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前几天,关于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设立数学与空间学习障碍门诊的新闻受到了大家的关注。很多人都在说,这是不是医院制造焦虑割韭菜。
我当时第一眼看到推文,也在想,这难道以后学习不好就是病?这个时代是不是太癫了。
但当我仔细研究了学习困难这件事,我发现,最应该担心的,不是被割韭菜。
真的有学习障碍这回事?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把外显的症状定义为有问题,所以,我们都对ADHD(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和ASD(孤独症谱系障碍)多少有些了解,也认可这些是问题。
但关于学习障碍,我们平时听得都很少。
这主要是因为,学习这项活动,是属于大脑内部的活动,我们看不见、摸不着,最多就是能看到,孩子学习不好。
可是学习不好的原因多的很,孩子不认真、贪玩、不求上进等等,都可能导致孩子学习不好,所以我们也很难说得清孩子到底是不是有问题。
但实际上,学习障碍这个问题,在国外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儿。
我在搜索“learning difficulty(学习困难)”时发现,包括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在内的很多国家,有很多关于学习困难的网站,能够为家长、老师和孩子提供指导和支持。
其中,美国学习障碍协会,已经成立了整整60年了。
让我感慨的是,这个协会并不是由心理学家推动成立的,而是源自家长的行动。
1963年,一群足智多谋的家长在芝加哥召开了一场题为“探索感知障碍儿童的问题”的会议。他们有着共同的困扰,知道自己的孩子需要支持,然而却不知道从哪获得这些支持。
于是,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他们开始着手准备,并于1964年注册成立了学习障碍儿童协会(现为“美国学习障碍协会”)。
关于学习障碍的类型,不同的组织划分类别也不完全相同,但大体来看,主要包含阅读困难、书写困难、计算困难等等。
而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设立的门诊就主要针对的是计算障碍。
按照美国学习障碍协会说法,计算障碍影响一个人理解数字和学习数学事实的能力,导致难以处理数字相关的问题,定量推理能力受损。
所以说,学习困难是客观存在的,不是医生危言耸听,也不是医院想要割韭菜。
学习困难是病吗?
看到这则新闻之后,我首先想到的,不是医院是不是想割韭菜,而是未来可能会有很多孩子,因为数理化学习不好而被送去就医。
你可能会说,谁还盼着自己孩子有病啊?
主观上来说,我们盼的不是孩子有病,而是自己没错。
自从多动症这个词走入大家的视野,我发现被人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了。
身边的孩子,只要稍微不老实,不是那种乖乖的坐着,家长就会说,我觉得我们家孩子有多动症。
这么说有什么好处呢?
对于家长来说,如果孩子有多动症,那自己就可以说,你看,真的不是我不够有耐心,是孩子有问题。
人最害怕做错,也最喜欢归因。
当我们把原因归于别人,或者为孩子的行为找到一个病理性原因,对于自己来说就是“我没错”的解脱。
但学习困难对于家长来说,并不是一个理想的“避风港”。
读了很多关于学习障碍的资料之后,相对于把它定义为一种病症,我更愿意将学习障碍定义为“不同”。
首先,学习困难不是智商低。
很多在某一方面学习面对挑战的孩子,在其他方面都表现很好。比如,在数学方面挣扎的孩子,可能有敏锐的逻辑和推理能力。
还有一些研究说,具有学习障碍的孩子,智商在中等甚至偏上。他们甚至能够找出掩盖自己学习困难的方法。
其次,学习困难不一定是病理成因。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的学习困难门诊,是由心理卫生团队和上海交通大学心理学院联合成立的。
