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行书四言联
王世国/文
清代郑板桥以独创的奇奇怪怪的“六分半书”,名扬天下。他在一首诗中说道:“吾曹笔阵凌云烟,扫清氛翳铺青天。”他的确以居高临下、雄视古今的气魄和胸怀,在当时的熟媚软弱的书风之外,独创新体,另立壁垒,对于清扫“馆阁体”的时弊起了积极作用。然而,他的“六分半书”究竟是怎样创造的,它到底有何奇妙之处?本文将为你揭秘。
郑板桥行书诗轴
他曾自述其书:“……板桥书法以汉八分杂入楷行草,以颜鲁公《座位稿》为行款,亦是怒不同人之意。”由此可知,他从“怒不同人”的创作思想出发,主要以汉隶掺入行楷,有时杂以草、篆,间以画法,从而创造出一种非隶非楷,隶楷融合,在行书的体势之中传达出沉厚的隶味的崭新书体。
这种“杂交”出来的优良品种,虽含有隶书的基因,但却是一种与八分书(隶书)完全不同的书体,因而郑板桥戏称为“六分半书”。下面,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六分半书”的奇妙绝伦之处。
郑板桥行书诗轴
1.杂交诸体,丰富多彩
在生物工程学上有“近亲交配必然导致品种退化”之说,而不同品种杂交出来的杂种,则能表现出异乎寻常的旺盛生命力。书法中不同的书体就像生物的不同品种一样,如果把不同的书体有机结合起来,那么同样会产生出一种别具一格的新书体。这种创作方法在书法中亦称为“破体”和“合体”。这在中国书法发展史上早有先例。
郑板桥《歌谣轴》
东晋王献之就是一个有意识地进行“杂交实验”的书家。他将行书与草书相结合,从而创造出一种“非草非行”的行草新体,获得了很大成功,至今仍风行于世。不过,与后来人们把楷书与行书、杂糅而成为楷行书一样,王献之还只是把两种比较接近的书体相结合。
尽管初唐书家曾融隶入楷,但只是极个别的部分采用隶书的笔法、体势,并非真正有意识地综合交配,因而他们写出来的还是楷书,而不是非隶非楷的第三种书体。郑板桥的“六分半书”则是楷、隶、行、草、篆五种不同书体杂交的产儿,这在中国书法史上是空前绝后的创造。它的确是一种非隶非楷、非行非草,不可名状的奇妙的新书体。
郑板桥《行书祝允明诗轴》
就拿《难得糊涂》这个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的横匾来说,虽然仅短短几行字,但是既渗入隶书的波势,又混杂着篆书的造型,还具有楷书的点画提按。特别是其中的四个不同的“难”,写得诸体皆备,各尽姿态,情趣横生,令人拍案叫绝!直接将篆书的笔法、造型掺入行楷字体,这在郑燮的作品中是十分常见的。
郑板桥《难得糊涂》
郑板桥的书法对当时看惯了“馆阁体”或董、赵书体的人们的审美心理定势,无疑是个巨大的冲击。由于多种不同书体的笔姿被郑燮融合在同一幅作品中,因而显得丰富多彩,增加了作品耐人寻味的情趣和新奇的美感。
板桥行书扇面:”雾里山疑失,雷鸣雨未休。夕阳开一半,吐出望江楼。“其中“雷”字便是异体字
2.古体异体,点缀其间
书法最初导源于实用性的字体,后来它、逐渐摆脱实用和功利,而成为书法家的自由的精神创造,成为能够传达书法家情思的有意味的形式。特别是在明清时代,书法更是从少数人收藏的锦囊柜箧之中,走上了许多普遍人家的高轩大厅的墙壁,成为人们朝夕欣赏的对象。
板桥行书四言联:“移花寻蝶,买石饶云。”其中的“花”字和“寻”均为异体字
在这种情况下,书法虽然还是以文字为艺术媒体,但是文字的意义和声音已不再占有主要地位。因为人们的审美欣赏,主要在于通过体会书法笔墨和笔划的“运动”或组合形式,来捕捉“意味”或“意趣”。
所以,我们看到,郑板桥的书法创作特别喜欢用古汉语中的古体或异体字。如《论书轴》中的“爱”“法”“妙”,《节书怀素自叙帖轴》(下图)中的“奔”“字”“则”“龙”等等。这些在日常生活的信息交流中已经失去了生命力的古体或异体字,却在他的书法作品中获得了新的艺术生命。
郑板桥《节书怀素自叙帖轴》
虽然对于审美欣赏者来说,要认识这些“怪异”的字是困难的,但是它们的字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们的奇特形态能吸引观者的审美注意,激发他们探求的兴趣。这正像符号论美学的主张者苏珊·朗格所强调的那样,艺术是情感的符号形式而不是事实的记号;任何艺术作品的价值不取决于它所表现的对象是什么,而取决于怎样表现。
郑板桥行书七言联:“墨蘭數枝宣德紙。苦茗一杯成化窯。”
郑板桥正是用古体和异体字拉开了书法艺术与日常写字之间的距离;同时也以此表现出自己广博深厚的学识。他的书法作品中那些古体异体字点缀其间,也的确情趣盎然,古拙可爱。
王世国著《当代书法评鉴》,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网上有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