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山西遭遇罕见暴雨。郭金胜爷爷守护了20年的崇明寺危在旦夕。这位65岁的老人顶着瓢泼大雨,连夜往寺里搬塑料布。
"雨水别想碰我的宝贝一下!"爷爷嘴里嘟囔着,手上动作麻利得很。
说起这场暴雨,简直吓死个人。一周时间,下的雨量差不多等于前一年的五分之一!整个山西省175万人受灾,2。8万处古建筑岌岌可危。
郭金胜爷爷从没见过这么大的雨,路面都被水灌满了。
最要命的是,崇明寺大殿开始漏雨了!水从屋顶的瓦片缝隙往下淌,郭金胜心都碎了。北方的古建筑为了保暖,瓦下都垫着厚厚的干土。
郭金胜连夜跑到村里的供销社,买了一堆塑料布。他爬上房顶,把漏雨的缝隙一个个堵上,又把殿内的佛像都盖得严严实实的。
接下来的几个晚上,他愣是不敢合眼,一直在寺里巡查,看看哪里还在漏水。
回想20年前,郭金胜还是个不情不愿的守护人。那会儿文物局一位科长三顾茅庐,才把他劝来看寺。崇明寺那时候可真是个"破庙"啊!荒郊野岭的,房子东倒西歪,连个像样的住处都没有,更别提水电了。
可就这么个"破庙",却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佛殿可是宋代留下的木构建筑,整整1000年的风雨啊!郭金胜一想到这,心里就觉得沉甸甸的。
就这样,他留下来了。
20年来,郭金胜的日子过得像上了发条的钟表。凌晨3点起床,把60多间房巡视一圈。早上8点开门迎客,晚上5点关门送客。
一天两遍,雷打不动。每到雨季,他都特别心慌,生怕哪里漏了水。
这次暴雨,郭金胜和大雨斗了整整一周。
现在,郭金胜已经把崇明寺当成了自己的家。他常说:"只要有一口气在,就要把这个责任承担起来。"看着那些来参观的游客,郭金胜的眼里闪着光。
有人问郭金胜,守着这么个破庙值不值得?他总是笑呵呵地说:"值啊!这可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要是在我手里出了岔子,那我还有脸见人吗?"就是这份责任感,支撑着郭金胜和无数像他一样的文物守护人,日复一日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说起守护文物,就不能不提冯开平。这位汉子36岁那年接手了金灯寺,一守就是20年。啥?你问为啥36岁就去当守护人?那可是一段不得不说的辛酸史。
冯开平原本是个协警,干了10多年。突然有一天,文物局的科长找上门来,说是让他去守金灯寺。
可那位科长三顾茅庐,硬是把冯开平说动了。"就试试吧,一天10块钱补贴。"冯开平想着反正就试个两三天,谁知道这一去就是20年。
金灯寺可不是一般的地方。它坐落在山西平顺县东南与河南林县交界处的林虑山上,海拔1500米。寺里有十四个石窟,三十七个佛龛,五百多尊佛像,都是北周时期的珍贵文物。
说白了,就是个宝库。
冯开平刚来的时候,可是吃尽了苦头。寺里没水没电,他就靠着一个麻袋,装着铺盖、衣服、毛巾和脸盆,硬是在山上扎了根。
那会儿去镇上,得走两小时山路,穿越隧道和绵延的山脊。
守护文物听起来很风光,可实际上危险重重。1996年的一个夜晚,冯开平就遇上了两个"女施主"。这俩人说是来上香的,还要在寺里过夜。
冯开平好心给她们煮了稀饭,谁知道这稀饭里有猫腻。
第二天一早,冯开平发现自己被下了药。等他清醒过来,三座珍贵的浮雕已经不翼而飞。这可把他心疼坏了,一口气狂奔25公里去报警。
可惜那时候技术有限,文物再也找不回来了。
这事没过多久,又来了四个年轻人。冯开平已经学乖了,寸步不离地跟着他们。可还是中了圈套,被捆了起来,扔进了厨房。
这回文物倒是保住了,可冯开平却挨了一刀。
经历这些事,冯开平说他"看见年轻人就怕"。可即便如此,他还是坚守在金灯寺。为啥?"文物要是丢了,那可能一辈子都找不回来了。
"冯开平说这话时,眼里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20年来,冯开平的日子过得清苦又孤独。他一年四季都囤着土豆在吃。炒土豆片,水煮土豆,能吃就行。
困难的时候,发芽的土豆都吃过。有一回,他妻子上山探望,看到空荡荡的寺庙和碗里吃剩的半块土豆,一言未发,只是在离去的时候悄悄抹泪。
可就是这样的日子,冯开平却坚持了下来。他说:"我们这些人就是文物的守护神,不管多苦多难,也得把老祖宗留下的宝贝守住。
"这份执着,这份坚守,让人肃然起敬。