之所以要心理学来做,是因为对于很多学习困难的孩子而言,他们并非生理上有什么器质性病变,可能是受成长环境的影响,导致了学习困难的问题。
最后,学习困难更多的只是大脑处理信息方式不同。
如果要说学习困难是天生的,也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
每一个人的大脑都是不同的结构,有的人精细运动更好,有的人更擅长推理,而有的人语言天赋过人。
我们不得不承认,自带的大脑型号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我们做一件事的难易程度。
只是因为学习这件事大家看得比较重要,导致学习困难在生活中的影响更加凸显。
面对学习困难,家长可以做什么
学习困难不是给孩子打的标签,也不是给孩子定型的评价,它更多地只是在告诉我们,当前通用的教育方法不适合孩子,他需要其他的学习方法。
而在搜索信息过程中,我也发现,帮助孩子解决学习中的挑战,需要的是全方位的支持。其中,家长是必不可少,甚至最为重要的一环。
优势思维看待学习困难
看到这里,有人可能会说,都困难了,哪还有优势。
但别忘了,有不擅长的方面,就有擅长的领域,困难的背面,就是优势。
作为家长,我们很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当孩子在某一个方面表现不佳,眼里心里就全是这个问题。尤其是当这个方面和学习紧密相关,就更容易让人担心和焦虑。
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很容易把一个问题当成孩子的全部。
优势思维就是提醒我们,不要紧盯孩子的问题和短板,要积极地发现孩子的擅长和优势。
以前我们总讲木桶理论,强调最短的板子决定了木桶的容量。
但现在,随着分工的精细化,以及科技的发展,我们不需要每个人都成为完美的六边形战士,而是更需要大家清楚自己的特质,在擅长的领域深耕,才有可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对于孩子来说,发现自己的优势,不只是看到自己做得好,更是看到每一个人的独特性。
如果理想的状态是一个圆,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带着裂痕来到这个世界的。
有的人不擅长画画,有的人不擅长唱歌,有的人运动做起来很困难,而有的人就是恰恰在学习某一样知识时觉得更有挑战。
但我们应该看到的是,这个小小的缺口不是人生的全部,我们还有很多其他的方面可发挥。
除了看到自己的优点和独特性,优势思维的另一个方面是,指导下一步的行动。
十六型人格、盖洛普优势测试,相信很多人都测试过。
我发现很多人测完之后会说,我是INFJ、ENFP之类,觉得这就是一个定论。
但其实,无论什么样的测试,都不是为了给我们下一个结论,只是告诉我们过去的情况而已。
用优势思维去看待学习困难,不只是看到和认命,而是理性地分析自己具备的条件和面临的现状,找到下一步的应对策略。
一方面,我们只有客观承认问题,才能找到应对方法。
很多资料显示,学习困难是有应对方法,并且可以取得改进效果的,这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孩子解决学业中面临的难题。
而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认识到,同样的时间投入到拉长短板和发挥优势之间,产出的效果是不同的。
大部分的家长对孩子的期待都是能够学好,考高分。但面对有学习困难的孩子,这样的期待,可能会导致花了很多时间死磕,最后带来的结果并不理想。
比如,对于一个有数学学习困难的孩子,如果把每天有限的时间,大部分花在死磕数学上,其效果一定不如花同样的时间在擅长的学科上来得更好。
此时就需要,适度调整自己的期待,也适当分配孩子的时间,不能因为一个短板,拖累了其他方面的发展。
个性方法应对学习挑战
学习困难的孩子并不代表学不会,而是传统课堂的教学方法对于他们不太适合。
要帮助学习困难的孩子解决学习难题,就一定要找到适合他们的方法。
之前我们家孩子在数学学习中也遇到过一个难题。
当时他们开始学有余数的除法,经常遇到类似这样的题目:
小红有18块糖果,每个盒子装4块,需要几个盒子?
