你兵力没有超过人家城池十倍以上,就别想什么进攻的事了,老老实实围城得了。

就这还是要在人家的支援部队都被你解决的情况下,如果支援都没搞定,先老老实实野战,打赢人家的有生力量再说。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孙权输的也不是那么离谱,本来东吴军队的私兵化就非常严重,作战能力跟曹魏没法比,再加上打的还是合肥这种战略要地,会被常年在北方作战,精通骑兵的张辽击溃,也不算特别丢人,至于那十万人,说实话,跟张辽的局部战场,能动员起来几千人就不错了。

江东那些个世家大族,哪有人真会为了孙权卖命,甚至还不好说有没有人心里想着孙权死在合肥,自己扭头当曹魏“带路党”呢。

那么,反过来说,如果曹操主动进攻孙权,下场会不会也有类似呢?

还真是如此,比如曹操跟孙权之间爆发的“濡须口之战”,就是其中的典型。

濡须口之战前后共有四次,某种程度上来说,算是赤壁之战后曹操集团和孙权集团争夺江东一带控制权的余波。

第一次濡须口之战,发生在公元212年,也就是赤壁之战结束四年后,这个时候的曹操平定了西凉一带的马超、韩遂势力,稳固了自己的大后方,于是就想要在曾经折戟沉沙的江东重新找回面子,于是就发动了号称四十万大军的庞大军力,进军濡须口一带。

但说实话,如果你说这个时候的曹操对吞并江东本身有多大的诉求,其实也不靠谱,因为曹操其实比谁都清楚,在赤壁之战后,孙权已经建立起了自己的威望,过了这个时间点,如果再想要打下江东,他要面对的就不是之前那群离心离德,一上来就先想着投降的江东士族了。

而是整齐划一,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足以跟曹操集团的大军舍命抗衡的本土阵线。

所以从一开始,曹操发动的这场战役,就注定了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曹操自己也不过是想通过兵力威胁的方式,让江东对自己低头,或者吐出一大部分利益罢了。

但这个愿望最后也没能达成,因为曹操带兵刚到了濡须口,就被孙权派出甘宁百骑劫营:“宁乃选手下健儿百馀人,径诣曹公营下,使拔鹿角,逾垒入营,斩得数十级”。

因为这个甘宁还获得了一个限定称号:“孟德有张辽,孤有兴霸,足相敌也”。

所以说第一次濡须口之战,最后基本就是曹孙两边不胜不败,相持一个多月后,曹操退兵,曹操损失了什么吗?倒也没有,但换个角度想,你进攻方不胜,其实就是败,白白损耗了无数的物资,最后给人孙权再送了威望,曹操这波多少有点大亏。

过了四年,第二次濡须口之战开打了。

这场战役的背景,跟之前孙权的合肥败北有很大关系,因为孙权拙劣的军事指挥能力被曹操一览无余,在合肥之战后,曹操马上动起了一举拿下江东的野心。

这时候曹操也不讲什么“生子当如孙仲谋”了,让张辽和臧霸作为先锋,自己亲率中军殿后,向东吴大举出兵。

但是这次曹操误判了一个重要的客观问题,那就是江淮一带在当时的环境下,经常容易爆发大暴雨,而古代行军作战,交通运输条件是第一位的,这么泥泞的自然环境,大军行军不利,就会耽误最重要的作战时机。

果然,曹操的几十万大军,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才在居巢一带成功聚集起来,而这个时候的孙权,早就准备好应对曹操的进攻了。

所以说“兵贵神速”,失去了速度优势,军队的真实实力能发挥出多少,就是一个巨大的问号。

当然曹操军队的动员力还是没的说,聚集起来之后,就马上对孙权发动了进攻,但这次进攻出师不利,还没怎么打,曹军的猛将孙观就被孙权军一箭射中。

这孙观可不是什么无名小卒,他是臧霸为代表的青州系独立军团的二把手,官至青州刺史,属于妥妥的封疆大吏,这一受伤,连曹操本人都要亲自安慰。

但无可奈何的是,孙观手上太重,没多久就嗝屁了,他这一死,曹操军队的士气受到了极大影响,曹操最后没有办法,只能选择撤兵。当然,第二次濡须口之战也不能说一无所获,至少曹操从名义上取得了孙权的服从,让曹操能够更有底气面对国内的反对派,所以其实也算曹操赢了。

