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今年14岁,上初二。他成绩虽然平平,但好歹还能正常上课,写作业。
但初一结束的暑假,他开始迷上了手机游戏。
一开始,表现得还不明显。只是拖拉着不爱写作业,每天抱着手机不撒手。
如果赶上吃饭,他游戏一局没结束,我就是喊他几遍,他都不会放下手机。
等我注意到他有了沉迷的苗头时,情况已经不可控了。
写作业时,他会偷偷把手机藏在书下面,一学不进去,就拿出手机打两把游戏。
晚上,他会躲在被子里,熬夜玩到两三点。
我发现时,怒不可遏。
面对我的责骂,儿子认错,向我保证不再这样了。
可好了没几天,他又控制不住游戏的吸引力,偷偷玩了起来。
晚上睡不够,白天在学校呵欠连天,上课困得直接睡着了。成绩也下滑得厉害,考得一次比一次差。
老师直接找我,让我监督好儿子,否则再这么下去可就掰不回来了。
我气急败坏地冲进儿子房间,把他一顿臭骂:
你说话是放屁吗?不玩游戏会死啊?
从今天开始,手机没收,我看你拿什么玩!
不料,儿子一改往日低头认错的作风,暴躁地朝我大吼:
对,不玩游戏就是会死!
你把手机拿走试试,你别后悔!
看着他那副暴怒又发狠的神情,我愣是没敢去拿他的手机。
从那之后,儿子光明正大地在我眼皮子底下玩游戏,我却顾虑重重,不敢多说。
有时候看他心情不错,我会提醒几句,控制下游戏时间,去看看书。
可儿子会立刻变得不耐烦,转身就回到房间。
眼看着情况越来越严重,他的成绩直线下降,还因为早上起不来请了几次假,我真的焦虑到了极点。
难道好好的孩子,就要因为手机游戏彻底废掉了吗?
最开始,我心里特别愤怒——世界上为什么要有游戏这么害人的东西!
后来,我静下心来,在不断地学习和反思中,才意识到:不管游戏还是手机,都只是孩子厌学的“背锅侠”。
当孩子沉迷手机或者网络游戏,家长往往觉得,是这些东西害了孩子,让孩子学不进去,最后走上了厌学、休学的道路。
但实际上,这些沉迷的东西,并非本质因素。它们只是在孩子厌学的过程中,发挥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在竞争激烈、学业压力大的环境下,很多孩子都是为了学习而学习的。
他们不知道学习的意义在哪里,也体会不到自身的价值。
只是被父母和老师的焦虑和期待裹挟着,每天麻木地上学、放学。
在父母那里得不到理解和支持,又需要每天面对乏味困难的作业。
很多孩子的生活,都是在这种双面夹击的情况下度过的。
学习对他们来说,本身就不是一件愉悦的事。加上父母长时间的催逼和施压,这让他们对学习更加疲惫厌倦。
这时,游戏世界,就好像一个可以躲避现实世界痛苦的桃花源。
孩子可以从中获得轻松和快乐的感觉,打赢时还能获得成就感。
本来就对学习厌倦的孩子,最后的那一点学习动力也被游戏抽走了。
最终,成了父母眼里的“游戏成瘾”。
儿子有一次对我说,他感受不到自己的价值,好像只是一个学习机器。
与其充满压力痛苦地过一辈子,还不如现在躺平,至少当下是快乐的。
可见,对学习没兴趣在先,游戏只是孩子厌学后,用来消磨时间、逃避压力的一个出口而已。
想要将孩子从对游戏的沉迷中拉出来,就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也就是解决孩子“自我价值缺失”的问题。
1、了解孩子沉迷游戏背后的“心理需求”,带孩子去看更大的、更有质感的“现实世界”
进入青春期后,孩子的身心都处于快速发育中。
他们内心渴望独立,渴望认可;又面临学业压力、人际关系等多重挑战。
同时,父母看重成绩,总在学习和生活中管制自己,批评说教不断。
手机游戏,就成了孩子的情绪出口。
但游戏再刺激,也是虚拟世界的吸引力,比不上现实生活中的美好。
所以,家长就要理解青春期孩子的心理需求,在做好有效陪伴的同时,也减少指责和说教。
跟孩子在一起,话题不要总围着学习转,去关注孩子的想法、兴趣、内心。
我发现,当我问起儿子为什么喜欢打游戏,怎么看待一场球赛的结果时,儿子一改往日不愿意沟通的状态,变得愿意跟我交流了。
因为他感受到了,妈妈是真正关心他的想法,关心他这个人,而不只是他的学习成绩。
在“抛弃”分数的聊天里,儿子不再排斥跟我的互动,亲子沟通顺畅了很多。
情绪得到了宣泄与理解,需要从游戏中排解的苦闷和空虚就少了。
平时,我也有意识地改变了生活方式,带儿子一起出去玩。
去看科幻大片,去海边露营,去度假园区,去周边城市旅行......
