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专家不顾反对硬挖万历皇陵,后来怎么样了?

北纬的咖啡豆 2025-01-11 15:21:52

历史的尘埃掩埋了多少帝王的辉煌,也封存了多少未知的秘密。皇陵,作为帝王最后的归宿,承载着权力、财富和文化的沉淀,也引发了后世无尽的遐想与探寻。

1955年,新中国考古的热潮席卷而来,明十三陵的挖掘也至此成为中国考古史上一个充满争议的事件,也留下了值得后人深思的教训。

01

考古热潮

京华大地的昌平区的燕山岭下,谧伏着明朝十三位帝王的长眠之地——明十三陵。

随着明成祖朱棣定鼎北京,这片区域化为皇家最后的净土,二百年间,十三座陵墓顺山势而立,巍峨壮观,成为我国古代皇家陵寝的表率。

这些陵墓不仅仅安放着帝王的遗体,更埋藏了不计其数的珍奇古物、史书文献,它们是明朝历史、文化和艺术研究的无价之宝。

新中国的曙光初现,万业待振,考古学界也迎来了崭新的契机。

国家对于考古研究的推动与扶持不遗余力,志在探寻中华文化的源头,发扬民族精髓,并且期盼通过考古发现,为新生的国家建设提供历史的智慧。

在这股时代的浪潮中,考古学者们将目光聚焦于明十三陵,渴望撩开这座帝王陵园的神秘面纱。

吴晗,名声显赫的明史权威,时为北京市的副市长,对明朝的史事与文化有深入的钻研。

他主张开启明长陵,即明成祖朱棣的安息之地,他认为此举能够深入了解明朝的历史篇章,并将那些陵墓中的珍宝和古籍与世人分享,这不仅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更在文化上拥有非凡价值。

郭沫若同样对开启明长陵表示赞同,他们相信考古挖掘作为科学探究的关键方法,能够为历史学界提供实物证据,进一步推动学术界的发展。

02

挖还是不挖?

不过对于启封帝王陵墓的建议,始终环绕着争议。

在中国深厚的文化积淀中,皇陵被视为尊贵不容亵渎的圣地,任何开掘行为均被认为是忤逆不道。

这样的信念深入人心,无形中塑造了人们的观念和行动,哪怕在崭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这股思潮依旧若隐若现,并对考古业界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冲击。

当时担任文化部文物局局长的郑振铎,是文物保护阵线的重要人物。他强烈抵制探察明长陵的提议,认为此举违逆了中国的历史文化传承,是对先祖的极大不敬。

另一方面,郑振铎对于当时的考古技术能力持怀疑态度,忧心挖掘工作可能会给文物带来无法挽回的破坏。

同样站在反对立场的夏鼐认为考古的初衷应是护卫文物而非摧毁它们,在当时的技术环境下,开启皇陵的风险过高,是一笔不划算的买卖。

不得不承认,那时的考古技术确实受限,文物保护的意识较为薄弱,缺乏专业人才和设备,许多文物在出土之后因保护措施不足而迅速氧化、损毁,造成了不可逆的损害。

正是这些技术层面的不足,使得开掘皇陵的危险性更加显著。

尽管如此,吴晗和郭沫若两位学者依然坚持己见。他们相信考古挖掘旨在揭示历史真相,传承文化精髓,而非毁坏文物。

他们寄望于科技进步,确信文物保护手段会随之提高,有望妥善保存那些即将出土的文物。

为推动发掘明长陵的计划,两位学者携手撰写了《关于发掘明长陵的请示报告》,并获得了国家相关机构的批准。

03

定陵挖掘

1955年冬天,明长陵挖掘委员会正式成立,但挖掘工作却进展缓慢。

由于找不到陵墓入口,他们的工作一度陷入停滞。随后,掘目标转向了明献陵,即明仁宗朱高炽的陵墓,但仍然没有找到入口。

两次失败的尝试,让吴晗和郭沫若倍感压力。他们深知如果不能取得成果,将会面临巨大的质疑和批评。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将目光转向了定陵,即明神宗朱翊钧的陵墓。定陵的规模相对较小,而且据史料记载,定陵中埋葬着大量的珍贵文物,这让他们看到了希望。

