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村上春树出版了《1Q84》一书,赢得中外广泛好评。
该书荣获2009年日本“年度最畅销图书”第1名。
这部作品是村上春树向奥威尔致敬之作。
奥威尔的《1984》出版于1949年,刚好是村上春树出生那一年。
选择2009年出版《1Q84》的村上春树,刚好和《1984》一起庆祝六十大寿。
这本书与英国作家赫胥黎著作的《美丽新世界》,俄国作家扎米亚京著作的 《我们》被称为反乌托邦的三部代表作,被评为最具影响力的20本学术书之一。
自出版以来,《1984》被翻译成62种语言,全球销量超过3000万册,是20世纪影响力最大的英语小说之一。
被《时代周刊》评为“最好的100本英语小说”,和《杀死一只知更鸟》《麦田里的守望者》《永别了,武器》《了不起的盖茨比》共同入选英美中学生必读书书目。
01
1903年,乔治•奥威尔出生在英属印度一个省的官员家庭里,童年耳闻目睹了殖民者与被殖民者之间尖锐的冲突。
当时的英属印度是英国在1858年到1947年间于印度次大陆建立的殖民统治区,包括今天的印度、孟加拉国、巴基斯坦和缅甸。
乔治•奥威尔出生在孟加拉邦,父亲供职于印度总督府。
与绝大多数英国孩子的立场不同,他站在被英国帝国主义殖民的印度人民一边。
奥威尔对资本主义并不感冒,他痛恨资本体系下对平民百姓的压榨剥削,而是对共产主义颇有兴趣。
奥威尔认为那是人类走向光明的唯一实现途径。
他的家庭不算是特别富裕,只能说属于上层
中产阶级偏下,也就是没有钱的中产家庭。
乔治•奥威尔出生第二年,随母亲回英国定居。
因为家境无力支撑他就读贵族学校,奥威尔只能进入一个二流的私立寄宿学校就读。
这个寄宿学校有很多专制教育,对于学生的教育不是很人性化,采用了专制压迫的方式,比如鞭子教育、等级制、规范化等等。
这所学校的教育对奥威尔的性格产生很大的影响。
因此,不论是他的思想主张,还是笔下的作品,都带有浓厚的反极权右翼标签,他本人也被英国情报部门严密监视,一直到他去世。
1914年,奥威尔11岁,首次发表作品,那是一篇诗作。
学校期间,奥威尔努力学习,考取奖学金,最终进入英国最著名的中学——伊顿公学。
少年时代,奥威尔受教育于著名的伊顿公学。
但他穷学生背景经常遭到身边人的歧视和嘲笑。
这样的经历让他在很小的时候就注意到平等思想和人性解放,关注和同情底层人民,对极权主义有着反叛情绪,这种思想为他日后创作思想的形成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奥威尔从伊顿公学毕业后,因为成绩一般,没法申请牛津和剑桥的奖学金。
而家里的经济条件也无法供他继续读书,他只能考公务员,加入英国在缅甸的殖民警察。
虽然被派到缅甸任警察,他却站在了苦役犯的一边。
他做了五年警察,在这一期间,他近距离接触审判、监禁和执行死刑,他观察到人性中最残暴的一面,更进一步认识到了极权主义。
由于自身的排斥,他最终离开了警察部队。
离开公职的奥威尔,后来又做过洗碗工、教师、书店店员和码头工人。
1928年,奥威尔开始自己的写作生涯。
02
1933年,他以乔治•奥威尔的笔名发表处女作 《巴黎伦敦落魄记》。
《巴黎伦敦落魄记》是奥威尔正式出版的第一部纪实性作品。
对英国殖民体制感到彻底厌恶绝望后,奥威尔的文学梦在几经挫折的情况下终于首度得到文学界的认可。
奥威尔刻意选择流浪和挨穷是对自己能否坚持贯彻社会主义理想的考验。
巴黎和伦敦作为资本主义世界的最繁华之地,社会底层的贫穷和困顿令人触目惊心。
奥威尔愿意深入社会底层,与劳苦大众平等相待的真诚态度在英国左翼文学作家中实属另类。
