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雪冻雨:懂了古代为啥搞嫡长子继承,就懂了村民为啥会逆行冰雪

东意和你不一样 2024-02-10 20:41:13

从这次村民给被困人员送水送饭来看,我们是个救灾救出来的国家和民族,农民依然是人性压舱石,乡村依然是现代社会缓冲垫。当这轮暴雪冻雨让现代化救援束手无策,让人性经历严寒考验时,是他们用逆行冰雪和肩挑手提,捂热了千里冰封,融化了万里雪飘。

大伙都知道人是群居动物,但中西方老铁的群居是不一样的,欧洲大陆更像“狼群式”群居,主要是因捕食猎物而协作,饿了就一起猎动物,饿狠了就猎对方,山川异域,不共戴天。

非洲大陆更像季节性的“迁徙式”群居,像非洲野牛那样迁徙路漫漫,一起做个伴。亚洲大陆,尤其是东亚,则是全天候的“互助式”群居,山川异域,以河为脉,以梦为马。

所有群居都不发展出了不同程度的集体主义,非洲因为高原大陆,地势平坦,人烟稀少等原因呈现出一副散装造型,山川异域,老死不相往来。直到今天都是这个鸟样,这也是为啥非洲老铁搞政变跟玩似的,因为黑哥们的集体意识非常薄弱,总是把个人和部落利益置于集体和国家利益之上。

西方早先走向神性宗教,后来又转向兽性达尔文,为啥?因为没有实现大一统,更没有出现像秦始皇那样“大一统式”的牛逼人王。啥?凯撒、亚历山大、拿破仑都很厉害?

呵呵!他们统一欧洲了吗?统一文字了吗?统一度量衡了吗?……都是狗熊揍性,有能力征战,没能力征服。既然欧洲没法在现实世界里淘选出牛逼“人王”,那就只能抬头看天,幻想出能够统御四方的神明,以宗教之神忽悠现实之人。

其实,在自身能力边界认知方面,我们的祖先远比西方要务实和深刻得多。所以,他们在旧石器时代就开始了集体穴居。这个“穴”就是房屋,而洞穴通常只有一个洞口,为啥?安全嘛!可以集中力量御敌。

这个“洞口”就相当于房屋前门,而后门则意味着危险,意味着要分散精力去防守,这也是为啥“走后门”直到现在都被大伙鄙视。

风水学中有句名言,“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青龙、白虎和玄武说穿了就是三面有山,用来杜绝三个方向的危险,形成“太师椅”布局,只留朱雀位进出。新石器时代,大伙从山川走向平原,但房屋却是从“半地穴式”建筑开始的,打洞上瘾,路径依赖了属于是!

因为个人力量有限,无法单独面对天灾人祸,然后大伙就从无限个人生活进入到了受限集体生活。而所谓“受限”就成了人类亘古不变的探索,也就是采取某种手段保证抱团协作系统的稳定性,就像英国早期哲学家霍布斯说的那样,“没有剑的契约只不过是言辞”。

早期,西方老铁是与神签订契约,在经历文艺复兴“人神之辩”后,虽然从某种程度上解放了“人”,但“神”依然在他们的血液中汹涌澎湃。另外,这种解放更多的是以达尔文主义为内核的,啥意思呢?

就是以兽代人,以兽性代替人性去跟神性抗争,结果又不可救药的陷入了“人兽之辩”。但这些辩论几乎都是无果而终,越辩越懵圈,陷入了“人神之辩”“人兽之辩”和“神兽之辩”的浆糊状态。就跟电影好莱坞电影《魔戒》似的一锅粥,未来,他们的终局必定会像鸠摩智那样:一生追求上乘武功,却最终武功尽失。

我们则早在西周就确立了“以人为本”的理念,而这种民本理念的起源就是救灾,为啥?因为中华文明是以农耕文明为内核的,需要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工程项目太多了。所以,从“五帝”时代开始,我们就逐步形成了集体主义解决问题的思路。

等到五帝最后一帝虞舜时的大禹治水,已经可以调集成千上万人共同协作治理洪水,进行大规模的洪水疏导,以集体之力驯服并驾驭洪水猛兽。其中,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就是舍私为公,集体利益至上的典范。

其实,上下五千年很多事情都透着集体主义理念,其中经典就是自西周确立的“嫡长子”宗法制度。这个继承制度虽被后世一再诟病,但却是一种巨大进步,为啥?因为这是个选集体最优,还是选个人最优的问题。

从个人利益来看,凭啥庶子没有继承权,很没道理嘛!但从集体利益来看,这是一种最低成本和最平稳的交接方式,是为了稳定系统而做出的最优选择,为啥?

