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林徽因怒指吴晗大骂道:林氏满门忠烈,你是什么东西

悠悠聊历史故事 2024-11-11 12:21:15

引言:

世人皆知林徽因是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师,却鲜有人知在1953年的一个春日,这位温婉的才女曾在一场宴会上愤怒指着北京副市长吴晗,发出震惊四座的怒吼。在场的人无不为之侧目:这位曾与徐志摩、金岳霖、梁思成等名流雅士谈笑风生的才女,为何会在众目睽睽之下失态发怒?更令人不解的是,同为清华大学教授出身的吴晗,作为北京市的重要官员,缘何会与林徽因结下如此深仇?这场震惊文化界的冲突,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故事?

一、才女建筑师的风华

1904年,林徽因出生于杭州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她的父亲林长民是清末状元、外交官,曾任北洋政府驻法公使。在父亲的精心培养下,林徽因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中西文化教育。

1920年,年仅16岁的林徽因随父亲前往英国游学。在伦敦,她不仅系统地学习了英语,还频繁出入大英博物馆。正是在这里,她第一次被西方古典建筑深深吸引。这段经历为她日后的建筑学习埋下伏笔。

1923年,林徽因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求学。当时的美国大学建筑系几乎不收女学生,林徽因便机智地选择了艺术系作为主修专业,同时旁听建筑系的全部课程。她的这一选择在当时堪称开创性之举。在校期间,她不仅系统地学习了西方建筑理论,还潜心研究建筑设计和工程技术。

1928年,林徽因与梁思成结婚后回国。这对年轻的建筑师夫妇先后在东北大学和清华大学任教。在清华大学期间,林徽因打破了传统观念的桎梏,成为中国建筑史上第一位女性建筑学教授。她开设的课程包括建筑设计、建筑史等,深受学生欢迎。

除了教学工作,林徽因还创办了《建筑学报》,这是当时中国第一本专业建筑期刊。她在期刊上发表了大量关于建筑理论和设计的文章,为中国现代建筑教育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值得一提的是,林徽因在建筑研究方面展现出独特的天赋。她提出了许多创新性的观点,特别是在中国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的结合方面。她认为,中国建筑的发展应该立足传统,但不能固步自封,需要吸收西方建筑的先进理念。

1930年代初期,林徽因开始与梁思成一起进行中国古建筑的实地考察工作。尽管身患肺病,她仍然坚持在全国各地奔波。在这期间,她编写了大量考察报告和研究论文,为中国建筑史的研究积累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这段时期的林徽因,不仅在专业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还与当时的众多文化名人保持着密切往来。她的才学和人格魅力,使她在中国现代建筑史和文化史上留下了独特的一笔。

二、为古建筑奔走的倩影

1931年春,林徽因和梁思成踏上了他们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段旅程。这对年轻的建筑学者夫妇带着简单的测量工具和绘图用具,开始了他们长达十五年的中国古建筑考察之路。

他们的第一站是山西五台山。在当地向导的带领下,夫妇俩徒步翻山越岭,深入到人迹罕至的山区。在五台山佛光寺,他们发现了一座建于唐代的大殿。这座建筑不仅保存完好,还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林徽因负责测绘大殿的细部构件,她的绘图精确到毫米,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建筑资料。

1932年冬天,在山西应县,林徽因夫妇又有重大发现。他们寻访到了建于辽代的应县木塔,这座高达67.31米的木构建筑是中国现存最高的古代木塔。考察期间,林徽因不顾身体虚弱,多次爬上塔身各层进行详细记录。她绘制的断面图和细部构造图,成为了这座千年古塔最早的科学测绘资料。

在随后的岁月里,林徽因和梁思成的足迹遍布全国各地。他们深入四川西部的山区,考察了大量宋代建筑;在江南水乡,他们记录下众多明清园林的建筑特色;在北方平原,他们发现了不少元代寺庙遗址。

1935年的一次考察特别值得一提。当时,林徽因夫妇在河南登封嵩山发现了一座年代久远的石窟。通过对建筑风格的分析,他们认定这座石窟建于北魏时期。这一发现为研究中国早期佛教建筑提供了重要线索。

