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已晚,冬将至,回首山河,依旧诗意缱绻。
在中国古典文学的浩瀚长河中,初冬时节总能激发出文人墨客无尽的诗意与情思。
这个季节,既有秋风余韵的萧瑟,又预示着冬日寒风的临近,万物在这一时期展现出别样的风情与韵味。
以下精选的十首经典初冬诗词,不仅描绘了初冬的自然景观,更蕴含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与哲思,让人在品味中感受到那份独特的季节之美。
来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1.《初冬夜饮》·杜牧淮阳多病偶求欢,客袖侵霜与烛寒。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阑干?
晚唐诗人杜牧一生刚直敢言,曾屡次进谏,最终的结果便是多次被流放。唐武宗会昌二年(842 年),杜牧四十岁时。受当时宰相李德裕的排挤,他被外放为黄州刺史,其后又转池州、睦州等地。此诗当时作于睦州不得志之时。
这个初冬,诗人以西汉名臣汲黯自比,暗指自己因耿介直言被排挤出京。诗人愁思郁积,只能在寒冷的初冬对着烛火借酒浇愁。
独斟独饮不能解愁,凭栏看到阶下积雪如洁白梨花,茫茫夜雪加深了他身世茫茫之感。明年此时,我又会在何方,与谁共赏这番景致?
流转无定的困苦、思念故园的情思、仕途不遇的愤慨、壮志难酬的隐痛,都在这个初冬聚集到了一起,诗人也在忧伤的氛围中更添惆怅。
2. 《立冬日野外行吟》·释文珦吟行不惮遥,风景尽堪抄。
天水清相入,秋冬气始交。
饮虹消海曲,宿雁下塘坳。
归去须乘月,松门许夜敲。
作者释文珦是宋代有名的诗僧。年少时他便选择了出家,并遍游了东南各地,一路漂泊,于他而言也是一种生活状态。他也将自己游历中的所见所感写成诗集《闲中多暇追叙旧游成一百十韵》,有“题咏诗三百,经行路四千”之句。
这首诗便是他在立冬时节野外游历时所写。
诗人看着野外的秋景,且行且吟,享受着这份难得的惬意,这也是他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自由的心境。
暮秋的天空格外清明,经霜的露水也格外的明净,阴阳之气开始交替,给人一种清冷、空旷的感觉。
虹去无影,雁过寒塘,流连忘返中,踏月而归,访友借宿之雅趣,才是“野行”的乐趣所在。
静谧的冬天,只要心中充满生活的情趣,眼前的景致就是最好的风景!
3. 《早冬》·白居易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
霜轻未杀萋萋草,日暖初干漠漠沙。
老柘叶黄如嫩树,寒樱枝白是狂花。
此时却羡闲人醉,五马无由入酒家。
诗魔白居易写过《长恨歌》、《琵琶行》这样的长诗,而他笔下的七言诗也非常的精彩。他善于从身边平常的事物取景,用平实的话语道出心中的所想所感,极易让人产生共鸣。
这首《早冬》诗尤为著名,全方位地展现了江南早冬时节的场景。
江南的早冬,依旧温暖如春,霜轻草茂,日光和煦,沙地渐干。老柘树的叶子虽已泛黄,但在阳光下却显得格外鲜嫩;寒樱枝条上,白花似雪,仿佛是不顾季节的狂放之花。
诗人忙中偷闲看到了这一番江南的景色,想要去踏秋且行且吟,却又不得不因为公务繁忙而望而却步。他无法像闲人一样悠然自得地享受这美好时光,只能羡慕那些能在酒家畅饮的闲适之人。
4.《初冬》·刘克庄晴窗蚤觉爱朝曦,竹外秋声渐作威。
命仆安排新暖阁,呼童熨帖旧寒衣。
叶浮嫩绿酒初熟,橙切香黄蟹正肥。
蓉菊满园皆可羡,赏心从此莫相违。
诗人刘克庄是南宋末年的文坛领袖,也是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他的词风豪迈慷慨,有辛弃疾的豪放之风;其诗学晚唐之风,刻琢精丽。他与江湖诗派戴复古、敖陶孙等都有交往,自言“江湖吟人亦或谓余能诗”。
刘克庄一生忧国,曾三次入仕,三次被黜,因《落梅》诗遭谗被闲废十年。这首初冬诗大约作于他被贬归田之时。
初冬的早晨,霞光映得窗户格外的清朗、明丽,给人以清新之感。风吹竹冬,那是秋去冬来的声音,带着入骨的寒气,带着白雪的讯息。
该如何准备迎接冬天呢?准备好暖暖的火炉,穿上御寒的衣物。美酒如嫩绿的竹叶般澄碧,肥蟹煮熟后颜色如橙子般金黄,持螯下酒,不正是此刻还有的情趣吗?
