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第N种回顾方式
1910年,风雨飘摇的晚清王朝已在时代的浪潮中摇摇欲坠,距离辛亥革命爆发仅一年之遥。
就在这看似混沌的年份里,陆士谔创作的小说《新中国》横空出世。
并凭借大胆的想象和新奇的内容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文坛炸开,吸引了众多读者,引发了文坛的巨大争议。
陆士谔,1878年出生于上海青浦朱家角的一个医生世家。自幼聪慧的陆士谔,在传统儒家经典的熏陶下初启心智。
14岁时,他前往上海当学徒,在繁华都市里摸爬滚打,积累着对社会百态的洞察。
三年后,陆士谔回到家乡,师从清代名医唐纯斋钻研医术,就此踏入医学领域。
扎实的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让他很快在医道上崭露头角。
1905年,他凭借精湛的医术治愈一位富商重病的妻子,声名远播。
此后,陆士谔不仅悬壶济世,还笔耕不辍,撰写了《医学指南》《加评温病条辨》等十余种医学著作。
然而,陆士谔的才情并不局限于医学。
他心底怀揣着对文学创作的炽热向往,果断弃医投身图书出租行业,借此广泛涉猎各类书籍,滋养文学灵感。
不久后,他正式开启小说创作生涯,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一生共创作出百余部小说,题材涉猎广泛得令人惊叹。
在言情领域,他勾勒出缠绵悱恻的爱恨情仇,细腻笔触直抵人心柔软处;
武侠世界里,他塑造刀光剑影、侠骨柔情的江湖,让读者沉醉于热血侠义的幻景。
更值得一提的是他的科幻作品,在那个电灯都未普及的时代,陆士谔大胆想象未来。
1910年创作的《新中国》堪称神来之笔,主人公入梦穿梭到1951年的上海,这里有穿梭地下的地铁、横跨黄浦江的大桥、热闹非凡的万国博览会……
这般超越时代的设想,初问世时饱受争议,可岁月最终印证了他惊人的前瞻性。
《新中国》这部小说,以梦为引,主人公陆云翔在梦中穿越到了1951年的上海。彼时的上海,全然没了陆士谔所处时代的衰败与屈辱。
万国博览会在此盛大召开,各国人士纷至沓来,黄浦江上架起了宏伟的大桥,浦东区域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地铁在城市地下穿梭往来,人们的生活富足而有序。
这般场景,放诸今日或许稀松平常,但搁在积贫积弱、租界林立的1910年,简直是天方夜谭。
书中的上海,不再有洋人的跋扈与特权,国家主权完整,国人扬眉吐气。
陆士谔详细描绘了万国博览会中的中国展馆,琳琅满目的国货精品吸引着全球目光,这是对本土工业蓬勃发展的畅想,是被压抑许久的民族工商业自尊心的释放。
他还写到街道上民众的精神风貌,男女老少穿着得体,受教育程度颇高,谈吐文雅有礼,一扫当时民众麻木愚昧的刻板印象,彰显出对国民素质脱胎换骨的殷切期待。
在交通方面,地铁的设想尤其超前。
那时的世界,地铁也不过刚刚起步,伦敦地铁于1863年开通。
在多数中国人还不知火车为何物的晚清,陆士谔却精准捕捉到这一新型交通方式,幻想它能在上海的地下奔驰,让城市的运转更为高效快捷,促进人员、物资的流通,无疑是极具前瞻性的。
而江上大桥,不仅是建筑工程的幻想,更是打破浦江两岸隔阂,整合城市资源的关键一笔,意味着城市空间全方位拓展。
陆士谔的《新中国》一经问世,就引发的巨大的轰动,甚至新文化运动的旗手鲁迅也对其有所关注。
起初,鲁迅觉得此书太过荒诞不经,满是不切实际的幻想,“胡说八道”成了他对该书的初印象。
毕竟在那个内忧外患、满目疮痍的时代,每天目睹的是饿殍遍野、列强欺凌,要相信短短几十年后中国能有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太难。
然而,时光流转,几年后鲁迅再次阅读了《新中国》的全部内容。
这次,他带着更加开放的心态,惊讶地发现这本书并非胡乱瞎编,而是精心构思、有条不紊。
其中的内容居然有理有据,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寓言,用另一种方式诠释着社会现象和国家前途。
于是,鲁迅先生特意在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承认之前的批评是错误的。
他表示虽然仍无法完全认同旧文体,但意识到这本书所蕴含的内容与思想是有价值的,并鼓励人们多阅读这样的书籍,从中汲取信仰和勇气。
其实,在《新中国》中陆士谔并非无端空想。
他身处的晚清社会,虽然腐朽,但也有洋务运动种下的工业种子,有维新派倡导的教育革新余温,还有民间不断涌动的民族意识觉醒暗流。
他把这些星星点点的希望汇聚、放大,揉进虚构的梦境。从某种意义上说,《新中国》是一部特殊的预言书。
尽管小说里没有精准预言到后来新中国成立的诸多历史细节,却神奇地契合了民族复兴的大方向。
时至今日,无数人仍然好奇,身处闭关锁国的清朝末年,陆士谔何以能创作出如此新奇的《新中国》?