因为立长的“长”是个客观事实,毫无疑问。而立贤的“贤”则是个形容词,很难有评判标准,除非蠢得像阿斗那样肉眼可见,否则你说你贤,咋就贤了?贤哪了?我说你贤个大锤子,我比你贤得多,结果就是打成一锅肉糜粥。

秦朝胡亥夺嫡、曹魏夺嫡、西晋八王之乱、汉朝七国之乱、唐朝玄武门之变、明朝靖难之役、清朝九子夺嫡……兄弟反目,骨肉相残,人生无常,大肠包小肠,下场都老惨了!

标准模糊,就是没有标准。所以,这事的核心并不在于立长立贤,还是立小三,而是在于用制度确立法统,让事情变得已知和透明,把内斗扼杀在萌芽阶段,避免国家内斗,以此来斩断个人私欲,消灭灰色空间。毕竟上流社会人,总喜欢干点下流事。

从这个角度看,大禹时代的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再到西周“嫡长子”,其实都是进步,是无数鲜血所泡出来的政治智慧,那就是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个人利益必须服从集体利益,服从大局。此后,如何维护集体利益就成了历朝历代政策制定的底层逻辑。

接下来,我们从儒家角度聊下我们为啥是个英雄辈出的民族,为啥每到危难时刻总会有人力挽狂澜。

一直想聊这个话题,这次算是蹭个流量吧!否则平时聊这玩意压根就没人看,但一个人如果连文化根脉都搞不清,文化自信从何谈起?

“人命在天,国之命在礼”,周公以宗法为基石,以礼乐为外在统战了整个封建社会。所谓“宗法”就是以血缘为纽带和依据,建立等级关系,然后再用礼乐维持这种等级关系,也就是“礼乐不可偏废,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

但是,总是要但是的,这套制度更多的是在上层社会运行,是王公贵族之间的润滑剂,老百姓才没闲心穷讲究呢!这也是为啥礼记中会有“礼不下庶人”的说法。

那普通百姓咋领会上层精神呢?对咯!儒家就是礼乐制度的下沉和延伸,下沉至底层百姓,延伸至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不仅涉及到人类生命价值的构建,还将其演变成各种行为规范,核心就是“天下归仁”“仁者爱人”“修身养性”和“重义轻利”等。

但现在有个魔幻现象,很多上层精英不喜欢孔子是可以理解的,但很多普通人也诟病儒家,甚至嘲笑解构孔孟,就实在让人无法理解了。

比如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妻,择其靓者而娶之。”说实话,对于弱势群体而言,“仁者爱人”的民本思想才是公平公正在文明层面的压舱石。

在当今世界主要文明中,摩西说:我是神的仆人;耶稣说:我是神的儿子;默罕默德说:我是神的使者,然后他们就开创了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影响遍及全球。而孔子却说:“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而求之者也。”……

啥意思呢?意思是这世上既没有神明,也没有先知,只有人才是真实存在的,只有不断学习才能知道。

“人”是整个儒家体系的前提和必要条件,一人为“大”,二人曰“天”,“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有教无类”……只有不断学习和请教,人才能成为“人”,才会懂得“仁者爱人”,拒绝奴役、征服和歧视,才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看到没,我们在2500年多年前就认识到了人的本质,就确立了人的尊严,就焕发出了人性的光辉。

然而,今天依然有人觉得自己高高在上,甚至认为自己才是人,而别人不是人。如果一个文明不把彼此当人,不站在“人”的层面来理解人,那这个文明就不是“人的文明”,而是神的文明,是兽的文明,是屠戮和剥削人类的文明。

油管上有个哈尔滨万人蹦迪的视频,有位韩国人评论,“他们都没有矛盾吗?怎么能融合在一起?”我勒个去!这就是非人文明的无知,脱了衣服是禽兽,穿上衣服是衣冠禽兽。

其实,只有人的文明才会将彼此视为平等之人,才有可能融合。否则,就是不平等的人神之约与人禽之交,没有平等可言的融合,就是个大锤子!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意思是一个没有仁德的人,怎么可能真正实行礼?一个没有仁德的人,怎么可能真正运用乐?

