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之’学”漫观“物质能量信息序”人之生慧45意识之形成

中华文化健美课程 2024-03-24 14:42:40

究天人之际,健康你我他

(中华道学、中华儒学、中华佛学……中华医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一注2008北京残奥会徽“天、地、人”之“之”

“中华‘之’学”的人学行人类大健康工程,实现中华文化的现代化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中华‘之’学”漫观“物质 能量 信息序”人之生慧45(8-11-3)意识形成

接上

胎儿出生以后,外环境不同于在母体子宫内身体漂浮于羊水中受力均匀的状态了:身体的一部分接触到物质的刚体特性、一部分接触的是空气……于是身体各部接受的刺激有了区别,出于“生物性”的反应,“啊”的一声,吐故(呯出体内二氧化碳CO2……)纳新(吸入真元、氧气O2……),各个内脏功能被启动,胎儿时匀布状态的内环境也改变了。

这一切都在初始意识打上烙印。

随着各感觉器官的活动,新陈代谢功能和简单的非条件反射(属于本能的反映)得到相对于母体内的质的发展。

但是,直到如吃、拉、睡……婴儿的这些功能完全是按照人体遗传的生命结构带来的特性进行的,是被动地按照自身生命活动规律来进行的,若把奶嘴或手指放到他嘴里都出现吸吮动作,没有意识的活动,还只是自然的人、本能的人,显现的是人的自然的道与德。

随着婴儿与自然和社会(周围的环境)的接触,独立的生活逐步建立,身体各部的功能在和大自然的接触过程中相继地发挥出来,各种客观存在(自然的、社会的与自身生命的)逐步内化到主观世界(初始意识)中,这一切都会在大脑中打上一定的印记,因此意识也随之发生变化,在均匀的初始意识体中形成自我意识,形成偏执的主观世界(我执),形成一系列意识活动,在意识中形成参照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主观与客观的对立,以及客观世界中的各种差别。

待续

注:

世界有多大,生命是什么?

中华文化健美身心,哲学“中华‘之’学”,人类命运共同体,康庄人类大道!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