也正是这份精神,使《巴黎伦敦落魄记》读来分外真实,时至今日依然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1936年,奥威尔结婚,同年7月,西班牙内战爆发。
二战中,他在英国广播公司从事反法西斯宣传工作。
年底他与妻子一起参加左翼组织,去西班牙参加保卫共和国的志愿军,又去巴塞罗那,报导西班牙内战。
他喉部中弹,后来又遭到严密监控和追杀,因重伤返回英国。
因属托洛茨基派系(第四国际)而遭排挤,回国后却又因被划入左派,不得不流亡法国。
1939年,二战爆发,奥威尔积极参加反纳粹的活动。
他还多次报名参军,但因为身体条件不符合,被拒绝,但最终树立社会主义信念。
他仍然受雇于英国广播公司从事有关战争的报道。
奥威尔亲历的这两次战争,目睹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种种创伤,使得奥威尔的理想世界崩塌了。
于是他怀着讥讽批判的心态,在1944年写出了《动物庄园》一书。
这本书将故事环境设定在一家农场,将农场主看作是资本和极权主义的化身,将各类动物视为革命者和各色群众。
尽管动物们最终取得了胜利,赶走了农场主,并建立了一个理想社会。
但因人性的弱点加上权力的诱惑,动物们之间不可避免地陷入了争权夺利,最终让这场革命以失败告终。
这本书写完后,奥威尔投到了多家出版社,但都遭到了拒绝,一直到第二年,二战结束后,才终于有一家出版社同意了出版。
不过,即使出版了,在当时也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反应很平淡。
《动物庄园》只有几万字,在体量上只能算一篇中篇小说,奥威尔也没有太在意,1945年,又开始创作另一部重要的小说,就是《一九八四》。
至于为什么叫《一九八四》,原因也很简单,就是这本书完成于1948年,原来的名字叫《欧洲的最后一个人》,出版社认为不好,奥威尔就干脆改成了《一九八四》。
这个书名可谓神来之笔,一是纪念这本书创作于1948年,二是寓意这本书是一本关于未来的政治寓言小说,免去了不必要的麻烦,又被人们留下了想象空间。
这本书出版后,同样没有引起很大的影响,奥威尔也因此积劳成疾。
1950年1月21日,奥威尔死于困扰其数年的肺病,年仅47岁。
据说他在1929年起,一直到去世时,都在遭受严密监视。
03
如果要用一个比喻形容整个20世纪,我会说这个时代就像中国春秋战国时期。
为争夺霸主地位,世界大国化身战争机器,彼此间混战不休。
忧国忧民的有识之士以文字为载体,向民众展示他心中构想的美好未来。
乔治奥威尔是其中的一份子,但他展示的方式比较独特,他习惯用反讽手法描绘一个可怕的未来,让人们在惶恐中警惕信仰的专制。
有位学者说,乌托邦将人带往天堂,反乌托邦将人推向地狱。
看完乔治奥威尔的反乌托邦代表作 《1984》,你会发现,反乌托邦并不是在反对乌托邦式的美好,它反对的,是隐藏在乌托邦里的极权主义。
04
通过主人公温斯顿的视角,给我们展示了在“1984”年,大洋国人们内部成员生活的基本面貌。
人们只被允许穿破旧不堪的制服。
食物限量供应,温斯顿食堂供应的是看不清颜色的食物,以至于他每次吃饭都要一口气吞下,以防反胃。
住所和工作的地方布满领导人老大哥的宣传画,画的下方写着:老大哥在看着你。
大街上,人们无时无刻都被电屏监控着,除非你处在黑暗中,且不发出任何声音。
《1984》一开篇,男主角温斯顿出场。
温斯顿处在真理部的记录司,专门负责修改报纸上的数字,使政府之前的预言符合现状。
而他的同事则负责创造出一种新语言,旨在消灭单词,目的是缩小人们的思考范围,最大程度地寻求无意识的境界。