让他感受更大的世界,去呼吸真实的空气,让他自己体会到,就在触手可及的身边,有那么多可以去感受的美好事物。
这在无声无息中,将现在的努力和未来的人生绑在了一起。
得到了足够的爱和理解,见识了更大的世界,孩子不会封闭内心,把游戏当成寄托。
儿子对我说:
妈妈,以前我知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但是老觉得有一层隔膜,不知道有什么意义。
但是现在,出去看得多了,感觉这个世界还是很精彩的,只是现在我们两点一线,体会不到而已。
现在我做的题,写的卷子,都是通向未来的路,我好像第一次清晰地感受到,自己努力是为了什么。
妈妈,谢谢你。
儿子的话,令我感慨又欣慰。
是啊,一味地催促说教,并不能让孩子爱上学习,只会让孩子对学习更加厌倦逃避,还会破坏亲子关系。
现在,我反其道而行之,儿子的注意力,反而从游戏中转移到了现实生活中来。
他开始思考自己每一天,每一个行为所带来的结果。
儿子意识到,学习不光是为了考试,更是实现目标的工具。
这些都让他真切体会到了学习的意义,不再把全部时间和精力,沉迷到游戏的虚拟世界中去了。
2、不要总用学习成绩来衡量孩子,要用多元化的标准去看待孩子,才能给孩子更多的存在感和价值感
很多孩子厌学,是因为看不到学习的意义,也体验不到价值感。
毕竟,未来的好工作跟现在每一天的辛苦相比,太虚无缥缈了。
所以,想让孩子重新找回学习动力,就要让孩子感受到,学习这件事,辛苦之外也有价值。
我从多个方面入手,帮孩子体验价值感。
首先,不再一味关注孩子的成绩和名次,而是静下心去观察孩子,看见孩子,认可孩子,多元化评价他的表现。
他在家里帮忙收拾餐桌,洗碗拖地,晾晒衣服;出门对人有礼貌,热心给路人带路,等等,都真诚给予鼓励。
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孩子明白,原来我不只是在学习这个体系里被审视评价,作为一个人,我是被父母看见、被认可、被肯定的。
父母的认可,他人的感谢,都是一个孩子自我存在感、价值感的来源。
这让孩子在我们面前可以轻松自在,抬得起头,而不是总想离我们远远的,甚至逃到手机里面去。
其次,是给孩子更多的尊重和自主权。
让孩子在生活中,拥有一定的自主权,他可以决定学习的方式、时间,而不是必须听父母的建议和提醒:你要先学这个,重点看看英语等等。
这样可以增加孩子对学习的掌控,更容易体验到成就感。
同时,也让孩子可以自己掌控游戏的时间。
这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
百般控制下,孩子都游戏成瘾了,一旦放松,孩子不就彻底放飞自我了吗?