说起和盗墓贼斗智斗勇,65岁的赵福泉爷爷可是行家里手。他守护的是山西省高平市孝义村郊外的祁贡坟,一守就是20年。
这位老爷子的故事,简直比电影还精彩。
祁贡坟虽然名气不大,可是珍贵着呢。赵福泉就住在祁贡坟旁边的一间简陋土屋里,日夜守护着四座碑亭。这工作听起来简单,可实际上可累人了。
赵福泉从来都是穿着衣服睡觉,生怕一个不小心,文物就被偷走了。这哪是睡觉啊,简直就是打盹儿。为了不让自己太孤单,他养了10多条狗。
这些狗可不是宠物,而是他的"四脚助手"。
有一次,赵福泉做了个可怕的梦。梦里有人在哭,接着几声狗吠把他惊醒了。他一下子就意识到不对劲,翻身就往外冲。
果然,院子里有两个黑影鬼鬼祟祟的。
赵福泉的黑狗奋不顾身地扑上去,咬下了小偷的一只鞋子。可惜,还是让他们翻墙跑了。几天后,这条勇敢的黑狗就被人毒死了。
赵福泉心疼得不得了,可他知道,自己的任务还得继续。
可惜,这些忠诚的小伙伴没有一只能活过两年。为啥呢?都被盗墓贼给毒死了。每次失去一条狗,赵福泉都伤心不已。
但他还是会再养一条,继续他的守护使命。这种坚持,真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在山西,像赵福泉这样的文物守护人可不少。整个省有近3万处古建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数量在全国所有省份中最多。
可以说,每一个文物背后,都有一个像赵福泉这样的守护者在默默付出。
守护文物这活儿,说白了就是和时间赛跑。赵福泉常说:"我们这些老家伙,就是要和盗墓贼比耐心。他们等一天,我们就守一年;他们等一年,我们就守一辈子。
这份执着,不仅感动了文物,也感动了人。有一次,赵福泉在祁贡坟遇到了祁贡的后人。那人二话不说,塞给他200块钱表示感谢。
赵福泉虽然没收下,但心里美滋滋的。
20年来,赵福泉和他的"四脚助手"们,守护着这片看似平凡却充满历史的土地。他们的故事,或许不会被写进教科书,但却是中华文明传承的活证据。
每当夜深人静,赵福泉坐在土屋前,看着月光下的祁贡坟,心里总会涌起一股自豪感。他知道,自己守护的不只是几座碑亭,而是一段历史,一份文化,一个民族的根。
这就是我们的赵福泉爷爷,一个普通却又不普通的文物守护人。他用20年的坚守,诠释了什么叫做"国宝"。
说起文物守护,可不只有爷爷们在发光发热。来认识一下王改英大姐,她可是守护了铁佛寺整整50年的"铁娘子"。
这位大姐的故事,简直就是一部活生生的"铁佛寺传奇"。
20岁那年,王改英嫁到了这个村子。从那时起,她就跟着婆婆一起守护铁佛寺。说起来,这个寺庙和她家还真有缘分。
铁佛寺的西厢房,原本是土改时分给王改英婆婆一家的。
那会儿可是动荡年代啊!可婆婆硬是守住了寺里二十四尊塑像,保住了这些珍贵文物。婆婆去世后,王改英的丈夫也离开了人世。
就这样,王改英接过了守护的接力棒。这一守,就是半个世纪。
每天早起打扫院子,这是王改英雷打不动的习惯。晚上睡觉时,她的床头还贴着"恪尽职守"四个大字。这不是装样子,而是她对自己的要求。
王改英常说:"这些佛像可都是看着我长大的,我可不能让它们失望。
有时候,王改英一个人看着寺庙里的释迦牟尼,就觉得这是她们一家和铁佛寺的缘分。她的子女都是在这儿长大的,小时候也常在这儿玩耍。
对王改英来说,守护铁佛寺,就是守护自己的家。
王改英的坚持,不仅感动了文物,也感动了村民。在当地,她因为守护文物而受到村民们的尊重。这种认可,让她觉得自己的付出是有意义的。
守护文物这份工作,可不是轻松活。王改英经常要面对各种挑战。有次下大雨,寺庙漏水了,她二话不说,顶着大雨就往房顶上爬。
村民们都说:"改英啊,你可悠着点,别摔着了。
50年来,王改英见证了铁佛寺的风风雨雨。她看着破旧的寺庙一步步修缮,看着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参观,看着年轻人对文物保护的兴趣日益浓厚。
每一次变化,都让她心里充满自豪。
王改英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普通人的不平凡。她用50年的坚守,诠释了什么叫做"巾帼不让须眉"。在文物保护这条路上,女性同样可以发光发热。
今天,当我们走进铁佛寺,看到那些保存完好的文物时,别忘了,这里面凝聚着王改英50年的心血。她用自己的方式,书写着中华文明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