在监控下小心翼翼生活,已成为本能的温斯顿,近来越发过得战战兢兢。
他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已经犯下了思想罪。
独立思考这件事在大洋国是很危险的,思考的内容不管是反对,还是拥护“英社”的统治,思考本身就不利于极权统治。
避免思考的多样性,规范思考最简单粗暴的方式就是制定一套简单明了的文字语言。
去掉丰富的形容词、动词、名词,只留下必需的名词,沟通交流只剩下基本事实的传递。
断绝人与人之间深度交流,能有效地控制新思想的产生和传播,大洋国正是这么做的。
《新华字典》已经编制到第十一版,大洋国每一天都在几百个的消灭词汇。
思想纯正的新话专家塞姆競探到新话的目的,缩小思想的范围。某一天他突然人间蒸发,温斯顿敏锐地感知了“英社”的执政底层逻辑。
只有位于金字塔尖的核心成员有思考的权利,而其他人只需要顺从他们的想法。
温斯顿预感自己死期将至。
不仅仅因为他拥有难得的思考能力,更因为他早已厌恶整个社会千人一面的现状。
他追忆过往展望未来,期待一个每个人都能自由思考,存在着多种可能性的时代到来。
听起来令人毛骨悚然的生活,主人公温斯顿意识到这种生活的不合理性,试图在歇斯底里的同事中寻求自己的同类。
为了确保极权统治,“英社”需要民众的崇拜和认可。
温斯顿是真理部的工作人员,真理部负责新闻、娱乐、教育、艺术,这个国家所有传播信息都被事先筛选编辑过。
所有传播媒介都在向公众灌输一个观念:元首“老大哥”是一个近乎神的形象。
“老大哥”说的话就是真理,“英社”就是真理。
“英社”从出现以来就一直带领着人民走向更幸福美好的生活。
但温斯顿慰受的现实是,“老大哥”经常出现误判说错话。
他自己总是吃不他穿不暖,面临着物资匮乏的现状。
核心成员有着凌驾于常人的哲学思考。
他们发明出“双向思维”这个概念,来调和现实与传播的信息之间的巨大矛盾。
人的记忆容易受到主观意识的美化或歪曲。
他们将现实定义为人的记忆,教人控制记忆,忽略主观感受。
民众不需要相信自己的记忆,唯一需要相信的就是根据“英社”的指令重构记忆。
而让民众无条件信任“英社”的方式是,不断塑造敌人和敌国的存在,用外部的巨大威胁、永无止尽的战争凝聚人心。
温斯顿无法认同“双向思维”。
他感觉自己活在虛假的现实中。
他的生活也并不像“英社”宣扬的那般美好,还被迫做了很多违反个人意愿的事。
让温斯顿绝望的是,“英社”为了维持神与真理的形象,不断篡改修正从前的历史记录和相关报道。
05
压制自然的人性。
极权统治下,爱和同情心被禁止。
因为人与人之间建立起忠于彼此的关系不好控制。
亲情、友情、爱情统统被压制,取而代之的是伦理混乱。
电影上播放着孩子被炸弹炸得粉身碎骨的画面,观众们却在哈哈大笑。
儿童英雄告发自己的父母有异端迹象获得“英社”的肯定,夫妻间的结合只能出于“英社”的授意。
夫妻间的性行为只被赋予生育的功能,所有欲望被压制。
唯有仇恨的情绪被吹鼓,仇恨他国,仇恨与正统思想相左的内部敌人,以此释放无处宣泄的精力。
温斯顿所在的组织要求抑制性欲,禁止内部男女自由恋爱。
而凯瑟琳,温斯顿的妻子,正是该机构忠诚的捍卫者。
她要求和温斯顿一起制造孩子,履行对上级的义务。
这种无爱的性行为令温斯顿痛苦不堪,最终两人分居。
对现状不满的温斯顿隐藏着真实情绪,不敢在任何人面前表露。
他很孤独,时常梦见去世已久的家人。
在梦里感受着爱与被爱,可他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梦境。
他是个有欲望有情感的人,不是只知道接收指令的机器。