考察过程中,林徽因始终坚持严谨的学术态度。她不仅详细记录每一处建筑的尺寸和构造,还注意收集当地的营造技艺和民间传说。她编写的考察报告不仅包含了精确的测绘图纸,还配有大量的文字说明和历史考证。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林徽因夫妇将收集的大量珍贵资料装箱,辗转运往西南。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他们仍然没有停止考察工作。在四川、云南等地,他们继续记录着那些濒临消失的古建筑。

这些年的考察工作极其艰辛。林徽因常年受肺病困扰,梁思成的腿脚也不便,但他们依然坚持完成了对全国190多个县城、2738处古建筑的调查。他们的工作填补了中国古建筑研究的诸多空白,为中国建筑史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这些实地考察,林徽因对中国传统建筑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她不仅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更对中国古代建筑的精髓有了深刻理解。这些经验为她日后参与新中国重要建筑的设计工作打下了重要基础。

三、新中国建设的重要贡献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林徽因迎来了她建筑生涯中最重要的时期。这一年冬天,中央人民政府向全国发出征集国徽设计方案的通知。作为建筑界的翘楚,林徽因被邀请参与国徽设计工作。

在设计过程中,林徽因提出了多个创新性建议。她特别强调国徽应该体现中国传统建筑的特色,同时又要符合现代审美。她建议在天安门图案的处理上采用透视效果,这一建议最终被采纳。这使得国徽在视觉上更具立体感和庄重感。

1951年,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工作开始启动。林徽因作为主要设计人员之一,参与了多个方案的讨论。她提出纪念碑的设计应该融合中国传统石刻艺术的特点。在她的建议下,纪念碑的浮雕采用了传统的阴刻手法,既保持了庄严肃穆的气质,又体现出独特的民族特色。

同年,陈寅恪应邀来到北京,与林徽因就建筑美学问题展开了一系列深入讨论。两位学者就中国传统建筑的美学特征进行了多次探讨,特别是关于建筑装饰中的诗书画元素运用问题。这些讨论为后来的建筑设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1952年初,林徽因受邀参与北京城市规划工作。她提交了一份详细的建议书,特别强调了古都风貌的保护问题。她建议在发展现代化建设的同时,应该保留北京的传统街区格局。她还针对具体地段提出了详细的规划方案,包括如何处理新旧建筑的关系等问题。

在故宫保护方案的制定过程中,林徽因提出了具体而实用的建议。她主张对故宫建筑群进行分级保护,并建议设立专门的修缮工作室。她还详细规划了故宫建筑的防火、防潮等保护措施,这些建议大多被采纳并实施。

1953年初,林徽因还参与了八宝山革命公墓的设计工作。她提出应该将中国传统园林的造景手法与现代纪念性建筑相结合。在她的建议下,公墓的整体布局既保持了庄重的氛围,又融入了传统园林的优美元素。

这一时期,林徽因还多次与其他建筑专家就新中国的建筑风格问题展开讨论。她坚持认为,新中国的建筑应该在保持民族特色的同时,吸收现代建筑的优点。她提出的"新中国建筑美学"理念,对当时的建筑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这些重大项目的设计过程中,林徽因始终坚持将中国传统建筑元素与现代建筑需求相结合。她的设计理念不仅体现在具体的建筑方案中,更在整体的城市规划和文化保护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历史文物保护之争

1953年2月,北京市政府召开了一次关于城市规划的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议题是讨论北京城墙的去留问题。时任北京副市长的吴晗在会上提出,为了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应该拆除城墙,在原址修建环城马路。

这个提议立即引发了激烈争论。在场的林徽因立即提出反对意见。她拿出了一叠详细的考察资料,指出北京城墙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更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城垣建筑群之一。她强调,城墙的建筑技术和防御体系都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争论在3月的一次宴会上达到了高潮。当时,吴晗再次提出拆除城墙的主张,并表示这是为了北京的现代化建设。林徽因当即站起身来,指着吴晗说:"您是历史学家,难道不明白这些城墙的历史价值吗?拆除城墙,就是在破坏历史!"