经过不懈的努力,考古队最终成功觅得定陵的入口。消息传来,吴晗和郭沫若兴奋不已,立即上报国家,请求批准挖掘定陵。

可定陵的挖掘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在挖掘过程中,不断发生一些奇怪的事件,让参与挖掘的民工感到不安。

更令人担忧的是,挖掘过程中还发生了一些意外事故。1956年5月的一天,晴空万里,突然一声巨响,定陵殿前屋檐的坐兽被雷电击中,坠落在地。

一位姓谷的民工当场被雷劈死,另一位张姓民工身受重伤。

这一事件让在场的人员感到震惊和恐惧,也让当地村民更加相信定陵是“不祥之地”。尽管如此,吴晗和郭沫若仍然坚持继续挖掘,他们认为这些事件只是巧合,并不能阻止考古工作的进行。

1958年6月,考古队终于打开了定陵的地宫。沉睡了三百多年的万历皇帝及其两位皇后,终于重见天日。

地宫中堆满了琳琅满目的随葬品,金银珠宝、玉器瓷器、丝绸织物、书籍字画,数量之多,令人叹为观止。初步统计显示,定陵出土的文物逾三千件,众多属国宝级珍品。

04

考古的悲剧

定陵地宫的开启,本应是中国考古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事件,但由于当时文物保护技术的落后和保护意识的淡薄,这场本应载入史册的考古行动却演变成了一场文物破坏的悲剧。

考古人员谨小慎微地开启万历皇帝的棺椁之际,在场所有人皆被眼前之景震撼得瞠目结舌。棺椁内层层叠叠的丝织品包裹着万历皇帝的遗骸,历经三百年的岁月,尸体早已腐烂,但骨架保存相对完整。

头部呈现出一种奇特的柔软光泽,周围摆满了金银玉器和绫罗绸缎,可这些珍贵的丝织品和文物,在接触到新鲜空气后,迅速氧化变色,原本鲜艳的色彩逐渐褪去,最终变得面目全非。

最令人痛心的是万历皇帝和两位皇后的龙袍凤冠,这些精美的服饰,是明代服饰文化的瑰宝由于缺乏有效的保护措施,它们在短短几分钟内就失去了原有的光彩。

为了保护这些东西,当时的工作人员竟然用浆糊将其糊了起来,这种举措事与愿违,加快了丝织品的腐朽进程,致使这些珍稀文物全然毁坏,化为一堆难以修复的残片。

除了丝织品,定陵出土的大量古籍也未能幸免。这些古籍是研究明代历史和文化的珍贵资料,然而,由于缺乏专业的保存技术,它们在接触到空气和阳光后,迅速氧化变质,字迹模糊,纸张脆化,最终变成了难以辨认的碎片。

虽然有不少珍贵文物得以重新出现在世人面前,但毁坏的也不在少数。

更令人倍感惊诧的是,定陵博物馆建成后,为迎领导检查,工作人员竟把万历皇帝及两位皇后的金丝楠木棺椁视作垃圾,抛入山沟。

此种对文物的漠然与不敬,实在令人倍感心痛。

05

反思与启示

这次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考古挖掘应以文物保护为首要任务,在保护技术和措施未准备充分之前,绝不能轻言开展挖掘。

定陵的挖掘过后三十年,考古专家夏鼐惋惜道,若在当下挖掘,其结果会较为理想,若能推迟至三十年后,也许会更佳。

定陵事件后,中国考古学界进行了深刻的自我检视,并且开始致力于提升文物保护工作。

自此国家陆续颁布了系列文物保护法令法规,建立了专门的文物保护机构,并且培育了大量的文物保护专业人才。

考古技术迅猛发展,新的考古方式与保护技法不断涌现,为文物保护给予了强劲支撑,使相关工作得以更有效地开展。

今日的中国考古领域已获得显著的发展,考古工作者们愈发关注文物保护,强调科学化、规范化的考古操作。

在进行任何考古挖掘之前,充分的调研和筹备是必不可少的,以确保文物的安全性。

它使我们牢记,守护文化遗产、传承历史文明,是我们肩负的重大责任。 在将来的考古探察中,我们必须铭记历史的教训,以更科学、更负责任的态度,去揭示并保护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太阳]

参考来源:

央视网 发掘帝陵争论持续50年 定陵打开后万历尸骨被焚

0 阅读: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