直到有一天,温斯顿在杂货店偶遇小说司的黑发女孩。
他害怕对方是上级的思想警察,故意来监视他的,甚至对女孩起了杀心。
出乎温斯顿意料的是,在几天后的相遇中,黑发女孩竟隐秘塞给他示爱纸条。
第一次幽会,女孩带他回到了梦中的黄金乡,爱情和亲情彻底唤醒了温斯顿的独立意识。
两人于是开启了背叛机构的私情。
这一部分很清晰地展现了机构对成员的思想控制:禁止他们产生男女私情,禁止家庭成员互相关爱,好让机构内部的成员时时处于仇恨和背叛的情绪中,以便保持对机构和老大哥的忠诚。
机构对群众却放纵不管。
机构宣传民众天生就是下等人,只要控制他们,像动物一样驱使他们即可。
温斯顿爱茱莉亚,但他知道这份爱并不纯粹。他甚至不曾正眼看过对方,也不知晓对方的姓名。
他纯粹是遵循自己的本性,想要通过堕落的行为来表现自己对这个世界的反抗。
从前他只是在心里厌恶极权,如今他付出行动对抗极权。
他和茱莉亚每一次的幽会,每一次的性行为都是对极权的打击。
他企图宣告这样一个事实:无论怎样,极权都无法压制自然的人性。这对苦命鸳鸯享受过极致的欢愉。
温斯顿畅想过两人能拥有未来,但极权统治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
06
在被毁灭的边缘相拥
自从初次约会后,两人频繁接触,最终温斯顿租下了旧货铺的老房子,作为两人约会的根据地。
他们在绝望中发生关系。
他们很清楚自己的行为很容易被上级发现,但有时又会产生不切实际的幻想,以为两个人龟缩在房间内就可以相拥到天荒地老。
茱莉亚生在已经稳定下来的年代,不了解老大哥统治之前伦敦的生活。
对机构的存在习以为常,不反抗机构的权威,却会想办法躲避他。
擅长假扮机构最狂热的拥护者,实际上并不赞同机构所有的行为。
朱莉亚反叛只是表面意义的。
她从未思考过,任何推翻机构的可能性。
“你只有腰部以下是反叛的。”温斯顿看清了她的真面目。
思想被控制了,肉体却很诚实。
她和不同的男人发生关系,只是出于本能和寻求性解放。
07
终于被捕以及被捕后遭遇的非人经历
温斯顿带着朱莉亚投奔同事奥布兰,因为觉得对方是隐藏在机构内部的“兄弟会”成员,是可信任的。
奥布兰送给温斯顿一本禁书。
书中系统而清晰地写着机构如何利用战争加剧人民的恐惧,又如何故意利用双重思想,煽动群众保持狂热。
只因为上位者想一直位居上等地位,他们必须将社会的主流心理控制在一个疯狂的状态中。
就在温斯顿回味书中内容时,他们被捕了。
他们两人被抓住,投入最残酷的监狱一一仁爱部。
原来奥布兰才是思想警察,就连租给他房子的旧货店老头,也是年轻人伪装成的思想警察。
后来温斯顿被关押在监狱里,和小偷毒贩关在一起。
他在昼夜不分的拷打和审问中,承认自己暗杀,私吞公款,出卖机密还有为外国提供消息。
他为了片刻安宁承认所有莫须有的罪名。
温斯顿屈从于残酷的严刑拷打,认罪悔过。
但彻底击垮温斯顿是人性之恶。
08
被洗脑与被消失
温斯顿在经历肉体的折磨后,开始遭到精神上的摧残。
奥布兰试图让温斯顿明白,机构企图创造一个被恐惧和背叛笼罩的世界,并割断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这一切都是为了保护弱者,弱者不配拥有自由和思想。
当权者存心欺骗、奴奴役公共意志,挑起无尽的战争,让民众陷入贫穷和死亡的威胁中,所做的一切不过是为了手中的权力。
强权下的温斯顿深感懦弱无力,最终迎来悲剧结尾。
但他对于自己的国家,始终抱有期待。
温斯顿仍然坚信,这样的世界是不合理,是不符合人性的,最终一定会被群众推翻。
他虽然失败了,但他坚信总有东西能击败极权主义,让这个国家变得富足、民主、自由。