我发现,课外练习和考试中,这样的题目她反复错过很多次。
我知道,这个知识点她不是很理解,需要我的帮助。
对于她来说,这个问题单纯靠计算,多少有些抽象,她接受起来比较吃力,我应该用更直观的方式来帮助她。
于是,我拿出一些瓜子,来跟她摆一摆,让她明白,算出来的数字里边,哪个代表的是盒子的数量,哪个代表的是剩余糖果的数量。
这样练习了几次,她逐渐掌握了,并且很喜欢这种方式,要求我继续出题,还要做。
在如何帮助有数学困难的孩子的文章中,我找到了几点建议,其中包括让数学变得和生活相关,多感官教学。
这也是结合孩子的认知特征,以更直观和有趣的方式让孩子吸收知识。
我女儿目前没有明显的学习困难迹象,所以我知道,对于有学习困难的孩子和家长来说,这个过程难度更大,也需要花更多的时间。
只是我们很多时候以为,耐心是孩子一遍学不会就教两遍,两遍学不会就十遍。
但真正的耐心不是同样的方法重复10遍,而是当一种方法不适用,我们有耐心去找到10种新的方法去尝试。
每一个有学习困难,或者说面对学习难题的孩子都是不同的,导致孩子学起来吃力的原因也千差万别。
我们能够帮助孩子的,就是通过日常最亲密的相处,点滴的观察,找到更适合孩子的方法。
情绪管理助推学习能力
对于学习困难的孩子来说,他们面临的挑战不只是某一个领域的学习更吃力,还有由此衍生的情绪问题。
从某种程度上来看,次生情绪带来的破坏性,可能比学习困难本身更大。
当一个孩子某个学科学习不理想,家长首先想到的是,孩子不用功,上课不认真,以及自己家在这个方面下功夫还不够多。
于是,刷更多的题,上更多的补习班,但最后带来的效果都很差。
这种情况下,父母的焦虑,孩子的挫败,就交织在一起,给本身就已经不容易的孩子叠加更多的打击。
“我就是笨,学不会”,“我太差劲了”,“我永远也学不会数学”。
自我怀疑的声音进入孩子的大脑,让他不只担心一个学科,甚至否定自己整个人。
而当这些声音占据了大脑的主要空间,孩子也就更难启动思考,去面对和解决其他问题。
最后本来只是一门学科的问题,演化成了波及面更广、更大的难题。
帮助孩子解决学习困难,首先要帮助孩子卸下思想包袱,让孩子不被负面情绪绑架,做到轻装上阵。
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家长首先放下自己的焦虑,不带评判地去倾听和理解孩子,真正成为孩子前行道路上的盟友。
当家长做到了这一点,孩子才有可能做到接受问题,重启大脑,完成必要的工作。
最后的最后
今天早晨,我又一次在朋友圈看到了有人转发数学困难门诊的文章,配的评论是:
脑科学、心理学终于用在理科提分上了,成绩不好,可以从脑科学寻找解决方案。
这让我想起,之前有一则报道是关于“聪明药”。
说的是一些家长为了让孩子提高学习效果,更有专注力,给孩子吃一种治疗多动症的药物。
我们总是期待孩子学习更好,考分更高,但医院和药物永远保的是底线,而不是拔高。
有问题直面问题固然是好的,没问题强加问题就是另一个画风。
毕竟对于孩子来说,本身有学习困难不可怕,被家长打上学习困难的标签才是真的可怕。
诊断也不是为了贴标签,而是更好地理解孩子,教育者也能减少自责。
如果孩子确实存在学习障碍,那么可以在医生的帮助下进行一些针对性的练习,也可以积极与学校沟通,帮孩子找到更适合 TA 的学习方法,以及文章前面提到的。通过日常最亲密的相处,点滴的观察,找到更适合孩子的方法。
根据困难表现描述学生须达到一定困难程度才会视为有学习困难,不是一般学习成绩不理想就是学习障碍,但作为家长当作科普常识多了解些也是必要的。
上文中还提到:在如何帮助有数学困难的孩子?包括让数学变得和生活相关,多感官教学。
景芳老师与大咖连麦直播中,嘉宾张新未老师也曾提出过类似的观点,通识教育有助于学好数学。
童行书院专注通识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有效补充,让孩子学习后劲儿十足,高年级成绩不滑坡,培养应对真实世界的必须基础思维和能力。
开学一个月&国庆前期促销活动中,这次又精选了关于“思考力”的书等作为赠品。赠品快览:
向下滑动查看
如果您还没体验过课程或在购买过程中有任何疑问,可添加客服老师具体咨询。(私信)
作者 | VIVI
8岁女孩的妈妈
努力在与孩子的对话中寻找自己
微信改版啦!
互动话题
读完了本文,你对“学习障碍”有什么看法和见解吗?欢迎和我们留言分享!
如何搜索文章
在公众号文章列表页面,点击右上角处,输入关键词,可搜索过往文章。
拓展阅读
低课堂效率的娃,高要求的老师,究竟该如何进行家校共育?到了这个不卷的国家,我才发现了破解内卷的方法高敏感孩子怎么面对挫折?看不清这几点,都是空谈!✏ 投稿 | 欢迎投递原创稿件,来稿请投邮箱:zhangqing@tongxingschool.com
转载 | 后台回复“转载”,获取授权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