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畏威不畏德,庸人敬恶不敬善。清醒辨是非,坚守道德心,方显人性光!“小人畏威不畏德”,——《菜根谭》
品德低下之人,往往对威严权势心存畏惧,却对道德教化不以为然,此类人,其心多诡诈,行多狡猾,唯利是图,鲜少能被仁义道德所感化。
正如《论语》所言:“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德治之于小人,犹如春风化雨于顽石,难以奏效,故而对小人过善,非但无以感化其心,反可能使之视为软弱可欺,终致自身受损。
“庸人敬恶不敬善”,此言揭示了平庸之辈往往对强权恶势力表现出莫名的敬畏,而对善良正直之人却缺乏应有的尊重,此等心态,源于内心的卑怯与无知,他们误将凶悍暴戾视为力量,将温婉良善视为无能。
正如《增广贤文》所叹:“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庸人之眼,不识善恶之真谛,易为表象所迷,故与其过从甚密,非但不能得其助益,反可能受其拖累,鉴于此,古之智者教导,待人接物需明辨是非,区别对待。
在古希腊的寓言中,有一个关于太阳和风的故事,风和太阳争论谁更强大,他们决定通过让一个行人脱下外套来决出胜负。风猛烈地吹,但行人紧紧抓住外套,太阳则温柔地照耀,行人很快感到温暖,便脱下了外套,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温暖和善意往往比强制和严厉更有效。
历史典故中也不乏这样的例子古代的君主如果过于仁慈,往往会导致权力的滥用和国家的衰败,北宋时期的宋仁宗,因其过于仁慈,使得朝政日益腐败,最终导致了北宋的灭亡。
这些故事告诉我们,过度的善良如果没有原则的支撑,可能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在现代社会,经常看到所谓的“好人综合征”,好人往往不被人尊重,甚至被人利用。
如果你总是对别人好,别人就会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而不会感激你,而那些偶尔表现出善意的人,则会被人们记住并感激,那么如何在保持善良的同时,避免成为他人利用的对象呢?
建立健康的心理边界是关键,这意味着,你需要明确自己的底线,并在必要时坚定地维护它。
同时学会说“不”,不要害怕拒绝那些侵犯你界限的要求,自我肯定也非常重要,你需要相信自己是有价值的,不需要通过不断的善行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必须认识到,真正的善良不是无条件的妥协,而是在尊重自己的基础上,给予他人适当的关怀和支持。正如莎士比亚所说:“慈悲是高尚的行为,但它应该在智慧的指导下。”
俗话说:“最难莫过斗小人”。人生在世,小人防不胜防,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比起坏人,小人更可怕,坏人就只是坏,而小人不但坏还是阴险狡诈,常常暗箭伤人。
阳奉阴违,无中生有的,两面三刀的,唯利是图,不择手段,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那种两面三刀、人前一套背后一套、刚才还在夸你,一转身就说你坏话的小人。
纵观历史,古今中外无数的中成名仕都陷入小人的算计中,列落入小人的陷阱,先秦的伍子胥,南宋的岳飞,明朝的王阳明等等,很多中层都受到了小人的暗算,吃尽了小人的苦头,命运多舛,令人可叹。
如曾国藩就建议:“勿与君子斗名,勿与小人斗利。”君子看中名望,不要跟他争名望。小人看重利益,不要跟他争利益。
《菜根谭》有言:“人生最该思虑的事情,就是避开小人的利益点。”
《道德经》中说: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为什么古人总说“得罪君子也不要得罪小人”,因为小人没有底线,一旦与之强硬的去针对时,必然会给自己招致祸患。
小人就是短视之人,往往小肚鸡肠,只看眼前,可以不惜损人利己、见利忘义又得意忘形。所以,必然“升米恩,斗米仇”。最后还是一句话:“画皮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多给自己留点心眼,保全自己,才是明智之举,“小人既指性格卑劣,行事不端的烂人,也可以是指那些处于弱势地位、没有权势的卑微人物。
面对这些小人应该怎么办?很简单,要坚定自己的信念,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同时也需要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不要过于容忍那些不正确的想法和做法。
不忘记自己的本心,做一个本分实在的好人,人生就已经赢了,不刻意,不委求,尊重自然的结果,自己才能活得高贵。
欢迎大家品读中华大家读书会!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播正能量!
感党恩.向党学.悟思想·跟党走!
感恩家庭幸福和睦.厚德载物!
感恩天地滋养万物!感恩国家培养护佑!
感恩父母养育之恩!感恩恩师谆谆教导!
祈世界和平!国泰民安!阖家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