“不管怎么样,你们会失败,某种东西会击败你们,生命会击败你们”
“我知道你们会失败,宇宙中有某种东西,某种精神或者某种法则。”
于是奥布兰将温斯顿送他去101房间。那里有每个人内心深处最害怕的东西。
由于温斯顿最害怕老鼠,于是奥布兰给温斯顿戴上面罩,将他的脸喂给一笼子老鼠啃噬。
在无助之下,他吼出让老鼠咬朱莉亚。
他曾以为自己的意志能抵御住肉体的侵袭。
他曾以为真爱是人类最宝贵的品质,是人类在绝境中能开出的最纯净的花朵。
但他却亲手背叛了他的真爱。
达到目的以后,奥布兰释放了他。
温斯顿长胖了,拥有足够多的钱,后来在街上与朱莉亚重逢。他们对彼此坦诚,在101房间都背叛了对方。
最终,温斯顿的灵魂被彻底“洗清”,他主动坦白了自己的罪行。
一天他走在走廊上,被命定的子弹射死。
死前他深信,他爱老大哥。
09
《1984》的故事其实很简单,就是虚构了对于当时还是未来的未来世界。
那时的世界被划分为三块区域:大洋国、欧亚国和东亚国。
其中大洋国由美国控制,包括南北美和大西洋岛屿,英国只不过是其边缘的一个“一号空降场”;
欧亚国由俄国统治,从葡萄牙到白令海峡,占欧亚大陆的整个北部;
东亚国主要是亚洲东部区域以及岛屿。
三者永远处于联合或战争之中。
其中,大洋国是一个典型的极权社会。
整个社会权力高度垄断,社会相当专制,充满了剥削、压迫、奴役,等级,人们毫无权利,更无自由可言,一切都在统治的控制之下,管控之中。
而最明显的就是等级森严,大洋国是一个典型的金字塔,高高在上的是“老大哥”。
“老大哥”统摄着国家和社会的一切,半人半神。
大洋国取得的每次成功、每次胜利、每项科学发现、所有知识、所有智慧、所有幸福、所有德行都称为是在他的鼓舞和领导下完成的。
“不论在钱币上、邮票上、书籍的封面上、旗帜上、招贴画上、香烟匣上——到处都有。眼光总是盯着你,声音总是在你的耳边响着。”
“老大哥一贯正确,全才全能。一切成就、一切胜利、一切科学发明、一切知识、一切智慧、一切幸福、一切美德,都直接来自他的领导和感召,没有人见到过老大哥。他是标语牌上的一张脸,电幕上的一个声音。”
总之,老大哥是一个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神”,谁也没见过他,但他却无处不在。
那么,我们的问题是,为什么极权社会总是热衷造神?
10
关于极权社会总是热衷于造神
极权社会之所以热衷于造神,根本原因在于权力的高度垄断和统治。
在权力高度垄断下,比如《1984》中,权力垄断于“老大哥”。
“老大哥”一个人掌握了一切权力,权力不受任何限制、制约、约束和监督。
凌驾于一切之上,而且组织所有官吏都是从这个权力中心出发的,自上而下层层任命,也就是说官吏们权力来源于“老大哥”,而不是民众。
官吏们为了任命和升迁,自然溜须拍马,趋炎附势,不断吹捧“老大哥”,将“老大哥”当成神一样的看待。
将“老大哥”当成神一样看待,就是想从得到更多利益罢了。
官吏们推动“老大哥”成为神,吹捧,于是整个社会自然而然热衷于造神。
其次,造神的目的是为了统治。因为极权社会,权力来源于上级,来源于“老大哥”,“老大哥”为什么权力这么大,凌驾于一切法律、制度之上,就是因为他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是全能之人,所以能够承载这么大的权力,垄断的权力。
既然“老大哥”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我们普通人自然不能比拟,必须臣服于“老大哥”的统治,因为民众的一切所想所知,都在“老大哥”的掌握之中。
所以,你怕不怕,服不服?