园中还有菊花迎风斗霜,此刻醉心东篱,乐与菊花为伍,不辜负眼前的美景,才是最为惬意之事!
5.《初冬即事》· 周端臣初冬天气暖,小似立春时。
万树无多叶,千花试一枝。
天红霜有信,星晕雨先期。
怕见梅花发,愁怀未辨诗。
周端臣是南宋诗人,曾寓居临安。他留下的诗词不多,词仅九首,诗居多。这首诗具体的创作情境不太明确,但从诗的内容推测可能是他在临安的初冬时所写。
同样写的是南方的冬天,与白居易的早冬相比,周端臣笔下的冬又是另外一番风味。
与常见的初冬寒冷印象不同,此时天气暖和,如同立春时节,所谓的“小阳春”莫过如是。树木大多已是叶子凋零,但仍有少数花朵开放的景象,形成一种独特的景观。
天边有红霞映照,明日晨霜将至;夜间星辰暗淡,又是一个秋雨绵绵的日子。入冬啦,寒冷终将来临。忽然害怕梅花早早绽放,因为此刻满怀愁绪,难以写出好的诗句。
诗人淡淡的忧愁究竟源于何处?莫过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罢了。
6.《初冬》· 陆游平生诗句领流光,绝爱初冬万瓦霜。
枫叶欲残看愈好,梅花未动意先香。
暮年自适何妨退,短景无营亦自长。
况有小儿同此趣,一窗相对弄朱黄。
诗人陆游是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他的一生致力于抗金,也因此屡遭主和派排斥,仕途不顺,但他在诗文上的成就却很高。
他的一生笔耕不辍,留下了许多的作品,其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他的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这首初冬诗与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有异曲同工之妙。
诗人说,自己一生与诗相伴,用诗句来描绘时光的流转。初冬时节,屋顶上的层层白霜犹让人喜爱,枫叶将要凋零,却越看越有韵味;梅花还没开放,却仿佛已经能闻到它的香气。
暮年归隐,不问世事,这是对命运的坦然接受,也是一种豁达的心境。即便冬日白日短暂,但只要内心没有过多的营求,时光也会觉得悠长。何况此时还有孩子陪伴,父子一起在窗前读书,共享这份初冬的意趣。
入冬啦,生命的进程放缓,那就放慢脚步,读书,习字,过一个舒适的冬天。
7.《初冬》· 真山民林叶新经数夜霜,地炉独拥一山房。
尘书邀我共高阁,浊酒劝人归醉乡。
费省家贫还似富,身閒日短亦如长。
梅花苦欲催吟兴,又破梢头半点香。
真山民是宋末的一位诗人,其生平事迹不可考。宋亡后,他隐遁江湖,所至好题咏,自称山民。
他写过许多写景诗,比如在《兰溪舟中》中写到:一舸下中流,西风两岸秋。《寄郭月篷》中写到:淡月明寒苇,新霜醉晓枫。都写了自己所见的优美的景色。这首《初冬》也是一首佳作。
诗人先写了树林中的叶子经过几夜寒霜的洗礼已经所剩无几,给人一种清冷之感。此刻独自围炉而坐则是一种温暖的氛围。慵懒的冬天使得诗人也想躺平,书已经许久未读,布满了灰尘,只想着借酒消愁,想要沉醉在酒乡之中。
虽然家境贫寒,但因为花费少,倒有一种别样的富足之感,这是一种安贫乐道的心态。在悠闲的状态下,短暂的冬日也仿佛变得漫长,值得期待。梅花也快要绽放了,用含苞的花蕾,以及刚刚绽放出一点香气催促着诗人赶紧吟诗,
冬天的诗意,似乎都在梅花绽放中,值得期待!