这场争论很快引起了文化界的广泛关注。陈寅恪、冯友兰等学者也参与到讨论中来。他们纷纷支持林徽因的观点,认为应该寻找一条既能保护文物又能发展城市的途径。

4月,林徽因提交了一份详细的保护方案。她建议可以在保留城墙的基础上,开辟城墙两侧的道路,既解决交通问题,又保护了历史遗迹。她还提出了城墙修缮和再利用的具体建议,包括在城墙上建设观光步道,将城楼改造为博物馆等。

这份方案得到了很多专家的支持。著名考古学家夏鼐特别赞同林徽因的观点,他提供了大量考古资料,证明城墙的历史价值。建筑学家梁思成也撰文支持,强调城墙是研究中国古代军事建筑的重要实物资料。

然而,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压力非常大。尽管林徽因等人极力争取,北京城墙最终还是在1950年代后期陆续被拆除。这场争论虽然没能挽救城墙的命运,但却推动了人们对文物保护重要性的认识。

这次争论之后,林徽因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文物保护工作中。她开始系统地整理城墙的测绘资料,并组织人员对尚存的城墙进行详细记录。她还编写了一系列关于古建筑保护的专业文章,为后来的文物保护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

在这场保护文物的斗争中,林徽因展现出了一位建筑学者的专业素养和责任担当。她的努力虽然未能改变城墙的命运,但她对文物保护的坚持影响了整个建筑界,也为后来的文物保护工作奠定了重要基础。

五、留下的建筑遗产

1955年4月,林徽因将她多年整理的建筑资料交给了清华大学建筑系。这批资料包含了近三千幅测绘图纸,数万张实地考察照片,以及大量的田野调查笔记。这些珍贵的资料成为了中国建筑史研究的重要基础。

同年夏天,她完成了《中国建筑史》的最后一章修改工作。这部著作记录了从先秦到明清各个时期的建筑特点,特别是对宋元时期的建筑进行了详尽的分析。书中收录的许多建筑实例,都是她亲自测绘记录的成果。

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林徽因仍在为建筑教育事业努力。她指导年轻学者整理古建筑图集,编写教材。她特别强调实地考察的重要性,要求学生必须亲自到现场测绘,体会中国传统建筑的精妙之处。

她的工作方法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经验。在测绘工作中,她创造了一套独特的记录系统。不仅详细记录建筑尺寸,还注重收集当地工匠的营造技艺。她的笔记本上常常写满了各地方言中的建筑术语,这些记录为研究地方建筑流派提供了重要资料。

1954年底,她将自己收集的建筑样本整理成册。这些样本包括了各个时期的砖瓦、木构件等实物,还有大量拓片资料。这批实物后来成为了清华大学建筑博物馆的重要藏品。

她还留下了一系列未完成的研究课题。其中包括对唐代建筑的深入研究,以及关于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专题研究。这些课题后来被她的学生们继续完成,形成了多部重要的学术著作。

在文物保护方面,她提出的多项建议被写入了相关政策。比如,她建议设立不同等级的文物保护单位,建立专门的修缮队伍,这些建议都在后来的文物保护工作中得到了实践。

她参与设计的多个项目也成为了新中国建筑史上的重要作品。其中,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方案体现了中西结合的特点,展现了新的建筑美学追求。她对国徽设计的贡献,更是在新中国的标志性符号中留下了深刻印记。

在建筑教育领域,她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建筑师和研究者。她编写的教材和讲义被多所高校采用,影响了几代建筑学者。她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为中国建筑教育开创了新的范式。

她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被整理成册,收入《林徽因建筑论文集》。这些文章涉及建筑史、建筑美学、城市规划等多个领域,展现了她全面而深入的学术造诣。这些著作不仅记录了她的学术成就,也为后人研究中国建筑史提供了重要参考。

在她生前参与的最后一个项目中,她详细记录了北京四合院的建筑特点。这份研究资料后来成为了研究北京民居建筑的重要依据,也为北京旧城保护提供了科学参考。

0 阅读:40
评论列表
  • 2024-11-12 18:28

    [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