孔子通过对礼、乐的追问,揭示了仁德与礼乐的关系,仁德为里,礼乐为表,仁德与礼乐是本质与现象的关系。离开了仁,礼就不成其为礼,人就不能成为人。而没有礼,就无法定亲疏、决嫌疑、辨同异和明是非。

“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只有仁者才能不偏不倚不抱私心,真正做到喜欢人和憎恶人。同样,人的情欲只有用“仁”加以控制,才能真正做到随心所欲而不踰矩。因此“人而不仁,则人心亡矣“,就是人如果没有仁德之心,那就不是人,就是行尸走肉。

所以,儒家虽然源于礼乐,礼乐又源于血缘等级,具有其时代局限性,但“仁”直到现在都是非常伟大而普世的价值。有些人说,当年没有国君喜欢孔子,你可拉倒吧!其实,国君都喜欢孔子,真正不喜欢孔子的是权臣,为啥?

因为权臣都喜欢“下克上”,而子老曰“君君臣臣”;因为权臣都喜欢跳大神蒙人,而孔子却劝人敬鬼神而远之;因为权臣都喜欢以人殉夹私货,孔子却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看到没,孔子那套东西就跟孙悟空紧箍咒似的,是为权臣量身定做的枷锁和小鞋,权臣如果喜欢才有鬼了。

同样,你天天跟你老板去讲孔子,劝他“克己复礼为仁”,要多为员工考虑,少榨取剩余价值,估计你老板大耳刮子就扇过来了。

那如何才能做到心中有“仁”呢?啥?“人之初性本善”?拜托!那只是美好的“儒家梦”而已。要实现梦想还得靠“修身养性”,咋修养呢?孔子鼓捣出了一堆方法:“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说穿了就是要去觉醒和思考“人禽之辩”,从而建立超越兽性的人性,并以世俗社会性去遏制人的动物性,从而建立一个超越动物的人化世界。

钱穆先生将人的生活分为“身生活”与“心生活”,也就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两者虽相通却不合一,但心生活是主,是目的;身生活是仆,是手段。身生活是暂时性的,就像一个漏斗,水过而不留,心生活则是永久的,用一杯水的单纯面对一辈子的复杂。

有些有钱人常说啥都不缺就缺快乐,其实就是心生活匮乏,这也是为啥儒家倡导“反求诸心”,寻找人生的意义。咋找呢?“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朝闻道,夕死可矣”……这是啥?

这就是“天下归仁”,要在个人微观层面寻求“重义轻利”的正义感,在宏观集体层面寻求“天下为公”的使命感。

其实,这就是传统儒士的奋斗路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个从个人微观走向集体宏观,从身生活到心生活的过程。怀揣两块钱,胸怀五百万。

“穷则独善其实,达则兼济天下”“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孔孟二位长老在修身养性基础上,逐步将儒家从个人提升到了重义轻利和家国天下的高度。

在儒家思想和伦理体系的熏陶下,润物细无声,每个受儒家思想影响的读书人,都想做一名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大丈夫。每个成长于儒家伦理环境中的普通人,都想做一名为天下兴亡而尽责的匹夫。

总之,就是鼓励大伙积极参与国家集体事业,为社会发展做贡献,这种积极入世的心态就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中华民族长生不灭的根本原因。

而佛家那种提倡顿悟放下和消极出世的方式,是很难干成大事业的。这也是为啥二战后真正完成工业化并成为发达国家的,只有儒家文化圈的几个国家。

近代,当我们经历积贫积弱的百年苦难时,无数从儒家土壤中生长出来的“大丈夫”前赴后继,最终挽狂澜于既倒。其实,这并非偶然或运气,而是饱和式探索、群体式冲锋的必然结果。因为四万万匹夫就是基数,基数足够大,就可以催生出足够多的“大丈夫”。

有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有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有秋瑾“拼得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有“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有“百折不挠,天下为公”,有“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所以,我们能挺过每一个难关,走过每一道险隘,都不是例外论,而是概率论,为啥?因为我们有足够厚的血条长度,有足够多的英雄群体支撑我们走向胜利和辉煌。

这篇就打算写到这了,算是春节前最后一篇长文吧!祝大伙春节快乐,龙年吉祥。文末再叨叨几句:

从疫情时的一声令下,无数普通人逆行疫情,若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到重庆火灾时的灾情即命令,消防官兵和志愿者拼劲全力,把灯光汇成星河,筑起“防火长城”;再到此次暴雪冻雨,大伙逆行冰雪,为受困车主送去热水热饭,融化冰雪……

所有这一切都说明我们的儒家文化伦理还在,说明我们正在重回文化自信,说明危难时刻,我们依然可以和先辈一样,无惧苦难,不计小我,敢于用家国天下的情怀,撑起中华民族的天空!

全文完,如果觉得写得不错,请随手点个赞,感谢阅读!

6 阅读:73
评论列表
  • 2024-02-19 13:39

    写的[点赞]

  • 2024-02-25 03:08

    华夏皆匹夫[点赞][点赞][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