8《初冬旅游》· 王建远投人宿趁房迟,僮仆伤寒马亦饥。
为客悠悠十月尽,庄头栽竹已过时。
王建是唐代诗人,工于乐府诗,与张籍齐名。因为呀长期沉沦下僚,文宗时官终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
他的笔下也有许多佳作,比如《十五夜望月》是唐代咏中秋的名篇:“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寥寥28个字,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之中。
诗人在初冬时节,依然漂泊他乡,故而有了这首《初冬旅游》
诗人在夜晚赶路,费力地寻找住宿,此刻不仅旅人自己疲惫不堪,僮仆和马匹也都遭受着饥饿和寒冷。
已经到了十月末的初冬时节了,万物萧索,更增添了一种凄凉的氛围。最后一句“庄头栽竹已过时”,看似写竹子栽种的时间不对,实则表达了旅人在异乡的孤独和无奈,以及对生活的感慨。
人生一世,总会遇到艰难之事,咬牙挺过去,便是春天!
9. 《初冬早起寄梦得》·白居易• 原文:
起戴乌纱帽,行披白布裘。乍起衣犹冷,微吟帽半欹。
炉温先暖酒,手冷未梳头。霜凝南屋瓦,鸡唱后园枝。
早起烟霜白,初寒鸟雀愁。洛水碧云晓,吴宫黄叶时。
诗成遭谁和,还是寄苏州。两传千里意,书札不如诗。
最后两首是白居易与刘禹锡的应和诗。
白居易在初冬早起时,感受到天气的寒冷,想起了远在苏州的好友刘禹锡,于是写下此诗寄给他。
白居易与刘禹锡都经历了被贬的不顺仕途,到了人生暮年,两位大诗人都回到了京都,过着闲适的生活。此刻的心境也发生了变化,岁月悠悠,留给他们最多的,不是半生漂泊的遗憾与不平,而是享受当下的宁静。
诗人在初冬早起时看见一系列情景,便从穿戴、体感、动作等方面细致地刻画了寒冷的氛围。
如“乍起衣犹冷”“手冷未梳头”,都是天气寒冷的描写,同时,通过“霜凝南屋瓦”“鸡唱后园枝”等景色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冷、寂静的初冬早晨的氛围。
最后“两传千里意,书札不如诗”表达了对好友的思念以及对诗歌交流的渴望,体现了两人之间深厚的友情。
愿每个人的“冬天”都有一人可暖心!
10. 《酬乐天初冬早寒见寄》·刘禹锡乍起衣犹冷,微吟帽半欹。霜凝南屋瓦,鸡唱后园枝。
洛水碧云晓,吴宫黄叶时。诗成遣谁和,还是寄苏州。
刘禹锡接到好友白居易的《初冬早起寄梦得》后,回赠了这首诗,表达自己对好友的关切与思念。
诗的前半部分与白居易的诗相呼应,描写了初冬的寒冷和早晨的景色,如“乍起衣犹冷”与白诗中的“乍起衣犹冷”相似,可见两人对初冬感受的共鸣。
“洛水碧云晓,吴宫黄叶时”,既描绘了景色,又暗示了时间和地点的差异,进一步突出了两人之间的距离。
最后“诗成遣谁和,还是寄苏州”表达了对白居易的思念以及对诗歌唱和的期待,展现了两人之间真挚的友情。
冬天来了,那个能与你“围炉夜话”的人,又在哪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