“造神”是为了“天下服”。
11
《礼记》:“百众以畏,万民以服。”
害怕了, 所以就“服”了。
在《1984》中,讲述了虛拟国家大洋国普通职员温斯顿的故事。
这个国家利用电屏、巡逻队、思想警察等方式,时刻监控掌握民众的生活。
“老大哥”通过电幕这种技术统治手段强化了自己的权力。
电幕无处不在,不仅能够宣传“老大哥”的思想,对民众进行洗脑,还能够监视所有人。
每个人的一言一行都被电幕所监视和记录。
几乎没有人能拥有属于自己的私人空间,入侵民众生活的原因在于防范异端,稳定执政觉“英社”的统治地位,所有与“英社”推行政策相左的苗头都会在第一时问被识别。
在统治面前,每个人都是透明人,人们的一切“老大哥”都知道,你要是有一丝的不满和反抗,马上就会被消失。
甚至这种控制已经深入到了思想之中,叫你连想都不要想。
所以说这种臣服要从身体到思想的完整臣服。
这种臣服到最后就是鲁迅说的他奴,自奴,奴他。
在身体、物质和精神压迫、奴役之下,民众会被动被奴化,臣服于极权统治。
到了一定程度后,不需要外界过于的干预,最终人们会自我奴化,自我臣服。
甚至会集体让不愿意臣服的人臣服,最终不费吹灰之力完成统治,极权社会形成。
12
温斯顿从萌生反抗,到志愿加入兄弟会反抗机构,最后被机构洗脑的过程令人毛骨悚然。
原来,从故事的最开始,温斯顿买日记那里,机构已经觉察到他的异常。
就像猫玩弄老鼠一样,机构不动声色地监视他,跟踪他,甚至拍下他和朱莉亚在郊外厮混的照片,最终将这些证据一股脑儿展露在温斯顿面前。
这一切似乎在嘲讽温斯顿,像人类看待被一滴水困住的蚂蚁:看,这一切都是徒劳的。多么可怜的小东西。
小说作者乔治.奥威尔残忍而真实地表现了极端主义下,人性的泯灭和民智的匮乏。
正如机构的口号:“谁控制过去就控制未来,谁控制现在就控制过去。”
由于这部小说所列举的事件有历史依据,读来不禁令人胆战心惊。
人性是如此脆弱的吗?所谓的真爱真的抵不过肉体的摧残吗?老大哥,真的在看着你吗?
温斯顿的一生,每每让人联想到 《牡丹亭》 里的杜丽娘。
她在极权中长大,学什么、做什么从来不由自己,但爱让她的独立意识彻底觉醒,进而反抗。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杜丽娘的园林就是温斯顿的黄金乡。
经历过极权高墙外的美好春色,比起不知为何而活的人生,要来的绚丽多彩。
当无数个温斯顿和杜丽娘觉醒,当他们为此奋战,乃至牺牲生命,才有了如今人人知民主,人人求自由的时代。
13
《1984》刚出版时,曾被美国图书馆列为禁书。
它提醒公众有可能存在被剥夺思考权利的现实,被彻底剥夺时,连用钢笔写日记都是思想罪。
这是《1984》 放到今天来读,依然能发人深省的关键原因之一。
能剥夺一个人思考权利的现实因素其实很多,不仅限于政治因素,言论自由、信息大爆炸的现代,我们很可能陷入丧失思考能力的情境。
丧失是主动和被动的,首先是人主动选择不去思考某种思想的对或错,安于接受,再次是人为的、被动的引导吹鼓,人云亦云。
没人能让事态的发展完全按照预想的路线,所以只能让过去的言论符合现在的结果。
否定了所有真实的历史,不断改写当下的记录。
结果是,整个国家成为一个架空的、想象中的国度,没有过去的国家也不会有未来。
大洋国朝着自我毁灭的道路上行进着。
真理不能被创造,只能被总结。
《1984》成功预言了二战后,两极分化的冷战格局。
以美苏为首的军事争霸愈演愈烈,最终以苏联解体收场。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太史公司马迁编制《史记》的智慧,穿越千年,依然值得被铭记。
从历史中汲取经验和教训,尊重历史,忠于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