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木“两面针”用什么药可以有效除“灌”?这些“组合”高效解决

吴江野鹤 2024-09-20 15:25:03

灌木“两面针”(野花椒,臭花椒,山椒)常生于山地坡坎,丘陵草丛,疏林灌木丛,荒山草坡及林沿地带。对过往行人和森林防火通道等建设,妨碍性危害性很大。

因为“两面针”叶片硬革质,耐干旱耐贫瘠,叶面蒸腾作用较小,对于表面药剂的吸附能力较差,不易渗透。

图片01~02):灌木“两面针”

再加上灌木两面针的适应性比较强大,根系生长发育健壮,作为一种难以控制的灌木,其顽强的生命力和快速的繁殖能力,使得传统单一的除草剂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除草效果。

所以用什么除草剂来防控灌木“两面针”,就成了很多园林管理者,农业种植爱好者心中的“困感”。探索有效的除草剂复配方案,成为解决灌木两面针问题的关键。

本期图文清江鹤将与各位亲们各位老师重点关注和聊聊关于灌木“两面针”的化学除草剂高效防控的话题。希望通过本文的分享,带你一起深入探讨如何通过草甘膦、草铵膦与氯氟吡氧乙酸、三氯吡氧乙酸的复配使用,来高效清除灌木两面针的使用方法,提高人们对灌木“两面针”的防控效果。希望你喜欢并积极参与互动评论,转发分享本期图文。

图片03~04):“两面针”硬革质叶片

灌木两面针产生的危害与化学防除的必要性:

非耕地上无用灌木两面针需要人工防除或耕地作物间的“灌木”两面针不仅争夺作物养分,影响植物生长发育,还可能成为病虫害的滋生地,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其密集的枝叶结构,增加了机械清除的难度,使得化学除草成为更为可行的选择。

但是,在现实的生产之中,单一的除草剂长期使用易导致灌木“两面针”产生抗药性。相反复配使用不同作用机理的两种或多种除草剂,可以有效拓宽杀草谱,提高复配以后除草剂药剂对灌木“两面针”的除草效率,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图片05~06):灌木丛中的“两面针”

通过生产试验示范发现草甘膦、草铵膦作为广谱性“灭生”除草剂,与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三氯吡氧乙酸(丁氧基乙酯)等复配使用,能够针对灌木两面针的不同生长阶段和生理特性,实现更精准的防除效果。

草甘膦系列除草剂与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复配对灌木“两面针”的防除功效:

草甘膦系列品种除草剂可以抑制灌木“两面针”植体内氨基酸合成,药剂渗透进植体以后,可以在其植体内上下传导,将药剂输送到作用部位而发挥除草作用。

图片07~08):两面针地上植株

草甘膦除草剂的品类比较多,颗粒剂微乳剂,水剂,可溶性粉剂等不同含量不同配比的草甘膦单剂或者复配制剂都可以与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复配使用。

氯氟吡氧乙酸则干扰植物激素平衡,二者结合,对灌木两面针具有更强的杀灭能力。

适用于灌木两面针生长发育旺盛期,可快速控制其扩散的情况。

比如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200毫升/亩,33%草甘膦可溶性粉剂100~150g/亩,88.8%草甘膦可溶性粉剂80~150g/亩,62%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80~150g/亩等。氯氟吡氧乙酸的含量和剂型主要有20%氯氟吡氧乙酸乳油20毫升~40毫升/桶水,28.8%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乳油20毫升~40毫升/桶水与各类型草甘膦系列品种除草剂复配使用茎叶处理效果更好。

图片09~10):边坡上的“两面针”

草铵膦系列品种除草剂与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复配使用,对灌木“两面针”的防控效果:

灭生性除草剂草铵膦与“草甘膦除草剂”差别不大,只是“草甘膦”为内吸传导型灭生性除草剂,而“草铵膦”除草剂是“以触杀”为主的灭生性除草剂,“草铵膦”的“触药”效果比草甘膦除草剂要快。

而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的“选择性”非常强(主要为阔叶植物),持效期长,复配后既能迅速见效,又能持续抑制杂草再生。

比如20%草铵膦水剂200~230g/亩与20%氯氟吡氧乙酸乳油20毫升~40毫升/桶水(或者28.8%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乳油20毫升~40毫升/桶水)复配使用茎叶处理效果更好。

图片11~12):绿植公园里的“两面针”

草甘膦系列除草剂与三氯吡氧乙酸(丁氧基乙酯)复配使用,对灌木“两面针”的防控效果:

这个组合配方与前边不同的是“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用三氯吡氧乙酸(丁氧基乙酯)替代,对木质部有更为较好的渗透性,与草甘膦协同作用,能更彻底地杀死灌木两面针的根系。

特别适用于灌木两面针根系发达,难以彻底清除的区域。

比如用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200毫升/亩与48%三氯吡氧乙酸丁氧基乙酯乳油20毫升~40毫升/桶水复配使用茎叶处理即可。

图片13~14):“灭灌”除草剂

农资市场上销售的“屠 霸”就是“草甘膦”与“三氯吡氧乙酸”复配制剂的组合。总含量为70%,其中“草甘膦”的占比为50.4%,“三氯吡氧乙酸”的占比为19.6%。经试验示范对比,对灌木“两面针”就有很好的防控效果。

草铵膦系列除草剂与三氯吡氧乙酸(丁氧基乙酯)复配使用,对灌木“两面针”的防控效果:

结合了草铵膦的快速杀灭能力和三氯吡氧乙酸的深层杀灭特性,对灌木两面针形成双重打击,有“叠加”效果产生。

可适用于需要快速且深度清除灌木两面针,防止其复生的场合。

图片15~16):两面针带刺的茎叶

比如20%草铵膦水剂200~230g/亩(两桶水)与48%三氯吡氧乙酸丁氧基乙酯20g~30g/桶水两元复配使用茎叶处理效果更好。

如果喷药环境比较干旱,“两面针”叶面较光滑,硬革质化程度较高时,不以在以上的除草剂复配组合药剂之中,添加“透渗剂”“展着剂”等辅助剂使用,效果会更好。

“渗透剂”“展着剂”如“高渗氮酮”“有机硅”等。

灌木“两面针”除草剂组合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在使用前,务必进行小范围试验,确认复配方案对目标杂草的有效性和对周围植物的安全性后,才开始大面积推广使用。

图片17~18):灌木丛中的“两面针”

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推荐的剂量和比例进行复配,避免过量使用造成环境污染或作物伤害。

选择合适的施药时机,如灌木两面针营养生长发育活跃期,以提高“杀 灌”效果。

喷药以后应持续观察使用效果,对于少量残存或复生灌木两面针,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结合物理除草方法,如手工拔除、机械切割等,进一步提升除草效果。

图片19~20):“两面针”的花果

最后的结语:

灌木两面针的除“灌”工作是一项系统的操作工作,选择合适的除草剂及复配使用方案至关重要。

通过草甘膦、草铵膦与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三氯吡氧乙酸(丁氧基乙酸)的科学复配组合,不仅能有效解决灌木两面针的除“灌”难题,还能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希望本文提供的除“灌”方案能为相关农资消费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共同推动除“灌”技术的进步与创新。

图片21~22):“两面针”与花椒的相似性

0 阅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