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童还未发育成熟,为何十三四岁就要嫁人?原因其实很无奈

蜀山史道 2024-09-24 16:27:52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妍妍

编辑|妍妍

《——【·前言·】——》

古代的女子十三四岁就要嫁人,这是否让人感到匪夷所思呢?现代社会中,我们习惯了二十岁左右的适婚年龄,可在古代,女子刚刚及笄就要嫁为人妇。

这样的早婚现象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社会现实?是单纯的陋习,还是无奈的选择?为何历朝历代都默许甚至鼓励这种做法呢?

皇家带头,民间效仿

在中国古代,皇室的婚姻往往被视为百姓的表率。翻开历史的画卷,我们会发现一个惊人的事实:许多皇后在年仅十三四岁时就已经嫁入皇宫。这种现象并非个案,而是贯穿整个封建社会的普遍现象。

汉朝的张嫣皇后,年仅11岁就嫁给了汉惠帝刘盈。想象一下,一个还在玩泥巴的小姑娘,突然要承担起一国之母的重任,这是何等的荒唐。

而这样的情况并不罕见。唐朝的长孙皇后13岁嫁给唐太宗李世民,宋朝的郭皇后12岁嫁给宋仁宗赵祯,明朝的胡善祥皇后14岁嫁给明宣宗朱瞻基,清朝的孝诚仁皇后也是在14岁时嫁给了康熙皇帝。

皇室如此,民间更甚。在古代社会,皇帝的一言一行都会对百姓产生深远影响。皇室早婚,民间自然效仿。一些家庭甚至会将女儿在十岁出头就嫁出去。

这种现象在当时社会被视为正常,甚至是值得称道的。如果一个女孩到了十六岁还未婚配,反而会成为街坊邻里茶余饭后的谈资,被视为"剩女"。

思想家的背书,法律的推波助澜

古代的早婚现象不仅仅是民间习俗,更是得到了当时思想家们的认可和支持。

孔子曾说:"男子年二十而冠,有为人父之端,女子年十五许嫁,有适人之道。"墨子也表示:"丈夫年二十,毋敢不处家,女子年十五,毋敢不事人,此圣王之法也。"就连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也持相同观点:"丈夫二十而室,妇人十五而嫁。

这些思想家的言论对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他们的观点被后世奉为圭臬,成为社会行为的准则。

在他们看来,女子十五岁就已经发育成熟,应该嫁人生子。这种观念深深根植于古人的思想中,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更有甚者,这种早婚观念甚至被写入了法律。周朝就有明确规定:"男年十五,女年十三以上,以时婚嫁。"

到了明朝,法定结婚年龄更是定为男子16岁,女子14岁。法律的规定无疑给早婚现象推波助澜,使其变得名正言顺。

人口危机,生育至上

古代社会频繁的战乱和天灾人祸,导致人口数量常常处于危险边缘。以春秋战国时期为例,诸侯混战,人口锐减。仅白起在长平之战中就坑杀了赵国40万降卒。整个战国时期,因战争减少的人口高达260万。

秦末汉初的动荡更是雪上加霜。经历了诸侯灭秦之战和楚汉争霸,人口进一步凋零,降至1300万左右。当时,各地十室九空,耕地荒废,农业生产几乎停滞。

面对如此严峻的人口危机,增加人口成为当务之急。汉朝开国皇帝刘邦和其子汉惠帝接连颁布法令,鼓励早婚多育。

如果女子到了15岁还未结婚,就要缴纳5倍的税赋。相反,多生孩子的家庭则可以减免税赋。在这样的政策导向下,早婚自然成为大势所趋。

这种情况并非汉朝独有。此后的朝代,每当遇到战乱或天灾导致的人口锐减,都会效仯汉朝的做法,鼓励早婚早育。

越王勾践更是颁布法令,规定男子20岁、女子17岁之前必须结婚,否则就是违法行为,要受到严厉的刑罚。

寿命短暂,子嗣延续

在探讨古代早婚现象时,我们不能忽视一个重要因素:古人的平均寿命远远低于现代人。这个残酷的现实,成为推动早婚的重要原因之一。

夏商周时期,人均寿命仅为18岁。即使到了汉朝,人均寿命也只有22岁。唐朝时期略有提高,达到27岁。宋朝进一步提升到30岁。

直到清朝,人均寿命才勉强达到33岁。相比现代人78.6岁的平均寿命,古人的生命显得如此短暂。

在如此短暂的生命中,古人想要传宗接代,就必须尽早结婚生子。他们担心如果晚婚晚育,可能等不到孩子出生就已经离世。甚至有可能还没来得及结婚,生命就戛然而止。

除此之外,古代儿童的夭折率高得惊人,基本上在50%左右。也就是说,每生两个孩子,就有一个可能半路夭折。这背后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医疗条件差、接生技术落后、各种儿童疾病肆虐等。

就拿天花来说,它是当时最常见的传染病之一,夺去了无数孩子的生命。康熙之所以被立为太子,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曾经得过天花并痊愈,此后不会再染上这种病,夭折的风险大大降低。

面对如此高的夭折率,古人唯一的对策就是多生育。早几年结婚生子,就能多生几个孩子,增加子嗣存活的机会。这样一来,早婚就成为了延续家族血脉的必要手段。

经济压力,无奈之举

在古代社会,尤其是在普通百姓家庭中,经济压力也是促使女儿早婚的重要原因之一。虽然"多子多福"是古人的普遍观念,但实际上,养育孩子的经济负担是相当沉重的。

对于那些贫困的家庭来说,每多养一个孩子一年,就意味着要多承担一份沉重的经济负担。在这种情况下,女儿往往被视为"赔钱货"。

古人有句俗语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意思是女儿终究是要嫁人的,养大了也是为别人家做嫁衣。

不仅如此,在古代,女儿出嫁时娘家还要准备一份丰厚的嫁妆。这对于本就拮据的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因此,一些家庭会选择尽早将女儿嫁出去,以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

在他们看来,女儿早点出嫁,不仅可以省下几年的养育费用,还能早日收到一笔彩礼,缓解家庭的经济压力。

虽然这种做法在现代看来是不人道的,但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却是许多家庭不得不做出的选择。

《——【·结语·】——》

古代女子早婚的现象,既是人口政策的结果,也是经济压力的产物;既反映了古人对生命短暂的无奈,也暴露了封建社会对女性的漠视。

这种现象虽然在当时被视为正常,但在今天看来,无疑是对女性权益的严重侵犯。它提醒我们,社会的进步需要每个人的努力,女性权益的保护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0 阅读:73
评论列表
  • 2024-09-24 20:22

    我:额嗯?“丈夫二十而室,妇人十五而嫁。”这是谁说的?那敢问前世兄是否已有正牌夫人了?紫女和焰灵姬又该怎么办呢?![滑稽笑][滑稽笑][滑稽笑] 非:@_@?&%$*¥…都是玄机娘娘安排的,我也没办法呀![捂脸哭][捂脸哭][捂脸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