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谓“一人做事一人当”,即使是在古代,很多残忍的刑罚也都只作用于一人之身。诸如宫刑、凌迟、炮烙等。只有一类刑罚牵连甚广。
那就是常出现于文艺作品中的——诛九族。
顾名思义,这个刑罚不仅作用于犯人自己,还牵连犯人的亲属,简直就是一场大型“家族消消乐”。
不过,古语有言:“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难道真的没有人在诛九族时逃跑吗?
对此,古人表示:不跑的才是聪明人,没准还能留得一命。但要是逃跑,那肯定必死无疑。
为啥?诛九族时跑得掉吗?生活在封建时代的人们一听到诛九族这事儿,心里就是直发怵,原因嘛,大家都明白,一旦摊上这事,整个家族都得上演绝望求生。
无论自己是否参与犯罪,都无法逃脱这场浩劫。因此,很多人会选择在行刑前自杀,以保留最后的尊严和清白。
然而,自杀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对于那些无法自杀或不愿自杀的人来说,他们真的没有别的出路了吗?
众所周知,古代和现代可不一样。没有遍布大街小巷的监控探头不说,就连画像也十分潦草。
古代通缉令在细节描绘上可能存在较大误差。上面的画像受到画师个人技艺和想象力的影响,其准确性难以保证。
因此,不少现代人认为只要跑出社交圈,到一个没人认识自己的地方,就可以逃避刑罚。再不济,山高皇帝远,跑到现在的广西,海南等地,朝廷就是想抓也抓不到了吧。
上面的说法确实有一定道理,但向外逃跑的立足点在于,犯人及时收到消息,并且能从家中跑掉。但在诛九族的情况下还想跑,那可就难上加难了!
首先,通信就是个问题,古代可没咱们现在这么方便,手机、网络这些统统没有。那时候,出门全靠走,通信全靠吼。最快的也就是骑马送个信,还得担心路上别出啥岔子。
一旦朝廷下了诛九族的令,各方面的人马那是速度飞快,该围的围,该封的封。想跑恐怕只有插上翅膀。
距离近的还好说,有些官员人在京城做官,老家距离京城千八百里远。犯人通信还没传出去,恐怕就已经被朝廷拦截。
远在老家的亲人们压根不会想到,不孝子孙犯罪还能牵连到自己身上。
而且,别看古代通缉令上的画像不那么真实,但当时人们找逃犯可是很有一套。
首先,他们会贴个通缉令,上面写上逃犯的姓名籍贯等详细信息,在古代人口流动不大的情况下,光是这一招就能拦住不少逃犯。
此外,古代大多数朝代都有严格的户籍制度,大家互相监督,看到陌生人或者可疑的人就得报官。如果哪家胆敢窝藏逃犯,十里八村都要受罚。
还有就是,古代人出门都要有身份证明或者路引,逃犯没有这些,很容易被查出来。
要这么说,碰上诛九族就必死无疑了?
其实还真不一定。
不跑的都有哪些办法能活命?俗话说的好:“一朝皇帝一朝臣。”在古代,不同皇帝当家,对罪犯和他们的家人的处理方式相差可谓是云泥之别。
就拿汉朝来说,汉文帝时期法度比较严,不允罪犯赎罪,但到了汉武帝时期,就允许犯罪的人花钱赎罪,没钱的也有其他办法。
据说,飞将军李广当年被匈奴抓了逃回来,按规矩打了败仗得砍头。好在李广家里不差钱,直接花钱免灾,成了平民百姓。
这种方法自然也可以套用在诛九族,夷三族之类的法令上。要是家里人被牵连了,说不定也能用钱救一命,毕竟还是那句话,钱是王八蛋,背着皇帝使劲赚。
不过,这一套也得看情况,要是皇帝盯得紧,或者闹出了什么逃犯之类的事情,那你就别想留命了。但如果皇帝老爷心情好,可不就能保下一命。
还是汉武帝时期,李陵带着五千步兵跟匈奴干架被俘。朝廷里传出声音,说他已经叛国投敌,汉武帝大怒,要杀他全家。司马迁看不下去,为他说好话。
结果汉武帝一生气,就要砍司马迁的脑袋。司马迁没钱赎命,又不想死,最后就选择忍辱负重,受了点罪,这才保住了一条命。
当然,面对这种株连全族的情况,运气也是保命的重要因素。
还是老朋友李陵,被俘虏后,就留在匈奴,虽然全家被杀,再也不能回到中原,但好歹是留下一命。
根据李陵的经验,咱们可以大胆猜测,如果自己真的被牵连,可以逃往国外。 但逃跑的难度相应也更大一些。想要活着到达目的地,需要的运气也不是一星半点。
除了李陵以外,还有一个“超级幸运儿”——方孝复。
这哥们可是方孝孺的弟弟方克勤的儿子,不管怎么算,他都在九族之中,可以说是必死无疑。更别提方孝孺非要跟朱棣对着干,被判处灭十族。
挨宰的时候,就连方孝孺的不少学生朋友都没逃脱。方孝复又是怎么活下来的呢?