首先,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的艰难境地,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西方的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等也大量传入中国,使一些知识分子开始重新审视中国的传统社会和文化,寻求变革之路。
陆士谔在小说中展现出的对西方科技的借鉴和对社会制度的思考,正是受到了西学东渐的影响。
如他设想的现代化交通设施、工业化发展等,都反映了对西方先进技术和发展模式的吸收与借鉴。
清末时期,清政府为了挽救统治危机,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尝试,如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
虽然这些改革最终未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命运,但却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的变革和思想的解放,为陆士谔的创作提供了一定的社会土壤和思想氛围。
立宪运动在当时也蓬勃兴起,一些知识分子和开明人士主张通过实行君主立宪制度来实现国家的政治改革和现代化,陆士谔在《新中国》中描绘的立宪成功后的盛世景象,正是受到了立宪运动的影响,反映了他对政治制度变革的思考和期望。
其次,也与上海的特殊环境与文化氛围有关。
近代以来上海逐渐成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和国际化大都市,西方列强在上海设立租界,带来了西方的城市建设、科技文明和生活方式等,使上海呈现出一种中西交融的独特文化氛围。
陆士谔长期生活在上海,对上海的城市发展和社会变化有着深刻的感受和认识。
他在小说中对上海未来的描绘,如黄浦江上架设铁桥、地下有地铁、举办万国博览会等,都是基于他对上海的了解和对其未来发展的想象。
上海作为当时的文化中心之一,文化出版业发达,各种新思想、新文化在这里传播和交流,也为陆士谔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和丰富的资源。
他能够接触到国内外的各种书籍、报刊杂志等,了解到最新的思想动态和文学创作潮流,这对他的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当然,《新中国》的问世也与陆士谔个人经历与文学追求紧密相关。
陆士谔在行医之余,一直坚持文学创作,凭借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想象力创作了大量的小说作品。
他对文学的热爱和对创作的执着追求,使他能够在1910年创作出《新中国》这样具有前瞻性和想象力的作品,通过文学的形式来展现自己的理想和价值观。
站在百年之后回溯,陆士谔的《新中国》有着独特的文学与历史价值。
晚清时期,中国面临着列强的侵略和封建统治的腐朽,国家陷入内忧外患的困境,民众普遍感到迷茫和绝望。
《新中国》描绘了一个繁荣昌盛、科技发达、人民幸福的未来中国,让人们看到了希望和曙光,从而激发了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唤起了民众对国家未来的关注和思考,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书中展现的美好未来景象,为当时的人们提供了一个奋斗的目标和方向,激励着他们为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它让人们相信,只要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奋斗,中国也能够摆脱困境,走向繁荣昌盛,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在那个动荡的时代具有重要的鼓舞作用。
文学上,它突破了传统小说单纯的言情、侠义框架,大胆融入科幻元素,拓展了小说题材边界,启发后世创作者打破题材禁锢,为想象力松绑。
在历史维度,它记录下那个时代知识分子心底最炽热的渴望,是解读晚清民初民族心理的一把钥匙。
书中满溢的爱国情、强国梦,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同时期诸多仁人志士的呼喊、奋斗相呼应,共同汇聚成推动中国变革的精神合力。
如今,书中描绘的场景大多已成为现实。
上海不仅多次举办世界级盛会,地铁网络更是四通八达,浦江两岸的繁华远超想象。陆士谔用文字提前构建的“新中国”幻影,在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拼搏下,逐渐化为真切可触的日常。
这部百年前的小说,时刻提醒着我们,梦想有着穿越时空的伟力,曾经遥不可及的幻想,只要怀揣希望、不懈奋斗,就能在岁月的滋养下生根发芽,绽放出最绚烂的现实之花,激励当下的我们继续朝着更高远的目标大步迈进,书写更为壮阔的时代新篇。
参考文献:
《陆士谔小说考论》,田若虹,上海三联书店
《陆士谔研究》,田若虹,岳麓书社
《晚清小说史》,阿英,商务印书馆
《清末民初的上海文化与陆士谔创作》,李莉,华东师范大学
《一代名医陆士谔的“乌托邦”》,刘创,《名人传记》
点击,看更多深度好文