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关注|周激波:双眼视力差距大,当心“立体盲”

老唐的记事本 2024-06-24 16:57:12

  7岁的思思画圈时首尾总是连接不起来,走路时常磕磕碰碰。她妈妈对比近几年学校视力筛查报告后发现,思思的双眼视力差距逐渐增大,于是带她到眼科就诊。医生仔细检查并询问病史后,认为思思存在屈光参差,且导致了立体视觉缺失。什么是屈光参差?为何会导致立体视觉缺失?怎么治疗?

屈光参差严重,可致“立体盲”

  一般而言,大多数人的双眼视力存在轻度差异,这是正常生理现象。如果儿童双眼近视或远视度数相差200度及以上、散光度数相差100度及以上,则为病理性屈光参差。这种情况需要及时矫正,否则会影响正常视物,损害立体视功能,导致或加重单眼弱视、外斜视等。

  人眼对空间的分辨能力包括远近、深浅、凹凸、高低等,双眼注视同一个物体时,会产生视差,“看”到的图像不一样,这个视差经过大脑分析、融合后,就会产生空间深度觉。我们常把眼睛比作相机,可将双眼看作两部相机,它们从不同角度同时拍下两张不同“照片”,传送到大脑视觉中枢,经分析、融合后形成一张立体像。它不仅立体地“勾画”出物体的形状,还准确地“记录”了其与眼睛及周边景物的距离。

  立体像的形成过程需要满足多个条件,其中包括双眼视野一致、视线平行、视力相当、眼球能协调运动等。如果双眼视力相差较大、双眼视线不平行(如单眼斜视)、单眼视野缺损等,均无法准确地形成立体图像,称为立体视觉减弱或缺失,俗称“立体盲”。屈光参差是立体视觉缺失的主要原因之一,患儿在进行精细作业时,不能准确、快速地完成,比如:不能将贴纸精准地贴在相应的图形上,涂色时涂在图形线外,画圈时首尾无法连接起来,走路时不能准确判断路况而导致磕碰,写字对不齐,等等。

多种原因,可致屈光参差

1.不良用眼习惯

  有些孩子出生时双眼视力基本一致,后来逐渐出现屈光参差,可能与不良用眼习惯有关。比如:握笔时,手指过于靠近笔尖,或者拇指压在食指上面,遮住了部分视野,孩子为了看清笔尖,就会侧头斜视,久而久之影响视力发育,导致斜视,出现屈光参差。临床发现,很多近视、弱视的儿童存在握笔姿势不正确的问题。

小贴士:

  握笔时,拇指和食指应该指尖相对,并且指尖与笔尖保持3厘米距离;笔尾应指向同侧耳上方,约呈45°倾斜为宜。

2.外伤

  比如:一侧眼睛受伤后,角膜变平坦、晶状体脱落等,可导致单眼远视;晶状体变浑浊、密度变高,可导致单眼近视;等等。

3.其他眼病

  视力发育期的孩子需要足够的光线刺激眼睛,否则不利于发育。如果罹患眼病,治疗过程中应避免长时间遮盖眼睛,或不当使用遮盖法,否则容易导致弱视,进而引起屈光参差。比如眼科手术后需要短期遮盖眼睛,有些家长担心光线刺激影响孩子康复,延长遮盖时间,结果影响孩子视力发育,导致单眼弱视。

门诊检查

屈光参差,应尽早矫治

  屈光参差的患儿应尽快矫正,使双眼视力达到相对平衡的状态,以免导致立体视觉缺失。首先要纠正不良用眼习惯,包括阅读、书写姿势等,严重屈光参差者需要及时采取矫治措施。

  一般而言,双眼视力相差200度以内,正常人均可耐受,佩戴框架眼镜矫正视力后,可维持正常立体视觉。如果屈光参差超过200度,即使佩戴框架眼镜矫正视力,患者仍会感觉不适。主要是因为眼睛与镜片之间有一定距离,佩戴近视眼镜会使成像缩小、远视眼镜会使成像放大,镜片度数相差越大,成像大小差距越明显,融合时就会产生偏差,无法准确地形成立体像。

  不同原因导致的屈光参差,矫治的方法不一样。比如:远视导致的屈光参差,可通过激光手术来矫正;近视导致的屈光参差,可选择隐形眼镜或激光手术来矫正;弱视导致的屈光参差,应尽早进行遮盖法训练,通过光线刺激促进视力发育(一般对13岁以下儿童有效);斜视者应进行矫正训练,严重者需要手术治疗。

  屈光参差矫正后,立体视觉大多能恢复正常。少数没有恢复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通过立体视觉训练来改善。

延生阅读:如何检测立体视觉

  一般体检中没有立体视觉这一检测项目,特殊情况下可使用类似色盲检测的方法:受检者佩戴专用眼镜后识别检测本上的图形,进而由医生评估立体视觉的分辨率。

如果怀疑立体视觉缺失,也可在家通过简单的自测方法进行初步判断。以大家熟悉的穿针为例,这是一个较为典型的基于立体视觉的行为。双眼需要准确判断线与针眼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将这些信息反馈到大脑,左右手才能协调地将线穿进针眼中。有些人毫不费力,一下子就将线穿进针眼了;有些人虽然能看清针线,但怎么都穿不进去,可能是立体视觉缺失所致。

专家提醒:

  儿童期是孩子视功能快速发展的时期,应每年进行1~2次视力检查,以便早期发现问题并早期治疗。如果出现精细动作发育不良,尤其是手眼协调能力较同龄人差,应检查视力,必要时检查立体视觉。若能早期发现立体视觉缺失,及时采取针对性训练和必要的矫治措施,可恢复正常。

记者:蒋美琴

原文首发于《大众医学》2024年6月刊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