但是曹操做梦没想到,第三次濡须口失败,自己的好大儿会输的多么惨。

公元220年,又是四年后,曹操、关羽、刘备相继去世,时间进入了后三国时代。

魏世子曹丕强行篡汉,自立为帝,但是光当皇帝是没啥用的,东亚讲究一个“万邦来朝”,更何况曹魏本来就只有北方,领土都不完整,于是曹丕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让孙权对自己低头。

但孙权是什么人,你曹丕的老爹我都不放在眼里,更何况你一个二世祖,于是面对曹丕的各种“暗示”都置之不理,连曹丕想让自己送儿子去当人质的要求都拒绝了,曹丕勃然大怒,自己带着东路,让曹仁带着中路,发小曹真带着西路,三面包夹,准备把孙权彻底拿下来。

这就明显看出来曹丕军事水平远不如他爹了,自古以来,用兵作战如果没有完全的准备,是绝对不能分兵的,千年后明朝的萨尔浒之战已经说明了问题,没把握还分兵,结果只能是被人各个击破,再说了,人孙权还占个主场优势呢。

孙权反倒是很清醒,他自己知道,曹丕的军事能力跟自己是“卧龙凤雏”,根本不需要畏惧,曹真那边兵力最少,也不太可能有什么实际进展,真正需要防御的,是曹仁,作为曹操手上的第一大将,曹仁战功赫赫,军事经验丰富,如果击败他,曹丕这次南征直接就会无功而返,如果打不赢曹仁,曹丕和曹真就会顺势一拥而上。

所以孙权就任命了自己一手提拔起来的小将朱桓来抵御曹仁,而朱桓也没有辜负孙权的希望,利用自己名声低微的优势,引诱曹仁放弃集中兵力,而是率领轻骑前来追杀他。

曹仁这时候也五十多岁了,估计也是飘了,觉得自己打了一辈子仗,对付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年轻能有什么问题,结果最后被朱桓引诱到濡须口附近的中洲,用火攻把大营烧了,曹仁自己跑了,将军常雕和副将诸葛虔,直接被斩杀。

这一败,直接让曹丕这次整个的南征计划彻底破灭,曹仁都打不过,更何况自己呢?而且曹仁在撤回去后一个多月就病死了,史学界普遍分析,是因为曹仁在战场上受了伤,回去之后伤势加重而死。

这下曹魏政权真的是栽了大跟头。

最后一次濡须口之战,发生在30年后的公元252年,此时篡夺了曹魏政权的司马家,为了立威派兵进攻东吴,结果在东兴一带被吴将丁奉伏击,结果被打得大败,前部将军韩综和乐安太守桓嘉被当场斩杀,这场战役以孙吴政权的全面胜利告终。

某种程度上,也是宣告了曹魏和孙吴对于淮南一带争夺的彻底终结。

所以说从濡须口之战的几十年经过来看,曹魏政权也有数名大将死在东吴手里,并不是说东吴就完全没有抵抗曹魏的能力。

实际上,这也是三国时代的一个惯有现象,那就是战役是谁主动发动,那么谁的胜率就会低一些。

从官渡到赤壁再到夷陵,几场大型的战役概莫能外,毕竟以三国时代的军事和后勤水平来说,支撑起一场全方位的大战,需要运筹帷幄和考虑的方面实在太多了,基本上不会因为个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而孙权本人虽然在军事方面被人诟病,但是这却不怎么影响东吴政权的稳定,尤其是作为一个以自保为主的政治集团,对“活下去”这件事本身的渴望,要远大于开疆拓土,而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东吴政权“自保内行,外战拉胯”的形象才在历史上如此鲜明。

废话,谁愿意为了统一天下努力啊?我们江东世祖,只想关起门来过自己的小日子罢了!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