原来,早在洪武二十五年,方孝复就因为上书惹恼皇帝,被贬谪到庆远卫戍守边疆,从此沦为军籍。
正所谓,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殊不知,正是因为被贬到庆远卫戍边,有了军籍身份作为护身符,方孝复反倒躲过了那场大难。
当然了,除了方孝复以外,方家人还有不少逃出生天的。毕竟,万历年间,朝廷要释放那些因方孝孺案受牵连的后裔时,可是有足足1000多号人跳出来申请释放。
之所以会有这么多人,当然不是因为朱棣故意要留活口,而是因为方孝孺被灭十族这事儿办起来实在是太复杂了,总会有那么几个漏网之鱼。
这些人虽然活了下来,但很多时候,死了一了百了,活着的人面对痛苦的生活将会更加绝望。
跑掉就万事大吉了吗?被诛九族的人就算是跑了,那日子也真是难熬到不行!
首先,咱们得明白,犯了诛九族这种大罪,那就相当于成了“通缉犯中的VIP”,全国上下都在找。不光官府会贴出罪犯的画像,把名字、长相、特征写得一清二楚。
就连走在街上,都得时刻提防着,生怕哪个眼尖的认出了自己,然后大喊一声:“抓住他!”那场面,想想都刺激。
其次,往哪儿跑、怎么跑也是个问题。古代可没有高铁、飞机这些便捷的交通工具,最快的也就是骑马了。可这些老爷夫人,少爷小姐们从衙役们手中买下一条命,恐怕就已经将家产消耗的所剩无几。
而且,无论古代还是现代,马匹全都贵得吓人,逃亡的人哪有这条件?
就算真的有钱买了马,一路上也是关卡重重,官兵盘查得紧,一不小心就被逮住了。所以,大概率得靠两条腿,翻山越岭,走小路,那滋味,可不好受。
再说住的地方,犯人不能住客栈,不能进人家家里,因为谁收留了他,谁就得跟着倒霉。所以,这些人大概率只能找些山洞、树林子之类的地方凑合过夜。
可这些地方蚊虫多、野兽出没,晚上过夜必须得提心吊胆,否则一不小心就成了野兽的晚餐。
吃也是个大问题。已经成了犯人,就不能去餐馆吃饭,不能买粮食,只能自己想办法解决。摘点野果、打点野味,勉强填饱肚子。可这些东西哪能满足正常人的营养需求?时间一长,身体肯定垮掉。
还有,作为朝廷重点通缉犯,这些人还得时刻提防着那些见钱眼开的人。他们可能会为了赏金,向官府告密。
所以,他们必须得小心翼翼,不能轻易相信任何人,哪怕是曾经的朋友或亲戚。这种孤独和无助的感觉,一时半会儿可能没什么,但时间一长必定会让人崩溃。
除了物质上的困难,心理上的压力也是巨大的。犯人会不断地自责和内疚,觉得自己连累了家人和朋友。担心他们的安危,会想知道他们是否也在逃亡中受苦。这种情绪会不断地折磨着人犯,让他无法安心地逃亡。
而且,作为朝廷重要通缉犯,这些人还得时刻关注着朝廷的动向。万一哪天朝廷大赦天下了呢?或者自己的冤情被平反了呢?
虽说这样的机会实在是太渺茫了。但毕竟也有前辈成功等到平反的事例,这样一来,犯人就只能像被胡萝卜吊着的驴一样,凭借微弱的希望,来支撑自己活下去。
当然了,也有一些人会选择隐姓埋名,过上普通人的生活。
正所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让那些过惯了富足日子的人重新下地干活,恐怕不比剥层皮容易多少。
结语:好在,诛九族这种刑罚作为封建皇权用来拿捏老百姓的狠招儿,在1905年就被逐步废除。生活在和平、法治的社会现代人,再也不用担心一人犯错,全家株连了。
参考资料:
《明史纪事本末》
《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