恰恰相反,正是家长视游戏为洪水猛兽,高压管制下,游戏在孩子眼中才格外有吸引力。
当孩子意识到,自己可以全权做主,什么时候玩,玩多久,父母都不会管时,游戏的刺激感就少了一大半。
3、跟孩子制定符合彼此需求的“规则”,让孩子形成合理使用手机的习惯
对于手机问题,父母的需求是——孩子可以合理安排时间,不能长时间只玩手机,也要兼顾好学习,更加自觉、自控;
孩子的需求——则是用手机满足自己社交、放松的需要,父母不要总是一看到我拿手机,就教训我,要我去学习。
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冲突,总体都是围绕上面2个不同的需求爆发的。
所以,解决冲突的方式,就是“制定规则”。
很多家长就会说,“我也制定了规则呀,可孩子根本不遵守,做不到,没有用!”
实际上,我们口中的规则,其实根本不是“规则”,而是“规定”!
回家先写作业,写了作业才能去玩;
每天只能玩1小时;
晚上9点钟要上交手机......
这些往往都是家长单方面的“规定”!
孩子为了能够玩手机,只能来遵守这些规定,但心不甘情不愿,所以总会出这样那样的岔子——要么不遵守,要么遵守了,也不能坚持下去。
那要如何才能制定出一个合理、有效的“规则”呢?
具体参考下面6个步骤:
第一步:明确清楚我们彼此的需求。
先去观察、倾听、了解清楚孩子玩手机,主要是在做什么,满足了他的什么需求。
例如,打发无聊时间的需求,社交的需求,成就感的需求等等。
而我的需求,就是想孩子可以合理使用手机,不熬夜,不影响学习,我不被老师投诉。
第二步:大家坦诚去想办法,满足各自的需求
以满足各自的需求为基础,去想办法,提出各自的解决方法。
比如,孩子说:放学先玩手机;手机自己保管;游戏时间由他定。
我说:放学后先写作业;晚饭后爸妈带你出去骑车;可以一起学习做手工、烘焙......
第三步:看看这些方法,能不能满足我们各自的需求
评估下来,我们发现,有效的解决方法包含:晚饭后骑车;一起做手工;游戏时间由他定;做个时间表。
第四步:选择大家都满意的方法
在选择解决方法时,大部分双赢法是从第三步评估出的方法里选一个,而我和孩子决定,选择所有我们提出来的解决方法,结合起来使用。
第五步:按照确定的方法执行
在这之后,我给予孩子更多的陪伴,每天安排一项活动。有时是手工,有时是烘焙,有时是晚上下楼骑单车。孩子也自己安排玩手机的时间,做一个时间安排表。
第六步:在执行中去观察、改进
这一个流程做下来,孩子对手机的沉迷问题,熬夜、上课不认真的问题,都恢复正常了。老师也没再找过我,我的需求得到了满足。
对于孩子,我并不以“不玩游戏”为目的,而是为了满足孩子的内在各种需求。
之后虽然他还是会玩手机,但很明显减少了,因为他有了更多选择,有其他事情可以去做,经常会做一些小点心带给老师、同学,获得了老师同学的一致认同和夸奖。
我们不是从是否玩游戏、玩多长时间游戏这些表面问题着手,而是先清晰彼此的需求,在需求的基础上,去协调解决办法。
经过我的努力和引导,那个没了手机就活不了的孩子,终于走出沉迷,找回了学习动力。
我深深体会到,手机也好,游戏也罢,其实都不是洪水猛兽。
孩子之所以会沉迷,往往是因为家长习惯把分数和学习联系在一起,孩子内心需求得不到满足,孩子不仅感受不到学习的快乐和价值,还背上了沉重的精神负担。
所以,当孩子出现了问题行为,开始厌学拒学、沉迷手机后,家长先不要急着批评压制孩子,而是想想,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找出本质原因,才能真正解决问题,让孩子顺利度过青春期危机。
点个“赞”,愿我们的孩子越来越好,我们的家庭与人生越来越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